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目前,一些农民中存在一些不良思想,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新农村首先要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消除各种不良的思想,同时,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的发展,闽南三角洲为克服经济发展的腹地不深的局限性,需要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经济.农民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必须加大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该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子女“辍学”,农村高中生生源不足,农村贫困大学生人数较多等农村教育问题的存在,是因为农民收入低、子女多、城乡教育条件和观念差距大等原因造成的。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教育农民重视投资子女教育,加大义务教育法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4.
“农业要发展 ,农村要建设 ,农民要富裕 ,首先要依靠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主体 ,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也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农村社会经济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的农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发展农村教育 ,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川民族地区灾后怎样加快农民重建设的步伐?灾后农民如何合理、快速的发展?有着藏区第一州称号的阿坝州,是搞调研的好去处.小金县金锋村作为作为-旅游"富民"村,以及其灾后重建中农民存在的特殊困难,是我们了解灾后农民重建存在困难的理想调查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农村教育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中国农村教育贫困程度依然严重,出现了教育投入区域间差距,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农村教师素质较低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学生出路窄和农村教师资源无法保障等原因。因此,要彻底改变农村教育贫困的状况,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转变政府行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加强农村教育研究,使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难的症结在于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人力资本理论为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依据,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从根本上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必须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农村绝对贫困在教育方面的根源,即绝对贫困农民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和心理素质较差。并阐述了教育是提高贫困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够促使农民心理素质提高,教育对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有重大作用。进而提出了加强农民教育以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建议:普及基础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办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强化农村成人科普教育的手段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税收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存在政策缺陷,农民负担依然严重.建议在统一城乡税收税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支持农业的税收体系;进一步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实施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税收政策;制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积极引导发展循环农业;建立农村资金"回流"的财税金融机制,实施对农村信贷扶持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半数以上的国家.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中国稳定的三大突出问题之一.农民教育负担过重是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方面.解决农民教育负担过重问题是促进中国稳定的战略性任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