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美两国于1999年11月15日在北京完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双边谈判,中国与欧盟的谈判也于2000年5月19日顺利完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双边谈判,中国似乎将要跨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门坎,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舆论的核心焦点在于中国幼稚工业的保护和服务行业市场的开放。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中国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至今,复关及加入WTO谈判已达15年之久,经过长期谈判,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终于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取得了双赢效果,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加入WTO。中国加入WTO后,传统的对外贸易体制已不适应需要,新的外贸经营体系和经营体制应尽快形成。因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应尽决建立政企分开、高效灵活、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经贸体制,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17日,在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谈判大厅举行的WTO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正式会议上,通过了所有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中国“入世”谈判终于圆满地画上了最后的句号。中国加入WTO于11月9日-13日世界贸易组织在卡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次WTO部长级会议进行表决通过,这标志着长达15年的中国“入世”的艰辛谈判终成正果。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15日,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谈判,中美两国终于在最后一刻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 WTO 的双边协议,今年1月21日从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又传来好消息,中欧谈判初战告捷取得重大进展,至此,中国加入 WTO 的两个最大障碍相继突破。从1986年算起,中国加入 WTO 的谈判已进入第14个年头,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跋涉,伴随着新千年钟声的鸣响,中国迈入 WTO 的脚步似乎清晰可辩。一、WTO 与金融服务业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CATT),其宗旨是通过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随着中、美两国于1999年11月15日在北京完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双边谈判,中国与欧盟的谈判也于2000年5月19日顺利完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双边谈判,中国似乎将要跨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门坎,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舆论的核心焦点在于中国幼稚工业的保护和服务行业市场的开放。从国际上看,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其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国际货物贸易,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主持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94年4月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  相似文献   

6.
彭晓琴 《魅力中国》2010,(29):47-47
《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承诺将尽快加入GPA,2007年12月18日,中国向WTO正式递交了初步出价方案,从而开始了中国的GPA谈判历程。本文分析了中国加入GPA的各种利弊,进而提出了各项对策。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工作》2004,(7):45-45
6月3日,美国商务部就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举行第一场听证会。在此以前,新西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先后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也将于本月给予中国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初步裁定”。此外,中国还加紧了对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游说工作。可以说,这是中国加入WTO谈判以来所展开的又~场声势浩大的经济外交运动,这场运动在多长时间内、多大程度上取得实质性成功,将对中国未来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最新消息中国将启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谈判9月23日上午,由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和中国商务部联合主办的世界贸易组织亚太地区WTO《政府采购协定》高级研讨会在烟台召开,中国将于年底前加入该《协定》的谈判。据国家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介绍,中国目前为加入《政府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已经进行了14年,业余的,专职的专家很多,写章出书的也很多,我曾到新华书店WTO专柜看了一下,有的材料不是很准确,有的内容也很玄乎,有人说中国加入WTO就会出现大的经济奇迹,更多的是对加入WTO后的担扰,从我在WTO谈判中碰到的一些情况来看,我们一些同志对中国入世的认识出现了误区,关注的角度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有所要对我们的关注社角做一些调整,真正做好中国入世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08,(2):17-18
我国正式启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谈判为了履行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12月28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申请书。当日,我国常驻WTO代表团将申请书和中国加入GPA初步出价清单递交给WTO秘书处,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谈判。  相似文献   

11.
自1986年中国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至今,复关及加入 WTO 谈判已达15年之久,经过长期谈判,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终于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取得了双赢效果,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加入 WTO。中国加入 WTO 后,传统的对外贸易体制已不适应需要,新的外贸经营体系和经营体制应尽快形成。因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应尽快建立政企分开、高效灵活、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经贸体制,在外贸企  相似文献   

12.
王琛 《亚太经济》2022,(3):9-1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展现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中国过去二十年参与WTO经历了融入跟随、建设倡导和贡献引领三个阶段。中国在融入跟随阶段切实履行加入承诺,积极参与多哈谈判;在建设倡导阶段逐渐进入核心决策圈,全面运用WTO规则;在贡献引领阶段尝试在WTO发挥引领作用,争取把握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展望未来,中国应从思想上、态度上、行动上、议题上、舆论上加强对WTO工作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进入以多边贸易协定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而这种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经济体制问题,谈判之所以旷日持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经济体制问题,加入WTO,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来讲,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和世界的双赢。1999年11月15日,当中国和美国完成了长达十几年的谈判以后,江泽民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双方代表团的时候,首先讲了一句话,他说:“我祝贺美国代表团和中国代表团取得了一个双赢的协议。”  相似文献   

15.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是有利还是有弊?这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WTO关于农业贸易的基本规则和中国在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双边谈判中所采取的让步和在谈判中所取得的合理立场出发 ,分析了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将会面临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因素。通过对不利影响和有利因素的比较、分析 ,本文提出了七点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入世”与湖南农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入WTO对我省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入世”意味着中国完全加入国际币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加入WTO的原则是以降低关税为主要代价,并以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为前提。中国加入WTO,将享有WTD成员国应有权利,即:中国可以在130多个成员国中享受到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普惠制待遇;还可利用WTO的特设机构和程序解决纠纷,获得在多边贸易组织里的发言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义务:削减进口关税,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的出口补贴,增加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开放服务贸易,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放开对引进外资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加入WTO长达15年旷日持久的谈判中,关税减让是市场准入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在关税减让方面所作的承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在加入WTO的法律文件议定书中明确,关税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中国以统一的、公平的、合理的方式管理所有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外汇管制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其它措施”。“WTO协议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的条款在中国全部关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发展大庄园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入WTO,庄园经济对承包制的再认识 1、加入WTO,《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基本内容 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中美双方终于于1999年11月15日下午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相似文献   

19.
继去年 11月 15日中美两国签订关于中国加入 WTO双边协议后,今年 5月 19日中国与欧盟也达成双边协议,至此,中国扫清了加入 WTO的最大两个障碍,入世已成定局。中国加入 WTO,开放银行业一直是中国与西方诸国及地区双边入世谈判的主要焦点内容之一。按照中国在中美世贸协议的承诺,中国在加入 WTO两年后,将允许外资银行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五年后则允许向国内居民个人提供人民币业务。毋庸置疑,就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加入 WTO后,外资银行必然以集约化经营的方…  相似文献   

20.
焦点难点     
尽管加入WTO的程序复杂而繁琐,中国加入WTO的谈判集中在四个领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