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长三角"的文化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们在特定能源环境中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社会能量,不是行政却胜于行政。文章分析了长三角的文化特点和现状,从文化的哲学内涵提出了“长三角经济一文化生态圈”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艳 《山西农经》2023,(2):40-42
文章通过对东至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为皖南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注入强劲动力,进而推动安徽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宁波和杭州在各自的“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从金融与经济发展实力对比来看,宁波虽略逊一筹,但竞争力也不容小视。因而,谋求与杭州联合,共建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形成立足长三角的专业化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是宁波“十一五”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一体化的目的在于抓好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真抓实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实效.高等教育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建设领域,是基于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背景下,社会需求、区域教育现状和学科发展规律综合认知下的反思.蚌埠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契机,积极探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学术界以及政界的热点话题。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泛长三角一体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资料的梳理,总结出区域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存在并购交易不够活跃、并购跨区流动不足、支付方式单一和并购战略不明确的问题,从政府与外部环境角度考虑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和财税分配制度、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和完善中介机构、培训并购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索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粮食类职业教育主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借助区域内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各自的资源优势,相互合作,协同培养,从而提升区域内粮食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支区域内高水平粮食人才队伍,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提供人才支撑,协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粮食高技能人才培养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棉业组织是推进民国时期长三角地区棉业变迁的一支重要力量。按照组织功能和组织目标,可将其分为棉业行政管理机构、棉业教学科研单位和棉业行业团体。这些棉业组织初步具备了科层制的组织特征,它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通过政府、行会和高校的合作与分工,在长三角棉业界领袖的领导和骨干成员的参与下,达到改进棉产和棉纺织业,促进棉业发展的目标。在改良棉产、推广技术、培育人才和维护权利方面,民国棉业组织开展了诸多工作,做出了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长三角15村近1000个农户1995-2005年固定跟踪观察所得的样本资料,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农户家庭粮食平衡与安全问题.从大量样本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家计粮食收支方面,农户家庭粮食收支从1995-2005年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到2005年降至观察以来的最低点.平均来说,农户家庭的年储粮量仅为3个月的消费量,说明农户正将家庭的粮食平衡与安全问题推向社会,由自我防范向社会防范转移;农户家庭的粮食需求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供给将成为解决农户家庭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于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围绕长三角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背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以南通为例,阐述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成功经验,总结了“长三角”成功经验带来的启示;提出各地应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外向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2.
13.
对区域物流进行综合评价是确保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持续推进的前提.本文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物流供给规模、区域物流运输设施建设第一维度构建具有全面性的区域物流评价体系,使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测度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水平、区域物流供给规模,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共建产业园作为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安徽融入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通过总结安徽共建产业园四种模式,梳理安徽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共建产业园现状,归纳当前安徽省际共建产业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建设好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更适合安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安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与转型,满足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通过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安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区域产业结构战略的进一步调整及优化,消费市场扩大,农产品数量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建设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实现安徽农业生产水平增值增量和提升安徽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述了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临泉县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临泉县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存在园区产业配套差、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等问题。结合临泉县实际情况,从强化园区载体建设、加快产业提质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3个维度,深入探索临泉县高质量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城市群能源消费数据和地区GDP数据,测算地区碳排放总量,并构建Tapio脱钩模型,研究各区域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在碳排放总量方面,长三角地区排放量最大,京津冀次之,珠三角最少;8省市中河北的排放体量最大,减排任务最重。在脱钩效应方面,城市群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基本为弱脱钩状态;各省市脱钩表现差异较大,河北脱钩状态相对较差。这说明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据此对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雪红 《水利经济》2006,24(1):55-57
分析太湖流域水利管理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特殊关系剖析当前太湖流域水利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防洪减灾能力低,水资源调控能力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流域水利管理综合水平亟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水利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太湖流域水利管理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建立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流域水利管理,水利管理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适应区域城市化发展、顺应区域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流域“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促进流域新一轮治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已成为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阐述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现实基础上,提出策略体系,以期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