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并且研究了不同行业性质下第一大股东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区别.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正相关;与非竞争性行业的上市公司相比,第一大股东与公司价值的负相关关系在竞争性行业里要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雷国华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48-149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已有的文献中所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基于此,考察了我国200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之间并没有显著的U型或倒U型关系,而是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本文进一步剖析了股权集中度,研究发现:第一股东为法人股东的公司,其绩效明显优于第一股东为国有股东的公司;绝对控股的公司,其绩效要优于相对控股和分散持股的公司。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农业上市公司2008年~2012年财务数据为研究窗口,采用农业上市公司的横截数据,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制衡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且不显著。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有利于提高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但股权制衡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所起的作用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2007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钢铁行业32家A股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以ROE作为衡量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赫芬德尔指数和Z指数作为衡量股权集中度的指标,分析了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集中型所有权结构能够作为法律的替代性制度安排而发挥投资者的保护功能,规范大股东行为应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着手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引入相对多的大股东,构造相对制衡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00强中符合研究条件的58家的财务数据作样本,用二次曲线表示股权集中度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模型,同时采用TOBIN'SQ(Q值)和绩效总得分(F值)两个指标衡量公司价值和绩效,以资产规模和负债水平为控制变量,对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问题一直占据着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首先对股权集中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继而以沪深300市场中随机选取部分A股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公司绩效指标,通过Eviews回归分析考察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反向影响公司绩效;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第二大股东持股比的自然对数正向影响公司绩效。本文最后结合公司实际运行机制对结论作出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张娥 《现代商业》2022,(2):53-56
股权集中度决定了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散程度,两权分离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存在导致公司出现费用粘性的现象.本文以2016年~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大股东制衡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费用粘性表现较低;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随机选取深市92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6年各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为数据来源,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中小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并无显著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章丹 《财经论丛》2015,(4):89-96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对研发投资的影响在现实和理论中均存在不同表现的现状,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收集2009-2012年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委托矛盾相比较而言,后者比前者更为严重。因此,提高当年的股权集中度不仅会降低当年的研发投资,而且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当年研发投资降低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影响会持续到第二年,但是影响程度会低于第一年。(2)随着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加(即托宾Q越大),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资的负向影响程度会降低;随着公司现金流的增加,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资的负向影响程度会增加;不同行业中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资的影响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权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政策来套取现金现象,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应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引入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进行相关性、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公司未来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均有正相关关系,其关系有利于遏制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从而减小大股东操控低股利政策对小股东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了67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股权结构、流通性结构、集中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非国有法人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正相关,且股权结构变量与公司绩效变量间存在三次方关系,分散持股或绝对控股对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利的;公司绩效与流通股比例为负相关关系,呈现出由强至弱的变化;公司绩效与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不相关,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以46家辽宁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董事会报告透明度因素的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董事会报告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审计意见类型与董事会报告透明度呈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应该通过股票期权等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激励他们积极治理公司,提高董事会报告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应适度提高持股比例,防止一股独大现象;同时减少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也会有助于提高董事会报告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3.
股权结构与企业股利政策选择关系: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企业股利政策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法人股比例和流通A股比例对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可能是负向的,且极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法律、制度与上市公司最佳股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财贸研究》2008,19(3):79-85
国内外绝大部分研究者支持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法律保护之间的替代假说,认为适度的股权集中有利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公司治理效率与否,与其初始治理结构关系重大,但法律及制度对公司股权结构有重大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多个大股东并存的股权集中模式是全流通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最佳选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引导:一是通过制定法律,鼓励法人间的相互持股,并提高司法体制的效率;二是寻求功能替代性的制度安排,比如鼓励上市公司股票发行方式的变革、鼓励资产重组、引导外资收购等。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公司治理结构与现金股利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4-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理论视角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这种情况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有所改变;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以及独立董事人数等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无关.同时,股改哑变量、盈利能力、成长性、偿债能力、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分配的关系可以用代理理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6.
法律环境、金字塔结构与家族企业的“掏空”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俊秋  张奇峰 《财贸研究》2007,18(5):97-104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与其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显著负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同时完善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对于推进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律渊源理论和约束假说为企业双重上市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中国双重上市公司和仅在境内证券市场上市的同类匹配公司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双重上市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虽然总体上双重上市公司报告的公司治理指标优于同类匹配公司,但是两组公司的绩效差异不显著,双重上市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投资者应正确认识双重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政府管理部门应继续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既是环境效益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环境质量的最大破坏者。因此,研究企业环境行为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采矿业,造纸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A股3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境报告书中搜集整理得到环境行为相关数据,提出研究假设,选取“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排污费、企业从政府获得的环保补助、环保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以及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五方面作为企业环境行为的代表变量,以企业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引入控制变量有企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净资产收益率,建立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相关性检验及回归分析,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研究结论表明,“三废”排放量、环保补助、重点排污单位与企业价值相关关系不显著,排污费与企业所有者权益比值和企业价值负相关,环保投入与企业总资产的比值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关系显著。企业规模与企业价值负相关关系显著。净资产收益率和企业价值正相关关系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若干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促使更多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升环境责任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股权结构、股东保护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股权结构、中小股东保护等问题。本文选取了2000年上市公司样本991个,定义了基于股权结构的股东保护变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差异较大,并且在股东保护较好的情况下,现金持有量相对较小,二者之间呈现负相走的关系。由于影响现金持有量的因素较多,我们选取了相当数量的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其进入模型的情况下,对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影响下的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具有负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金龙  李创霏 《财贸研究》2007,18(2):109-115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课题,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等若干研究变量,对董事会结构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