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牧惠 《江苏经济》2003,(8):78-78
有一篇章名为《贪官“十怕”》,列举出“贪官怕纪委”、“贪官怕清官”、“贪官怕记”、“贪官怕小偷”、“贪官怕贪官”、“贪官怕下属”、“贪官怕情妇”、“贪官怕老婆”、“贪官怕司机”、“贪官怕无赖”这“十怕”。这“十怕”确实存在,人们不难举出例子证明。但是细细一想,这“十怕”当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属正气部分),既有可怕一面,也有不足怕成分。所谓贪官“怕正气又怕邪气,成天胆颤心惊”,“难怪有一篇章说贪官都是‘短命’的”云云,似嫌太天真了一点。  相似文献   

2.
如今,每当有贪官落马,人们惊叹的已不再是其贪污受贿数额如何巨大,还有其藏钱手法的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令人“叹为观止”,足可入选贪官藏钱“吉尼斯纪录”了. 浙江省洞头县交通局原总工程师王文,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包工头沈洲所送财物共计136.5万元,成为洞头县有史以来受贿数额最多的一名贪官.  相似文献   

3.
日前,四川大邑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自己的微博中表示要建一个贪官博物馆,“国内各地各级纪委都在办贪官展览,但还没有一个博物馆,建贪官博物馆很有必要。”樊建川说,自己的想法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包括全力参与竞拍贪官赃物等具体操作方式已有考虑。而且,“一定要和纪委等有关部门联合来做,相信一拍即合。”  相似文献   

4.
冯学平 《中国经贸》2012,(6):131-133
腐败问题,世界有之,中国历代有之,只要有人类社会,这一现象就会存在。但时下,中国腐败问题却异常突出,尤其是一些地方、部门,大官贪、小官贪,无官不贪;大官色、小官色、无官不色;大官假、小官假、无官不假……。有人称中国官场为金钱的“贪场”、爱情的“惰场”、为民服务的“骗场”。各种媒体大胆暴光,昨天这个贪官被杀,今日那个贪官落马,真有中国官场无处不腐、无时不腐之感!不管是茶余饭后,  相似文献   

5.
前VCD业巨头“爱多”总经理胡志标一案于2003年6月19日已审结,胡志标的“票据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虚报注册资本罪”三罪成立,被判入狱20年。一代“标王”胡志标是“落马”了,但是作为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存在类似问题的绝不止胡志标  相似文献   

6.
贪官都有忏悔,大都是辜负了党,辜负了人民,不重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改造云云,加上鼻涕眼泪的表演,大同小异,毫无新意。但新近落马的福建省建阳市原市委书记李兵,其忏悔倒有几分“可读性”。这位昔日威风凛凛的“李书记”听到判决后,失声痛哭的说了两句话,一句是“送钱时信誓旦旦的人终究靠不住!”另一句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就如同给自己埋地雷,埋得多了,自己都不知道埋在哪里埋了多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颗会被引爆。”  相似文献   

7.
中国贪官榜     
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只有光荣榜,没有贪官榜。然而世事难料,如今贪官接连败露,理应列榜公示,以儆效尤。 特别提要 近来贪官榜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变“名将”单挑为集团冲锋,谁为榜首一时如老美选举,彰显不明;二是西部贫困地区“贪才”出众,眼光毒辣,手段凶狠;三是权色互慕,一个“成功”的贪官背后必定有一个或数个女人,且挥霍离谱。 厦门特大走私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特定的时期崇尚死亡,如明末,受崇祯之死感召“君亡臣亡”,“主辱臣死”,“死社稷”,“死封疆“。而今贪官“人为财死,鸟为色亡”,厦门走私案走私物品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上廿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发生“转型”巨变;80年代末,中国人开始膨胀“暴富”的梦想:90年代末,中国社会已经冒出了一批批“富豪”。他们光怪陆离的身影,有的走上了通往民族企业家的红地毯;有的则如行云流水,销声匿迹;甚至有的声名狼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贪官新面孔     
从近年相继落马的各种形形色色的贪官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挖空心思地“伪装”。他们在群众的眼里是堂堂正正的“好公仆”:在人民的心里是大公无私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0.
茅于轼 《新财经》2007,(4):22-23
最近几年接连发生了一批“问题富豪”落马事件,引起大家谈论,这些民营企业家都是“非法”起家的,是不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如此?企业家在转制过程中的“原罪”是有其共性还是个案发作  相似文献   

11.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36):15-15
反腐工作的“副产品” 中国的反腐战役是场“持久战”,一连串高密度的反腐重拳令人振奋。如今,反腐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大小贪官纷纷落马,与此同时,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和豪华宴请也随之大为减少。如果说“老虎”和“苍蝇”是中国反腐工作的重大收获,那么,鱼翅、豪车、茅台、月饼的铺张浪费风气得到遏制,则是反腐工作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12.
黄明朗 《宁波通讯》2012,(19):80-80
“表哥”杨达才栽了,具体原因未得其详,但“微笑门”和“名表门”成为落马的导火索却是不争的事实。官员不注意自身形象栽跟头的情况决非个案,上世纪末,眼尖的香港记者发现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衬衣、领带、西服、皮鞋等皆为名牌,价值数万港元,后此君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死缓;原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被曝光抽“九五之尊”烟,  相似文献   

