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周”的经济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2000年的国庆节执行“黄金周”假期制度以来,假日经济在不断升温,据中央电视台播报的统计资料表明,平均每个“黄金周”全国的旅游收入在300亿元以上。不仅旅游业,商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业等在“黄金周”都有一个强劲的突破,日平均消费额是平时的125%-130%。社会各阶层包括舆论和学术界都感受到假日经济的逢勃发展。对于假日经  相似文献   

2.
微评     
《假日经济之门》 @王妃落落:现如今的“黄金周”俨然变成了“黄金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在这个时间出行了。  相似文献   

3.
范伟 《辽宁经济》2007,(3):37-37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黄金周”已经成为广大老百姓难得的旅游休闲的假期。“黄金周”假日旅游推动了我国旅游业以及铁道、交通、民航、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日生活,对提高百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假日旅游带来的假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满足百姓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王曦 《新财经》2000,(2):54-55
今年“五一”,中国人第一次度过了属于自己的黄金周,人们对此赋予的热情让我们着实领略了一把假日经济、旅游经济的魄力。但是,猝不及防的旅游市场在如此汹涌澎湃的人流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惊慌失措、力不从心。“十一”旅游的黄金周又要来临,可人们心有余悸地问——  相似文献   

5.
依托城区山水优势 发展城郊休闲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秋纯 《湖南经济》2001,(12):58-59
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湖南省共接待旅游者29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8.76%,全市接待93.05万人次,占全省接待量的32.13%,假日经济再一次火爆起来,特别是以“农家乐”为品牌的城郊休闲旅游更是异军突起,来势凶猛,成为市场消费中一个十分醒目的亮点。作为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岳麓区,理应牢牢把握住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城区山水优势,大力发展城郊休闲旅游。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举世瞩目。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和上海世博会的即将召开.使得世界旅游业界日益关注的“中国现象”成为近年来旅游行业的重要话题。在此背景下,“旅游黄金周”在推动我国旅游经济的更大发展中举足轻重。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旅游黄金周”和假日经济的沿革、现状和调适方向。探讨和阐释了黄金周假期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屈指算来,黄金周概念已经形成了8年。1999年9月,政府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假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七天,主要意图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八年来,黄金周成了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虽然它所引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对于“假日经济”是否真正推动了消费也始终伴随着疑惑和争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休假——假日经济的理性思考黄金周休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榜 《科学决策》2006,(4):46-47
自1999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颁布以来,随着春节、“五一”和“十一”各公休七天的“假日黄金周”制度在全国统一实行,再加上原有的各类学校一年一度的、时间基本统一的寒暑假,以及各地民工季节性的放假,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都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节日期间爆发式的消费浪潮,让人们真正领略了假日经济的威力。伴随着节假日增多,节假日消费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如北京大学副教授于小东所说,假日经济对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刺激消费,拉动需求”。  相似文献   

9.
当初设立“黄金周”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让大家获得集中休假,而是在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萧条的背景下,政府期望通过调整假期安排,实现居民旅游、购物等消费开支的增加,最终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多年的长假经验表明,“假日经济”对拉动内需并没有太大实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假日旅游的发展态势和经济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黄金周假期在推动我国扩大内需、促进假日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因政策、管理体制等配套措施尚欠完善和成熟,制约我国旅游事业整体推进和长远发展,以及困扰假日经济取得更大内涵式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本文阐释了黄金周发展的现状,带来的主要问题和假日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对黄金周假期的和谐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实施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假日“黄金周”已经离我们远去,新世纪的假日正向我们走来,过去的假日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也留下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发展假日经济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五一”长假刚结束,统计部门的数据和媒体的报道令人振奋,旅游火爆,商场热闹,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大把大把地往外掏…… 假日经济真能拉动消费吗?笔者不以为然,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黄金周”的排浪式消费,看起来热闹非凡,其实大都是消费存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而很少有新的消费增量。就以“黄金周”最热闹的旅游为例,现在国人外出旅游,大都是一年一次长途旅游,或者再加几次短途旅游。“黄金周”出去玩过了,平时就不大可能再出去了。在购物方面也是如此,不论  相似文献   

13.
王凤科 《特区经济》2006,210(7):239-241
假日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现象,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假日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从我国现状看,假日经济具有时间特征明显、突发性、消费群体的广泛性等一系列特点。假日经济虽然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方案政策。假日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多元化、多变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从99年10月“国庆节”假期起,国务院决定扩大内需,刺激市场消费,将每年的“春节”、“五一”、“国庆节”三次常假由三天调整为七天,于是“假日经济”便成了各种媒体最多的词汇,假日经济更使我国旅游业、金融业等行业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地方更加重视“假日经济”的开发与运用。“假日经济”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词,特别是“假日经济”为旅游,金融等行业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又要临近春节“黄金周”假期了。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有些城市的假日消费(也称“假日经济”)己占全年消费的一半左右。假日消费的集中性,冲动性、偶然性特点,加剧了一些行业短期性供不应求。“黄金周”期间,外出旅游的人们大都经历了交通,住宿,购物,饮食等服务的拥挤与难堪。许多景区接待游客量超出了核定的最佳和最大接待量,游客实际享受到的服务质量远低于正常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林影 《沪港经济》2008,(5):36-37
假日经济的产业体系涵盖面之广,几乎涉及了第三产业中的绝大部分行业,除作为假日经济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外,商业、餐饮业、娱乐业、体育产业、交通运输、影视业、会展业、广告业,甚至彩票都是假日经济的一部分。目前,我国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巳达到115.3天,提升假日附加值、增加假日吸引力,成为每一个城市发展“假日经济”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国假日办发布的《2002年“五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8210万人次,同比增长18.1%;实现旅游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14.9%;90%以上的旅游者对今年“五一”黄金周表示满意。 我国的“黄金周”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然而,毕竟是十几亿人一起放长假、一起过节,在拥挤的人流里难免会有不愉快、不舒服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指出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就是为了下一个黄金周,大家能玩得好一些、高兴一些。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旅游业愈来愈成为新经济增长板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引导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有效拉动旅游消费需要,已成为为内人士的热点话题,而旅游购物品又是这其中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9.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1999年9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休日试行后,决定增加广大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中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节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7天,于是"黄金周"的概念应运而生.在广大老百姓心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旅游机会.所以在前几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广大消费者"一拥而上",造成了公园、景点、名胜古迹"人满为患",名山、秀水、风景名胜"怨声载道",交通、住宿、旅行社"异常爆满"……美好的时光却没有得到美好的休闲享受."假日经济"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但面对这一已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我们不妨将假日经济定义为: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必须认识到,"假日经济"不能单纯理解为"节日经济",更不仅仅是"旅游经济".它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三种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费、旅游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三个领域.从更高的程度上讲,它作为一种休闲消费,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又是劳动力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江南 《江苏改革》2001,(6):32-34
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叫人真正体会到了假日经济的火爆:商场顾客盈门,酒店客人爆满,旅游景点人流如潮,据全国假日旅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统计,“五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73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8亿元,其中民航.4亿元,铁路客运收入9.2亿元,25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123.1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142.1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