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5年7月21日后,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上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比1:8.2765到2010年10月11日的1:6.7055,6年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已超20%,在此市场大环境下,对企业财务管理有哪些影响以及如何化解汇率风险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上调为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名义汇率上升2%.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开始逐步升值,截至2007年底,人民币已累计升值11.7%,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3.
张丽杰 《北方经济》2011,(12):82-83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表现出持续升值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009年以来,人民币更是呈现出持续升值的趋势。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同时指出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及风险必须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鹏 《辽宁经济》2009,(1):60-60
一、人民币升值过程简要回顾 1994年我国进行第一次汇率制度改革.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曾经保持在1美元兑换827~8.28元人民币水平。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即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  相似文献   

5.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泉 《北方经济》2007,(6):118-120
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调整,引起了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其必然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跨国企业外汇经营风险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升值与跨国企业外汇经营风险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改革汇率生成机制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步入了不断升值的通道,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去年7月22日的8.2765升值到今年2月22日的8.0497,升值幅度达2.74%。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币继续升值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正>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调整为USD1:RMB8.11,升值幅度约为2%,之后人民币汇率整体呈"微幅双向、稳步爬升"的走势,到2006年3月底已接近USD1:RMB8.00的水平。目前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仍然很大,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并未减弱,预计人民币的升值趋势  相似文献   

8.
黄亦君 《北方经济》2006,(12):47-48
一、人民币升值与跨国企业外汇经营风险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改革汇率生成机制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步入了不断升值的通道,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去年7月22日的8.2765升值到今年2月22日的8.0497,升值幅度达2.74%.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币继续升值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破冰:人民币单边升值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开始破冰,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市场力量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兑美元的基本汇率呈现出单边升值格局。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从事实上盯住美元转变为参考一揽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并且大幅升值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得失以及人民币汇率下一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持续上升,并且这种升值的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动因着手,分析了人民币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继而提出我国对人民币升值应该做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不断加快,2008年1月11日,人民币13年来首次汇率超过港币。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4月10目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20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元,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4%,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5%,都明显快于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升值幅度。同时,中国出口也经历了超预期的增长。这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沉寂已久的人民币开始发?威。  相似文献   

14.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强  郭军毅 《发展》2007,(4):108-109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在变化,且处于升值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原来单一盯住美元,改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并依据市场决定.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外贸易中进出口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浅析了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行业及投资品市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锋  张胜荣 《北方经济》2014,(12):65-67
正一、引言2005年7月21日,中央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自当日起,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按照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构成,参考一揽子货币——美元、欧元、韩元、日元等进行调解,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公告发布当天,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汇改前的8.27降到了8.11,人民币一天就升值了1.9%,从该天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就一直处于稳步升值的趋势中。2006年上半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跌破8元关口;此后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更快。2008年4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为6.9920,美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走势分析1.升值预期过高的原因主要是货币性因素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后,人民币确实存在小幅升值的压力,但并没有外界舆论和预期的那么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民币遭遇如此大的升值压力?笔者认为,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有实体经济因素,但货币性因素远远大于实体经济性因素。2.市场升值预期信号在减弱人民币汇率改革正朝着浮动迈出关键的、可喜的一步,客观上相对稳定了市场的预期。此外中美利差保持了一定的差距,美元短期内将较为稳定,中国利用外资的增幅在减缓,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3.实际大幅升值的压力不大  相似文献   

17.
金铮  周红 《北方经济》2009,(9):87-88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一直以来,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争论仍旧持续不休,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虽然汇改3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1%,但是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责和刁难并未就此偃旗息鼓.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几家欢乐几家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可 《新财经》2007,(1):110-111
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 06年5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破8”(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跌破了8元大关)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已呈现加速跑态势。在不长的时间段内,人民币兑美元连破7.8800~7.8300六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调节手段,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升值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但其"弊"是更为主要的.如何制定和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压力,应成为我国加以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对我国经济的利和弊两个方面为着眼点,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