13.
9月5日,“秋老虎”天气没能阻挡住人们对于郴州“三玩市长”雷渊利的关注。上午9点,长沙市中院对雷渊利一审判决之前,宽敞的审判厅早已挤得水泄不通。大家感兴趣的,似乎不仅是对雷渊利的量刑。此前的5月,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被湖南省纪委召至长沙接受调查,随后即被免除党内一切职务;8月,该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樊甲生亦被“双规”;李、樊的相继“落马”,又牵出了158名党政干部和民营企业法人。雷渊利曾在受审时感慨,“在郴州要数贪官,我算小的,只能排在第12位。”如今看来是一语成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阿成  杨秀莲 《西部人》2005,(1):26-27
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贪官相比,原广西灵山县副县长谢秀祥的“贪技”在于:她“伸手”的时机相反,捞钱的手段特别,寻找的“搭档”另类,接受审判时的场景也大不相同。一般贪官都是趁在位时搜刮民脂民膏,而她却是退休多年后才“出手”;一般贪官直接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而她则通过“商业运作”将银子“洗”进腰包;一般贪官通过妻儿或情人背后操作,而她则雇请一个“外人”做伙伴一起大发横财;一般贪官在被告席上大多痛哭流涕地“忏悔”,而她则精神抖擞地与检察官“斗智斗法”。  相似文献   

15.
“政误”为什么难以公开?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领导怕承担责任。既然有失误,必然有原因,追究原因就会导致追究责任,因此,“伤疤”不戳不痛,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和个人工作中的失误,采取躲、拖、推、捂等方式隐瞒“政误”。二是有些领导怕失去威信。决策失误公开多了,下属会对领导失去信任感,因此,“丑事家家有,不露是高手”。三是怕影响本单位的荣誉。几届班子辛辛苦苦创下的“牌子”不能“砸牌”在自己手上,因此,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把问题当成绩讲,把“政误”当“正误”谈,把事故当“故事”颂。一言以蔽之,当事人怕在领导那里“丢丑”,怕在群众那里“丢脸”,怕在兄弟单位面前“丢人”,怕个人利益“丢分”。这种不敢公开“政误”的做法,无论对单位还是对个人都是极其有害的,必须坚决纠正和摒弃。  相似文献   

16.
王淑春 《魅力中国》2013,(16):53-53
改革开放30多来。民营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同经济方面相比,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一、当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民营企业的特殊性,给组建党组织和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来一定难度。一是有些业主认识不到位,怕党组织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企业的发展;怕会议多,应酬多,加重企业负担;怕难处理与党组织负责人的关系,麻烦多,等等,因而对设置党组织存有排斥和戒备心理,不愿在自己的企业建立党组织。二是民营企业“小”、“少”、“散”、“杂”的特点,也给组建党组织带来一些困难,造成“有企业无党员”和“有党员无组织”现象的出现。还有,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成分比较复杂,而且流动性较大,经常出现入党积极分子达不到一年以上的培养时间就离开企业的现象,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不少地方都有一批欲上不能、欲下不忍的企业。上,怕成“连环债”,钱滚钱,利滚利,谁也背不动;下,怕成“败家子”,价格难定,思想难通,工作难做。“好死不如赖活着”,成了这些不景气、吊氧气企业经营者的心态。笔者认为,对这些企业,千万不要放弃了”死亡”自主权。这些愁煞人的企业、项目,不少是计划决策失准的产物。那时候,政企不分、银企不分,大家盘算着自己的“小九儿’,反正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企业办好了,皆大欢喜,见奖有份;办砸了,谁也找不着,谁都不负责。无怪乎,国有、集体资产凉在那…  相似文献   

18.
作者的嬉皮和调侃中,对网络游戏又有半真半假的宽厚,批知识分子的时候用上网络游戏,批贪官的时候也用上,至于“感谢欧几里得爱因斯坦等前辈把游戏编的山高水长没完没了”这样的语句,结合前后文,若不莞尔一笑一定会怀疑自己肌肉萎缩了。而“贪宫动力学文献资料”、“精神上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之类黄氏独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邵律  陈乐 《上海经济》2014,(5):27-27
我们注意到,随着很多“老虎”级的官员在中央强力反腐中落马,和他们有利益勾连的商人也一并倒下. 仅仅以四川为例,三名省部级官员李春城、郭永祥、挛崇禧的背后,牵扯出了一批商人。  相似文献   

20.
“他为人民谋利益,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最近,我总是回味这两句歌词.之所以会联想到这些,缘由是这一年多来,我多次听到关于“谋利益”的字眼,屡受刺激.每当某个贪官落马,媒体几乎都会出现这样的固定句式: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多少多少万元.此处的“谋利益”,绝非彼“谋利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