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然能源是指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污染能源之外的太阳能、风力和水利等可持续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球上拥有巨大的自然能源,但在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局势和能源逐渐枯竭的形势下,如何保证能源的持续供应,已是世界各国能源专家十分关注的课题,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是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21):252-254
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能源效率偏低。当今许多国家已将"能源效率"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及核能等并称为"第五能源"。[1]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互联网+"理念以来,能源互联网成为业界的热题,谁将成为下一个能源界的马云?导致了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十分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廊坊新朝阳区块泛能微网项目的成功运行实现了能源互联网"泛能网"的最佳实践。项目通过采取系统能效理论以及利用泛能网技术,进而实现新朝阳周边用户互联互通和微网内客户的交易与管理,提高已有供用能设施利用率,从而形成了高效互联的冷热电运行模式,使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将整体能源相应利用效率从以往传统热电分产的40%至60%提升至85%以上。是能源互联网"第五能源"的最佳实践案例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生产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低碳化演进。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1年能源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考察能源结构与能源生产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能源消费行业结构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度,重点从能源消费、能源生产方面对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能源消费、能源生产、能源政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6月21日审计署发布的公告显示,在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类审计项目中,2011年到2012年期间,共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资金16.17亿元。令人吃惊的是,包括格兰仕、TCL、美的、长虹等知名家电企业密集"中弹"——存在通过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企业》2013,(8):368
《能源世界》杂志是面向世界能源领域发行的权威性、专业性刊物。《能源世界》以全球大视野、看能源新经济"的理念办刊,旨在以经济全球化的新思维透视能源市场、服务能源产业、促进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世界》具有三大优势:1、权威性、专业性强:拥有数百位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可再生能源、节能等行业领导、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组成的顾问团队及相关资源库。  相似文献   

6.
一、俄罗斯能源经济在世界及在本国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储量与能源生产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4,(10):36-39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2000-2012年能源消费及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江西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煤炭是江西的主要能源。2000-2012年,江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建议江西省应从优化能源结构、发挥森林碳汇潜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等方面实行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85-2006年中国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利用人均能源终端消费量、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基于FGLS估计方法和Swamy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四大直辖市能源利用状况的扩张趋势以及能源利用水平的差异进行了测度,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近期成为世界经济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热门话题。国际,美国奥巴马政府把能源新政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推出,其经济复苏的法案中,约400亿美元用于能源传输和替代能源的研究及节能产业的发展。英、法、美、德、日等国也出台了各自的新能源计划。国内,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把新能源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9,(31):289-290
碳排放是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2006-2017年为时间段,分析河南省能源结构、碳排放量、经济等发展状况。河南省能源消费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且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逐渐向更合理高效的绿色清洁能源方向发展;碳排放总量在2009年有下降趋势,之后逐年增加,近两年有下降趋势;GDP增加近3.6倍,GDP增长率呈缓慢下降状态,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增大,预示河南省正走向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1.
生物能源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人们在努力提高非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还在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再生能源。而尤以生物能源可以再生、开发又经济、无公害等优点,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能源开发的热门领域。生物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世界能源统计资料表明:植物是一种能量巨大而且可恢复性能源。在地球上,每年绿色生物量的增加约为117O亿t,其中800亿t分布在森林中,180亿t分布在草原及荒原上,90亿t分布在田野、沼泽及荒漠中。它们所拥有的能量值为1.75X102’J,相当于400亿t石油,据专家估计,现在地球上植物生物量的储量为1800O…  相似文献   

12.
袁晓梅 《价值工程》2012,31(13):2-3
2010-2020年是我国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榆林经济能否转型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榆林能源产业的发展是榆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榆林经济的未来。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榆林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并提出了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榆林能源产业今后十年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德国能源转型及主要目标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德国政府作出全面退出核能的决定,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国家能源利用结构的全面转型。这标志着"能源转型"正式被确立为德国政府今后40年能源政策的主导方向。作为世界第五大能源消费国和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在世界率先高调实施能源转型,是受保障能源安全供给、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气候和生态等多重目标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德国国内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志  陈思羽 《价值工程》2010,29(26):122-123
经济的迅猛发展,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具有大规模的物质基础。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加强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大力开发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将会在满足资源-环境-人口的约束条件下,减缓我国能源压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一五纲要"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秸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完善农村电网。要把农村能源和电力建设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位置上。能源确实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问题。关注能源贫困国际能源署(IEA)编著的"世界能源展望"从2002年初,专门开辟"能源贫困"一章。2004年版"世界能源展望"强调,"缓解能源贫困迫在眉睫",并指出,  相似文献   

16.
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以国内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运用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制造业、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降低总能源强度、石油强度、电力强度和煤炭强度具有积极的贡献。提高能源价格是改善能源效率的一个有效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8月20日商务部发布2012年第52号公告,终裁认定美国可再生能源6项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WTO相关规定,构成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对美出口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的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应用1985-2008年的历史数据,构建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户籍人口、第三产业占比之间的关系式;其次通过对2015年、2020年北京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和第三产业占比的估计,预测北京市2015年和2020年三种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总量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碳排放关系式,预测2015年和2020年北京市的碳排放总量和万元GDP碳排放量,最后提出北京市进一步减少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小企业》2005,(9):36-36
新奥集团创建于1989年,总部设在被誉为“金色走廊”和“投资者乐园”的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一家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主要事业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产业为城市燃气、能源装备、生物化工、能源化工和房地产开发等。截至2004年底,集团拥有员工过万人,总资产近百亿,80多个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50多个城市及香港、墨尔本、伦敦、波士顿等国际都市。  相似文献   

20.
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在能源消费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6-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原始数据,以等维灰数递补模型为预测工具,对我国"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等维灰数递补模型是适合我国能源消费预测的理想模型,"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将以9.81%的速度增长,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5.66亿万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