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利 《西藏旅游》2013,(3):52-55
“每次去西藏就如同回家” 谭维维的博客里,这样写道:“我是一只来自西藏的獒……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藏族,回到西藏的激动不亚于任何西藏人……真心希望大家有时间能来这人间净土感受一下,这里拥有的是虔诚、神秘、热情、淳朴。”獒果敢而坚毅,正合了谭维维俊美外表下的直率个性和唱功上的大将风范。  相似文献   

2.
奇奇 《西藏旅游》2009,(6):120-123
一直以来,西藏都是我的一个梦。高考结束不久.最了解我的老爸淡淡地对我说了一句:“保重。”我开始兴奋地收集和整理东拼西凑来的旅费和装备,这个多年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就在我18岁那一年,  相似文献   

3.
每一次车轮的前移,都倾尽我的全力——我如朝圣般去西藏,除了身体,没有带上我其他的家当。也许我就是想用身体给西藏写一封最朴素的情书。告诉她:我来过,我爱你。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付保成河南省巩义市统计局今年4月份我到郑州出差,顺便到郑州古玩城逛,在杂志摊上一眼看到了《西藏旅游》第58、59期,便随手翻读越看越想看,深深被它的内容、图片及装帧打动,它太美了! 后来,《西藏旅游》成了我的案头书,一有空就看,常常一看就会触景生情,西藏那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奇特的民族风情、仙境般的自然景观等等一切就会出现在眼前。 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我组编的《走进西藏》邮集还在郑州市获过奖。今后,我要用《西藏旅游》上的资料更好地充实我的邮集.更好地宣传西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到西藏旅游,去实地看看那里的山水、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5.
说到西藏,很多人容易想起喜玛拉雅和拉萨,我也免不了。拉萨在我的生命里有两种情态:一,它是我的第一故乡也就是我的出生地。二,它是在旅游热潮中倍受世人所关注当然也是我想往之地。 到过西藏的人都说那里很美,没有到过西藏的人都说那里很神秘。究竟是喜玛拉雅山脉的雄峻,还是玛旁雍错的湛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2002年8月,一位朋友将新鲜出炉的8月号《西藏旅游》举到我的面前时,我立马就喜欢上了它。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直到9月我回到成都以后才有时间重新捧起它细细品味。 在出行的途中就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西藏旅游》,想它为何会如此的吸引我。因为我看到它已不是一次两次,购买它也不是一本两本了。 回到家,当我卸下一路风尘,躺在床上将过往的杂志与新刊放在一起翻阅时,我这才明白自己喜欢它的理由。 理由之1:封面。 视觉冲击力强,没有杂乱的图标分散我的注意力。图案中人物的眼神将我的视线引至书的右下角,“格萨尔王”四个白色大字让我一下于反应过来:“封面人物”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格萨尔王的画像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心里对这期《西藏旅游》的主题有了底。 理由之2:图片。 在一本有着大量图片的杂志里,我的第一个动作当然是将书像拉手风琴一样地翻一遍,新刊的图片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版式上都有很  相似文献   

7.
蜜月去哪里?作为一名旅游编辑,很久以前,我就已经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两年,我已经见识过了马尔代夫的休闲与浪漫,目睹了土耳其的神奇与绚丽,同时也见证了欧洲的田网情调……但是我始终觉得这些地方都不是自己梦想的蜜月之地,因为它们都太容易到达,只有美景没有考验。去过西藏的人说:“从西藏回来,就没有走不过去的路。”西藏,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的蜜月该留给它吗?  相似文献   

8.
雷华 《西藏旅游》2007,(5):84-95
在日喀则,爱上美丽的河 一直很喜欢韩红唱的歌,她的歌声唱出了西藏的美丽以及她对西藏的热爱,每当听到她唱的那首<家乡>:"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我就会非常地向往日喀则,向往歌声里那条美丽的河.  相似文献   

9.
我想去西藏 我一直对西藏有着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精微心理。当我看到电影《红河谷》里那起伏的群山、宽阔的江河,涌动的羊群,埋藏在心中要去西藏的念头迅速点燃,我决定今年暑假去西藏。  相似文献   

