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法治文化的构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之义,法治文化的构建对于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治文化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来看,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建设法冶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前提,更是进一步实现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稳压器、助推器,必须按照民主法治这个总要求,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抓好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氛围祥和的社会,是胡锦涛主席概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但法治社会并不等于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而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符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这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是指导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也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对于工商部门来说.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和谐工商,必须法治先行.建设法治工商.保证工商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将工商行政管理权自觉限制在法定范围内、严格依法办事,把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工商部门的归宿。  相似文献   

5.
用和谐理念串起各项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中心内容就是努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将和谐理念贯穿于质量技监工作全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质量技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义上应是民主法治的社会。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民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密不可分的,阐述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开放性、平等性、改革性五大特点,探索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效地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李宝山 《活力》2010,(8):277-277,279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农耕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套观念和体制,其主要内容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不相容,但绝不意味意味着要全盘否定.这是因为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虽然已不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但其中的某些内容则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刘禹 《活力》2010,(16):47-47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国家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其各项职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关注新闻就是关注明天的历史,解读新闻就是解读今天的社会,在辞别2006年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梳理和回顾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法治新闻——题记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交相辉映的一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中央有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塑造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适应新形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党中央在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设计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应该是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个要素的设计院.文章根据和谐社会的特征,结合某设计院实际,详细解读了和谐设计院的标准,并分析了在创建和谐设计院中工会的工作定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永强 《活力》2005,(9):76-76
在当今社会中,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之间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前提是法律之间的和谐,因为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目前,我国已进人民主法治社会,我们的经济建设在迅速的发展,从国内的形势看,上上下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在逐渐扩大。如何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认真对待法律之间的和谐关系。没有法律之间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法律所调整的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从这个角度来看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没有法治,没有民主,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6.
樊瑞满  周甜甜 《价值工程》2013,32(5):163-165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更是党和政府长期不懈努力的最终愿景。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不断启迪构建和谐会计理论的理想。基于此,本文剖析了构建和谐会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和谐社会理论的和谐会计理论,并分别就会计法治、会计竞争体系、会计职业组织、社会责任会计的问题进行论述和改造,最终实现和谐会计理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设计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应该是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个要素的设计院。文章根据和谐社会的特征,结合某设计院实际,详细解读了和谐设计院的标准,并分析了在创建和谐设计院中工会的工作定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建立法治社会这一目标下,这一理念无疑深具意义。有专家认为,和谐司法的提出,是人民法院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它意味着,和谐法治不再是抽象的观念了,它将变得更加具体,而审判工作也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将"和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20.
赵保权 《活力》2011,(7):42-42
司法调解制度已成为我国诉讼中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三方面阐述司法调解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必然,尤其人民陪审员参加调解将拓展司法调解工作力度,再现社会文明步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