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破IPO魔咒     
2005年10月14日,中国建设银行向全球投资者公开招股,公开发售12%股份,筹集资金92亿美元,并于10月27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006年5月18日,中国银行启动IPO程序,并最终以每股2.95港元定价发行,融资总额达到112亿美元之巨,同年7月5日,中国银行又成功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实现A+H同步上市,全球筹资额达到191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广船国际     
一、经营情况:广船国际是国内造船行业首家上市公司,1993年7月和9月分别在香港和广州发行其H股和A股,其H股于1993年8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日上市,A股于1993年10月28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分红扩股前总股本为4.95亿股,是上海股市的指标股公司。1993年,广船国际按  相似文献   

3.
吴菲菲 《环球财经》2013,(12):90-93
10月25日,控股越秀地产的广州越秀集团宣布,将以约116.44亿港元(约合92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创兴银行75%的股份。六天后,万科集团宣布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徽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的不超过8.84亿股H股,涉资逾30亿港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徽商银行完成上市后,持股8.28%的万科将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相似文献   

4.
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发布《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拟将ST股和*ST股单日涨幅上限由目前的5%下调至1%。尽管尚处征求意见阶段,上述ST新规还是即刻引发投资者的夺路而逃:7月30日(新规发布后第一个工作日),沪深两市ST板块除了4只已经发布确定性重组公告的个股以外,其余百余只可交易股票全线跌停。.在股市跌跌不休的大背景下,这种短期利空政策推行的态度不可谓不坚决。从稳定性角度来看,时下A股市场投资者信心已经跌至几近冰点,从年初曾被广泛视作A股“钻石底”的2132点已经自7月26日起数次跌破;即使是被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称为“显示出罕见投资价值”的蓝筹股,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其中最重要的板块——银行板块整体市盈率一路跌至4.84倍,市净率更是仅为1.11倍,不少银行股价甚至已经跌破净值。  相似文献   

5.
王铮 《上海国资》2011,(6):52-53
未来2—3年,上海医药会顺应形势做工业整合。整合形势大体是,先商业后工业最后是研发领域5月25日,上海医药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为庆祝其H股IPO成功发行举办大型答谢会。5天前,上海医药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其共发行6.64亿新股,发行价为每股23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9.21元),以定价区间的中端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区》2012,(2):10-10
2月16日,贵阳高新区传来喜讯,拥有国内语音增值业务领先地位的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34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9%,发行价格为22.44元/股,开盘价38.1元/股,上涨69.79%,开盘后保持快速十涨,成为创业板第一牛股。  相似文献   

7.
我国最大IPO中国建设银行,在10月14日在香港股票市场展开招股活动。发售2649亿H股,占总股本12%,20日确定发行价格235元。市盈率(P/E)13倍左右。市净率(P/B)2.05倍,A股银行股市场平均市盈率为15倍左右,市净率(P/B)25倍,再经过对价后市盈率可能降到10至13倍。因此建行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以每股2.35港元计算。将募集6224亿港元。若行使15%的超额配股权。募集资金达7158亿港元,并于28日上市,其上市后全流通股本为2207.5亿股,成为H股市场第一重磅股票,一旦入选H股成分股指数,其比重将达35%。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学人》7月2日】去年10月16日,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上证综指创历史新高。2006年上涨130%,去年上涨96.7%,中国股市两年间上涨了约3.5倍,其势头令人吃惊,这无疑是泡沫。  相似文献   

9.
王石夫人王江穗“不小心”买入万科46900股的股票,从7月6日买入到预定7月23日卖出期间,万科股价上涨约30%。  相似文献   

10.
王铮 《上海国资》2008,(11):12-14
自9月开始.上海国资旗下上市公司股权被大股东增持的消息络绎不绝。 9月3日.上海烟糖集团增持其上市公司金枫酒业278万股.一个月后,10月11日.其再度增持金枫酒业95万股.累计增持达1.02%;  相似文献   

11.
【英国《金融时报》7月31日】低价、低调、迅速、出人意料。中国银行(BoC)新近对瑞士基金管理公司和瑞达(Heritage Fund Management)展开的收购,在中国众多亏损惨重的海外金融投资中尤其醒目。并购正式公告当天,7月30日,中行港股上涨了2.87%,报收于3.58港元/股。  相似文献   

12.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28):24-24
中国GDP 上半年同比增11.1%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GDP增速为10.3%,较一季度的11.9%出现下滑。同时公布的6月CPI同比上涨2.9%,PPI同比上涨6.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相似文献   

13.
【英国《金融时报》6月19日】18日,沪深股市放量大涨。上证指数上涨5.2%,重新站上2900点。此前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2%,A股历史上首次出现“十连阴”。此前的下跌已将股指从去年10月的高点腰斩,“十连阴”更让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跌入谷底。周三的大涨是否预示着股市即将阴转晴?过去半年的经验已经让投资者懂得,市场的底部不可轻言。然而,当股市处在今天这样的微妙时刻,其机会和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首都经济》2008,(10):7-7
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价格涨幅高位回落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5.5%,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自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6%以下。其中,新涨价因素约为2.3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约为3.2个百分点。10%低收入层价格上涨8.5%.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14.6%,涨幅比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1-8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1%.涨幅比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8%,比1-7月回落0.7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工国际挂牌上市,全流通IPO已经尘埃落地。中行在7月5日也作为第一只具有A+H意义的大盘蓝筹股票继6月1日香港上市后,再A股市场上市。市场都很关心中行上市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特别是中工国际上市第一天大幅上涨.使市场对中行上市的影响更是格外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28):24-24
中国GDP 上半年同比增11.1%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GDP增速为10.3%,较一季度的11.9%出现下滑。同时公布的6月CPI同比上涨2.9%,PPI同比上涨6.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三支保险A股均大幅上涨,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分别上涨10%、5.89%和5.13%。其中中国平安的表现最优。6月2日,中国平安A股以43.58元收盘,股价创出半年新高,半年涨幅达93.3%。3日,尾盘更是封上涨停,受到超过8亿资金追逐,第一周周涨幅达到3.86%。  相似文献   

18.
自7月底起,不明朗的气氛充斥内地投资市场。投资者普遍臆测,内地政府或会收紧货币政策以压抑资产价格上扬。市场甚至一度谣传,中央银行即将调高借贷利率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结果,物业市场成交下跌,股价亦从近期高位回落。上海A股指数自2008年11月的低位回升103%后,在8月5日至8月31日期间下挫约23%。  相似文献   

19.
财经要闻     
《宁波经济》2010,(9):10-10
7月份CPI同比上涨3.3%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5%;食品价格上涨6.8%,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  相似文献   

20.
上海沪股与期货。6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收于1250.27点,比5月底1285.18点,下挫34.91点。7月上旬沪股低开低走,在1100点左右盘整。7月11日报收的1154.92点。12日收于1185.72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67%,成交65.22亿元,比前增四成。7月18日沪市股指随着增量资金的流入,逐步上升,尾市报收于1209.86点,成交59.83亿元。7月下旬,沪股走势仍然疲软,7月24日综合指数报收1174.22点,7月28日继续下挫,报收1141.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