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取得重大进展、会计影响日趋重要的背景下,如何克服会计多样性困扰,准确计量碳排放权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列示了国际碳排放权会计计量的原则与发展进程,总结了国际主流的碳排放权会计计量模式,集中分析了当前国际碳排放权会计计量在资产分类、初始及后续计量、列报披露等方面的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准则制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开启,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也逐渐成为亟需完善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碳排放权的交易现状与会计核算方法,对财政部2019年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两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后续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助力建立良好的会计基础推动我国碳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模式已成为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全球性战略选择。低碳经济模式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新的商品交易形式将得到迅速的发展。碳排放权交易是目前最有效的减排机制,也必将是今后中国低碳经济的必选模式。本文就碳排放权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京都议定书》使得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关于碳排放权的经济交易与事项要求会计对其进行核算,国内外因此产生了多种关于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何种资产的观点。本文基于会计原理的视角分析碳排放权是否应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对国际和国内关于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何种资产的主流观点进行综述,基于上述观点的分析,得出碳排放权资产确认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期货品种已成为世界期货市场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品种。根据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本文选取欧洲气候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阶段、分品种对其交易品种的流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总结碳排放权市场流动性特征变化,得出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为今后我国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雁  杨鑫 《海南金融》2022,(1):64-70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开启,我国碳交易市场日益活跃,碳交易规模和流动性大大增强,目前执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在理论建构和实务规范上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会计核算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国际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对碳排放...  相似文献   

7.
张雁  杨鑫 《河北金融》2022,(1):21-24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开启,我国碳交易市场日益活跃,碳交易规模和流动性将大大增强,目前执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在理论建构和实务规范上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会计核算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梳理国外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理论与实践,再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开启现状,对我国碳排放...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多个行政辖区应用实施。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现行会计政策,对我国会计实务和准则制订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法是较理想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方法,但要限制免费配额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和排放负债市价结算法的使用,实现政府补助法在会计方法层面的协调一致性,并择机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做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9.
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之一,碳排放权交易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取得了重大发展。文章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回顾,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碳排放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与成熟,碳排放权会计的账务处理已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市场亟需一套标准完善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规定或准则,为企业的账务实操提供指引。财政部于2019年印发《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对部分列入排放监管的重点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做出规定。本文以现行碳排放权会计制度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急需突破理论认识和实践设计上的瓶颈。立足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的经济实质,通过考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依托的"总限-交易制",提出"二元观"理论视角,将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理解为:依法实施碳排放的权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遵从法定配额进行碳排放的义务。由此,将企业获得的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等量地确认一项资产"碳排放权—法定碳排放权"和一项负债"应缴碳排放权—法定配额义务",建立逐期核销机制,以及按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清缴和结余等实际管理情境开展核算。这一碳会计方案,可契合"总限-交易制"的环境管制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实质,预期可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和国家碳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权配置与交易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展开,相关会计准则的缺位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一致性和决策相关性。会计确认和计量是碳排放权会计准则建立的关键。对碳排放权的权能分析发现其具有基于物理量的碳产权和基于价值量的碳财权权能,会计主体可"二分"为以获取碳产权为目的的消费方和以获取碳财权为目的的投资方,分别确认为"环境资产"和"投资性环境资产"。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应建立在技术计量与经济计量的基础之上,以分别获取碳产权对应的物理量和碳财权对应的价值量,初始计量以实际成本入账,后续计量应允许成本与公允价值共存。研究提出碳排放权会计准则应以产权保护为导向建立其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逻辑框架;应以碳排放权会计准则的普适性、前瞻性和稳定性为基础建立碳排放权会计的实务模式;碳排放权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内容上应为其他环境资产会计留有空间。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管控制度、配额管理制度、抵消制度、交易制度和第三方核查制度是《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的基本制度。深圳市与国内其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相关规定相比较,其进步主要体现在:“四种类型、三个板块”的独特交易体系的设计,企业碳排放核查制度的开启,初始分配方式的灵活化,政府对碳排放市场价格的调控。但在交易主体的界定以及无偿分配的配额量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张川川  汤鸿 《中国外资》2011,(8):195-195
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明确规定,法律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国内碳市场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从法律规制、金融创新、市场整合和管理集约等多个方面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为解决环境危机和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探讨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深交所》2008,(7)
当前,我国应加强对气候的研究,包括气候对政治经济影响的研究,以把握未来在气候谈判中的主动权,否则,可能受制于人。其次,探索建立碳交易制度也是必要的。当然,建立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可能超越了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但是,建立自愿性碳排放权的"实验"交易平台,以培养碳排放权交易与管理的方面的人才,并进行相关制度探索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明确规定,法律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国内碳市场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从法律规制、金融创新、市场整合和管理集约等多个方面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为解决环境危机和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探讨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杨晓舒 《财会学习》2022,(20):95-97
在绿色发展新理念背景下,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权。2019年《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出台,对于碳排放权这项资产的初始确认、后续购入与出售以及披露都做了相关规定。本文将在对《暂行规定》的会计处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上市公司作为案例,研究重点排放企业实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与披露。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规范企业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张璐 《财会学习》2018,(5):61-62,65
随着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利用市场调控力量的高效能减排措施已经广泛开展.在此背景下,碳交易的参与企业应当如何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会计确认与计量,是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试图在归纳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了各种碳排放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方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切合实际且有一定前瞻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展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欢  王宁 《财政研究》2011,(3):41-44
鉴于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节能减排形势,本文从有效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外部性问题的产权理论出发,在简要回顾了国际上开展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的实践探索、深入比较了国际上不同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体制优劣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开展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可行性,提出了构建我国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体系的四项原则和五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已经可以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自由买卖,企业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时如何进行确认?是否可以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如果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具体确认为哪类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