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人均GDP3000-10000美元),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会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砖2006年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的描述,这种状态称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约为4361美元,2011年约5414美元,2012年为6100美元,到2013年为止已经达到6629美元,中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行列中。大多数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基本是经济长期停滞、贫富分化严重、事业率增加、腐败严重等现象突出。比如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至今难以自拔,而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如何避免中国长期的深陷"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可以从韩日两邻国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按照人均收入水平(汇率法)衡量,中国已经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4500美元。但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传统增长动力衰减、人口红利消失、收入分配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转型国家面临的一个战略性难题。目前,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也有所显露。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初步研究了不同的发展类型与体制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探讨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与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的储蓄率究竟有多高?储蓄率是反映一国储蓄水平的主要指标。一般而论,储蓄依存于收入并与之同向变动,收入愈多,储蓄愈多,储蓄率也可能愈高。我国1978年以前的储蓄率很低,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储蓄率也很快上升。但究竟升到什么程度?有人说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世界高储蓄水平的国家之列,赶上甚至超过了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日本。依据是,世界银行出版的《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说,1983年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为31%,而同期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为30%,并且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储蓄率因人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等收入国家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需要完善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体制制度。本文浅析了我国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的原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实现包容性发展,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茉楠 《金融博览》2011,(10):20-23
背景回放自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起,国内就陆陆续续出现了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2010年,我国GDP接近40万亿元人民币,突破6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背后,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7.
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我国如何迈入高等收入国家,避免走拉美国家的老路,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日韩国家的经验,吸取拉美国家的教训,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8.
《时代金融》2012,(1):7
<正>2011年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按世界银行的标准,2011年中国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且中国产业竞争力居全球首位。点评: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  相似文献   

9.
陈健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297-298
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只有部分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成功逃离了"陷阱"。中国在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时,一方面要注意总结和吸取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经验,又要结合国情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具体解决对策,如:(一)重视研发、人力资源的积累;(二)扩大内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三)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促成一个强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四)适当把握城市化进程节奏;(五)推进体制变革,促进经济公平增长。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并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消费将面临升级。2005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26亿元到2008年的61316.9亿元,按人口从1978年的9.6亿到如今的13.5亿来计算:在人均收入只增加12倍的状况下,人均赋税额却增加了39倍。即便是考虑货币的波动,也不难看出这三十年来国家在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和赋税增长的速度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指出,当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社会问题突出的窘境,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当前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以及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已经过去,银行每年会在12月31日进行年终结算,其实家庭理财同样也需要这样,盘点这一年家庭全部收入与支出,比如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过度的,哪些投资理财项目有好的收益,资金使用是否流动性好等等。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如何合理规划,安排好家庭每月支出,做到资金充足游刃有余呢?打理方法是准备好一笔生活费用资金,每月开销从这笔资金中提取,家中各项收入则统一进入一个账户管理,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海关总署2020年1月对外公布的数据,自2014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值累计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6.1%,我国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为9.27万亿元,增长10.8%,占全部进出口总值的近30%,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世界银行将全球各国按收入(人均GDP)水平划分为4类(1)97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2)976美元——3855美元为低中收入国家;(3)3856美元——11905美元为高中收入国家;(4)1190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经历过由低等收入跃至中等收入的起飞阶段,但一旦到达人均GDP3000美元以后就会在向高收入国家的发展中陷入长期停滞即很难突破人  相似文献   

16.
张茉楠 《金融博览》2011,(20):20-23
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真正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也是经济社会风险高发以及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中国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双重转变。因为在这个阶段,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参与全球利益分工的盈利模式必须作出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7.
《证券导刊》2010,(36):51-51
编者按在中秋、国庆双节大长假来临的刺激下,"大消费"概念正逐步升温。当前,刺激消费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将得到较大提高,居民对休闲、娱乐、教育、健康的需求处于快速升温阶段,我国即将进入"大  相似文献   

18.
<正>非税收入顾名思义是税收以外的收入,具体是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凭借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通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获得的财政性资金,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近些年我国减税改革的进行,非税收入占比有所上升,特别是在地方财政收入占了相当比重,可以说非税收入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保证非税收入上收下用的程序,非税收入征管是我  相似文献   

19.
据初步估计,2011年我国人均GDP为4000美元左右。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855~11900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大于11900美元,据此我国开始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个阶段的完成需要约20~30年时间,因此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顺利跨入高收入阶段是一项紧迫而又重大课题。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历史证明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即"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分析了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提出了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