10.
西藏十年     
2011年,踏入西藏这片土地,至今已有十年,这十年里,我路遍山川与湖,越遍冰川与河,踏遍荒芜与沙漠……涉足西藏的各个角隅,熟悉西藏的石头与花木,雨露与晨雾。足足十年,我靠近它,感受它,亲近它,一呼一吸间皆是高原气息,俯仰皆是雪域风光,包罗万象的美景尽收其怀,却又毫不吝惜地向世人展露着它的独特气势与原始魅力,相机里一张张相片,记录下我与它的故事,也让它成为我一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11.
黄懿 《西藏旅游》2020,(2):38-43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支独特支流,它源于雪域高原,滋荞着一方水土,它神奇美丽又豪迈奔放,干百年来一直不断延续着直到今天,这就是西藏文明。藏传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的地方,比如西藏的绘画、雕塑、歌舞、服饰等,在这些众多值得研究的领域里有一顶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它是_种小型金属件,西藏称它为“托甲”。“托甲”按照民间传统的理解应该是一种自然的非人为的具有一定形态的金属件,这种金属件往往造型古朴简约带着一种神秘感。目前,藏传文化正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托甲”造型多样,内涵丰富,小巧玲珑,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相似文献   

12.
《西藏旅游》2014,(4):3-3
我一直对“什么什么地方,你非来不可”式的旅游营销套语心怀抵制,即便做了这么久西藏旅游的介绍,也从没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说过西藏的什么地方“非去不可”。不过今年我的坚持被打破了,我向亲友们说:“马年阿里,你非去不可。”  相似文献   

13.
西藏梦     
我对西藏最初的印象和向往,缘于近半个世纪前,外婆诉说的故事。小时候听外婆讲,很久以前,外公从丽江走茶马古道,前往印度经商,西藏是必经之地。据说,外公经商最后一次远行时,母亲年幼,舅舅还在外婆腹中。外公走茶马古道一去渺无音讯,客死他乡。在我心里,西藏仿佛离我们很近,又好像很远。也许在我幼年时便怯怯地萌生了前往西藏的梦想。在母亲看来,西藏是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有牵挂的地方,母亲很想去西藏,  相似文献   

14.
《西藏旅游》2011,(7):12-13
1、第一次进藏,最值得推荐的旅游目的地22012333@qq.com:小编好.袭是—个从来没击过西藏但是却为西藏着迷的人。听很多朋友说西藏是—个去了一次就会终身不忘并且不断前往的地方。对我这样一次也没去过西藏的人,小编有什么好地方推荐蛤我去释施心灵的呢?小编:西藏地域广蔺,各大地区风光不与四时同。一次看够西藏几乎是不可能。对于初次进藏的朋友。可以选择去林芝,因为林芝地区平均海拔相对较低,加上有丰富的植被,含氧量很高。  相似文献   

15.
式徽  CFP图 《西藏旅游》2009,(3):20-23
《西藏旅游》:由于什么原因,你决定拍《可可西里》这样一部片子呢?陆川:其实就是这个题材打动了我,当这个题材出来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它跟我内心的欲望完全吻合了。因为我正好在30岁这个年龄段上开始拍电影的,20多岁的时候可能就不太想生与死这事儿,  相似文献   

16.
心中的西藏     
《西藏旅游》2012,(1):13-13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而今,有一片土地,在人们心中描绘出神秘而丰富的色彩,引领着灵魂,召唤着脚步。它轻柔如梦呓的声音萦绕于耳畔,每一个字,都是一座流浪者之城。城池串连一线,组成了西部最纯净的圣地——西藏。  相似文献   

17.
缘起说起去西藏是在心里藏了很久的愿望。身边的朋友对西藏谈论过很多,每次我都是一个忠实的听众。可是我心里明白,有一天我会从西藏回来再郑重地告诉他们西藏的模样, 一个真实的西藏。从青藏铁路开工起,这个愿望就愈加的强烈,我得赶在铁路进藏前领略西藏的美。  相似文献   

18.
陈陈  桔猪 《西藏旅游》2014,(10):56-61
从地图上看到的日喀则边境小镇,仅仅是一个个边界上的坐标,而我一开始也只是以儡遇的心态在观望,把它们当作我在西藏旅行的一处可有可无之地。然而,有太多的意外,就像是我回答朋友的那句话:“这路上,你永远不知道最后一组惊喜的风景在哪里。果然如此。”  相似文献   

19.
正"西藏"总是与神秘二字紧密相关,因为它的高峻辽阔,因为它的奇特俊美。在这里,天与地似乎近在咫尺,让人相信"手可摘星辰";在这里,山水有灵、一片纯净,让人屏气凝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条条公路打开了西藏神秘的门户,把这个与天堂最接近的地方展现在世人眼前。在广袤无垠的西藏大地上,公路如"巨龙"般盘绕穿行,带来了发展和繁荣。但是,伴随着出行条件的改善,频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旅游》2013,(7):94-99
今年初,有一部电视刷一开播便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它是前部描写上个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末西藏历史风云的史诗巨制,气势恢弘、情节跌密、视角独特,当然,它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两藏的绝美风光。在《西藏秘密》播出半年之后,电视剧引发的热潮还未退去。本刊对话导演刘德濒,揭示《西藏秘密》的缘起以及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