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宁波作为东南沿海的开放城市,在近几年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始终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努力建设“信用宁波”、“爱心宁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面临的“病状”明显。各城市在实现治理与创新城市管理系统上不遗余力,城市精神的培育就是这种浪潮下的表现。然而,我国城市在城市精神培育上却出现一些错误的倾向,例如,排他性、同质化、口号化等。因此,在城市精神的培育路径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公平、追求创新、展现包容等,实现更加健康的城市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3.
经济和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城市的灵魂和核心是文化。宁波经济和文化发展尚不平衡。宁波城市文化建设应从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转化,以培植宁波的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为新一轮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城市精神对于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重庆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和巴渝文化的集中体现,只有准确地把握民族精神、巴渝文化,才能在重庆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融会贯通,使其成为培育重庆城市精神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王志新 《宁波经济》2007,(11):35-37
正在规划实施中的宁波行政中心东移从战略性、全局性、联动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是促进宁波城市功能再造的重要举措,将对宁波提升现代城市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城市功能是城市发展特色的重要载体。在行政中心迁移过程中必须注重以城市特色整合和提升城市功能,强化宁波城市的枢纽功能、创新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整体上实现城市功能的和谐创新。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08,(6):59-60
创新,是一代代甬商的传奇经历所诠释的精神内涵,也是日新月异的宁波城市建设的主题和目标。"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尤其是作为城市财富创造者的企业的参与。在近年不断涌现出来的充满创新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中,蒸蒸日上的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正是以不断创新推动企业乃至产业发展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7.
夏立新 《辽宁经济》2012,(12):62-64
城市精神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对现实城市理念、城市建设、价值目标、人文风貌的概括和升华。抚顺城市精神应该是抚顺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社会、自然变迁和时代需要的综合精神的结晶。培育城市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刘文俭 《走向世界》2011,(35):30-30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中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因素,即使有些以物质财富的状态存在,但它也主要是指物化中的精神,而不是指物质本身。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大以来,城市精神渐成热门话题,几乎所有的大城市与省会城市都在谈论城市精神,甚至连一些中等城市也提出了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化发展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支撑,而特色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宁波文化品牌,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宁波特色文化吸收了传统历史文化(包括商帮文化)的优点和精髓,并有新发展。以新思路、新举措来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文化品牌,可以提高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宁波持续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2005,(4):14-16
3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宁波再次入围城市综合竞争力前十名,而且排名更上层楼。在200个中国城市中,宁波位居第六,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和杭州,把天津、苏州甩到了身后。而在2004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排名第八位。  相似文献   

12.
城市精神与城市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冷观 《上海经济研究》2003,(4):27-29,43
上海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精神”大讨论,必将对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增添巨大动力,使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更具独特魅力。城市精神应是城市发展所追求的更高境界、城市的社会氛围、历史积淀和人文特色的综合结晶,是对城市丰富内涵的一个概括性表述,并对城市发展及其形象和影呐具有长期的促进效用。就上海米说,对城市精神的讨论不宜过分集中于市民素质问题,虽然城市精神的实践需要市民素质的支撑,但市民素质半竞不是城市精神本身。本文通过对城市精神内涵的分析及对国外若干大都市城市梢神的介绍,提出上海的城市精神应定位于“向世界展示魅力”的这一核心基调上。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07,(7):22-24
商标,是区别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标志,是浓缩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的一个载体,更是展观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品位形象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宁波提出了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实施了品睥发展战路.落实了各项品牌发展举措,崛起了一大批强势品牌仓业和品牌产品.各层次商衍梯队更趋健全,商标品牌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实现了商标与城市品牌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跨越发展宁波商标的“崛起”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展示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新披露的《宁波商标发展报告》,更是对宁波的商标发展做了一次详尽的梳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市建设中,如何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宁波城市文化特质,如何使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相互相成,促进宁波经济新一轮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是:宁波城市主题文化的确立。本文通过对城市主题文化内涵与意义的诠释,分析宁波打造城市主题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宁波打造城市主题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相互关系对进一步增强宁波中心城市的集聚、融合与辐射能力,提高城市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宁波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将拓展、整合中心城市北部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形成南北城市副中心,以迎合长三角区域城市互动需要和在区域城市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适时调整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有利于处理城市功能与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宁波精神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精神是具有深厚历史内涵、鲜明人文特征的的区域民族精神。依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和发达的商业贸易锻造、磨砺了宁波人民特有的性格品质,经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气氛和民情风俗又为宁波精神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营养。宁波精神的开掘、倡导和弘扬不仅对宁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精神动力,必将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激发民族精神能源的更大释放量。  相似文献   

17.
孟天运 《走向世界》2011,(35):32-32
城市精神也如同人的性格一样,人的性格需要培养,城市精神也需要培养。人的性格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去伪存真,不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对于好的德性发扬光大,城市精神的培养发扬也要如此。  相似文献   

18.
诚信大于天     
近段时间以来,宁波有两件倍受国人关注的事儿。一件是连续几年宁波金融生态环境排名居全国各城市前列,是全国信贷资产质量为AAA的八个城市之一,其中企业诚信排名第一,赞誉多多;另一件是以宁波帮为题材的电视剧《向东是大海》在央视热播,观众对于宁波商人诚信为本,义中取利的精神敬重满满。  相似文献   

19.
自然和文化宁波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刚 《宁波经济》2001,(6):29-31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人类建立起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及经济、文化、风俗等的不同,城市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今天我们在进行宁波城市形象建设的时候,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宁波的地域条件、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及发展趋势。重视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把城市自然环境作为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把城市传统文化作为城市形象特色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宁波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政府公关策略,对提升宁波城市竞争软实力,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