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鱼病的防治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以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下面结合生产实践,谈谈鱼病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鱼病的生态预防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水体环境的生态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至消除鱼病的方法,它是传统养鱼方法和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一、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消灭和抑制病原。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是预防鱼病的基本前提,包括改善底质和水质两个方面。首先必须清除池底淤泥。淤泥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源,又是病原体的藏身之处,其中还含大量有害物质,在缺氧情  相似文献   

3.
有些养殖户往往忽视对鱼病的预防,即使注意到了预防也仅仅片面地停留在定期泼洒外用消毒剂和内服药物方面,实际上鱼病的预防包括水质的调节、优质饵料的充分供应、生态环境的改良、人工免疫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的预防过程。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其中绝大多数在3-11月间流行,尤其是4-6月。所以,掌握发病规律,及时有效地在鱼病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一、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1、用中草药捆成小捆,放在池水中沤,可杀灭水产动物体外病原体,如乌桕叶沤水可预防细菌性烂鳃病,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长期以来对于鱼病,只谈到预防与治疗。笔者依据二十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多年的专业鱼病技术服务实践,大胆地提出"鱼病调理"这一观点与同行共同商榷。鱼病预防是人们在鱼类养殖期内对本地本季节常见鱼病采取的措施,旨在不发生鱼病或降低鱼病发生。这是控制鱼病  相似文献   

6.
开春气温逐渐回升,各类鱼塘都开始春放鱼种苗养殖,鱼塘各种生物繁殖加快,投饲增加,各种生物代谢排泄物不断增多,危害鱼类的病菌寄生虫逐渐插跃。按常规一般每年的三月下旬珠江三角洲地区鱼病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就要到来。为此,应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治疗工作。以减少夏秋季期间鱼病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12月11日,湖北省侨联"三万"工作组借新一轮"三万"活动之契机,回应英山县方家咀乡群众需要,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马徐发,顾泽茂两位专家来该乡,向140多名水产养殖大户和党员干部传授鱼类鱼病防治知识,两位专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水产动物疾病与免疫学,重要鱼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规律,环境调控对病原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鱼病的预防、鱼病的诊断等知识,两位专家提倡"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理念,强调养  相似文献   

8.
<正>鱼病是渔业养殖生产的大敌,事关养殖的成败。在生产实践中一定要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鱼病综合防治对策,是药三分毒,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滥用药物,最好的方法是做好七个方面的综合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鱼病发生的机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一、清塘消毒防病害彻底清塘消毒、防治鱼病发生。(1)清塘。新建池塘应先蓄水10天左右,观察池  相似文献   

9.
正鱼病是渔业养殖生产的大敌,事关养殖的成败。在生产实践中一定要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鱼病综合防治对策,是药三分毒,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滥用药物,最好的方法是做好七个方面的综合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鱼病发生的机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一、清塘消毒防病害彻底清塘消毒是消除安全隐患、防治病害发生的根本要求。1清塘。新建池  相似文献   

10.
<正> 鱼病的生态预防是一种利用鱼类和养殖水体的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它是一种按照鱼类的生态习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鱼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进行防止鱼病的产生,控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灭鱼病的方法。它是现代学原理和传统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是宜无病先防,忌病后寻药。鱼类发病初期症状不易观察到,待发现时病鱼常已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给用药带来困难。二是宜定期预防,忌人防我防。鱼类发病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如初春、晚秋低水温期鱼类易发水霉病,初夏、中秋易发草鱼及青鱼的老"三病",夏季高水温期则是暴发性鱼病的高发季节。根据鱼病发生的这种规律性,可以超前预防。三是宜综合预防,忌单一用药。预防鱼病必须针对各类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在鱼类养殖过程中,预防鱼病时,常用消毒剂进行预防,可有效控制鱼病的暴发与流行。但是,在一些养鱼户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消毒剂的性质与原理认识不清,再加上使用方法不当,就会产生不少副作用,造成鱼类死亡。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地区暴发性鱼病流行,大量鱼类死亡,经济损失严重。为了减少鱼病的发生和经济损失,现将鱼病预防中消毒剂的科学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许多鱼病常在4-10月间发生,其中4-6月份和8-10月份是一年中两个主要流行季节。在鱼病流行季节前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可防病于未然,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高密度水产养殖,养殖鱼类疾病一年四季都在频繁发生,给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治疗各种鱼病,减少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损失,笔者将春、夏季节容易发生的几种鱼病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介绍给广大水产养殖户,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养殖品种的不断优化,黄颡鱼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黄颡鱼病害较多,尤其是池塘精养病害易发生,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2017年黄颡鱼全年12个月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华中地区为例)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学习借鉴。养殖户可以根据此年规律总结出各种鱼病发病时间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预防  相似文献   

16.
<正>越冬前要加强管理,最好做一次系统的鱼病检查和预防,以确保鱼类安全越冬。检查、预防的重点是细菌性鱼病(烂鳃病、竖鳞病、打印病等)、寄生虫鱼病(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等)和营养性疾病(主要是脂肪肝)。一、鱼病检查取主养鱼与配养鱼各2~3尾,按常规的鱼病检查方法由表及里地进行目检和镜检。重点是检查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以  相似文献   

17.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春季鱼病的防治预防工作,应重点抓好“三旱、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导致鱼病发生的因素一切干扰鱼体的因子,包括病原生物、养殖水环境因子(物理和化学的)、鱼体自身的生理失调(新陈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引起疾病。换句话说,疾病是病原、环境、鱼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者相互影响决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二、鱼病的生态预防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适于养殖业发展的环境众多,为养殖业的壮大提供了天然条件。在众多养殖物种中,鱼类养殖属于巨头,为养殖业收获大量经济效益。但是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发生鱼病,给养殖工作造成损失。因此,鱼类养殖过程中应当谨慎预防鱼病,强化鱼病防治工作,提高鱼类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类发病的高峰期。随着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和鱼产量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夏季鱼病来势猛,危害大,真正到了发病出现死亡,一般的防治方法效果都不好,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现将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