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3D打印与社会制造研发团队重点研发和生产面向高端用户群体的数字光处理3D打印机"天工Ⅱ号"和面向普通用户群体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机"开物Ⅱ号",同时致力于社会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建立了面向3D打印产品设计、评价和交易的第三维商城,面向3D模型搜索的"搜3D"引擎等一系列社会制造平台网站群。  相似文献   

2.
3D打印起源于已有较长时间工业应用历史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采用各种方法堆积离散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3D打印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正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3D打印催生新一轮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作为下一代制造方式,3D打印被列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组成部分,尤其适合于小批量和定制产品的制造,可大幅度降低成本。迄今为止,3D打印已经被航空、医疗、国防、能源等领域企业采用。美国是3D打印技术的发源地,目前无论在技术还是在市场上都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美国发展3D打印产业的成功经验包括:竞争产生领军企业3D打印技术有多种工艺,如立体光刻(Stereo Liithography,SL)、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ed Laser Sintering,SLS)、三维打印(Three  相似文献   

4.
<正>3D打印技术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美国、以色列得到应用。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综合计算机、激光、新材料、CAD/CAM集成等技术的全新制造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CAD/CAM制图技术或3D扫描仪将物品转化为一组3D数据,然后用3D打印机开始逐层分切,针对分切的每一层构建,按层次打印。打印时,粉末耗材会一层一层地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5.
3D打印技术将生产制造从大型、复杂、昂贵的传统工业过程中分离出来,人类将以新的合作方式进行生产制造,制造过程与管理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因此,3D打印在未来必将带来一场产业革命。但从目前3D打印的发展瓶颈来分析,3D打印革命的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3D打印在美国和欧盟3D打印技术在美国已经形成产业化,目前美国3D打印市场主要分为两类公司。一类是以生产研制打印机为主的公司,如3D Systems,Stratasys,MarkerBot,Formlabs等公司,其中3D Systems是全球最大的3D打印生产商,该公司不仅提供打  相似文献   

6.
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各国纷纷进军工业的智能化领域。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普及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生产的智能化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融合人-机-物于一体的社会信息物理系统(Social-Cyber-PhysicaI Systems,CPSS)将大大改变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的格局。从本土的情况来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  相似文献   

7.
昆山永年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永年制造)在3D打印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作为一家年轻但研发实力雄厚的高科技公司,永年制造不仅在中国3D打印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还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把清华机械系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用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颜永年的话来说,3D打印是产业界自主创新的过程。主动出击,抓住技术创新的机遇,快速实现产业化的能力是公司获得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较为迅猛,世界制造业大国都将3D打印技术列为未来科技研究的重点。3D打印技术具有制造复杂产品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等优点,但3D打印机也存在着打印速度慢、打印材料种类少等问题。文章主要研究、分析了打印速度与3D打印机控制软件主要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3D打印技术的研发起步不晚,但推广缓慢,关键在于没有形成产业链,缺少各领域应用技术的开发。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被《经济学人》杂志认为是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其将改写制造业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产业链的运作模式"。3D打印技术从研究型大学萌芽,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商品化,必将引起整个制造业的变革。为了解3D打印技术的发展路径、现状,探讨3D打印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中国该如何应对3D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正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3D打印起源于已有较长时间工业应用历史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采用各种方法堆积离散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3D打印与传统的加工工艺通过切削、打磨、冲压来实现产品成型的过程具有本质区别,其分层制造的特性能够便捷的实现数字模型向产品实物的转化,且无需模具、产生极少的废料.在非批量化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成本和效率优势,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以及物质文化消费需求逐渐凸显出个性化的特征,3D打印作为一种制造技术得以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标志之一.这项全球领先的技术落户宁波和丰创意广场已经一年有余,累计服务300余家企业.它颠覆了传统的工业品制造流程.成为把创意设计迅速变为产品实物的“魔法棒”。  相似文献   

12.
正以新兴信息技术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在这场科技革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3D打印、协同制造、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引发的制造业的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它将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并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根本性影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13.
受国内外热捧的3D打印技术,被普遍认为是可以"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世界制造车间和全球制造中心,中国应如何认识3D打印技术对现有制造业的挑战并采用适当策略抢得发展的先机?其实,与其过于乐观地说3D打印技术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还不如说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更为实际。3D打印技术虽然会重整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但是短期内难以颠覆整个传统制造业模式。理由是:一是3D打印只是新的精密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相比于机器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科技圈还是老百姓的茶余饭后,围绕着3D打印已经有了许多令人兴奋的话题,事实上,国内也有了从事3D打印技术研究和生产的公司。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下称滨湖机电)便是3D打印技术研究和生产的公司之一。这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地处武汉中国光谷。公司以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下称制造中心)为依托单位,采用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运作模式,生产快速制造装备,提供快速  相似文献   

15.
祁鸣  张天龙 《中国经贸》2013,(13):88-89
3D打印起源于已有较长时间工业应用历史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采用各种方法堆积离散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3D打印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正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5月29日至5月31日,"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以色列、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位嘉宾及60多家中外媒体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大会围绕3D打印在文化创意、工业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3D打印材料、全球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部据说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枪支照片在网上受到热议,这部枪经过200次射击测试后仍然完好。很多人以为整个枪都是用3D打印机造出来的,其实只是枪身部分是采用合成树脂材料打印的,机械部分则使用的是市场上出售的常规部件。但无论如何这一成就还是向人们展示了3D打印的广泛应用前景,这个技术正在向制造实用物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南来鲤 《中国西部》2014,(4):106-109
<正>在极客的世界里,3D打印机可能超越了数控机床,成为实现创意的头号工具。今年1月份的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举行,展会上有许多商家宣传自己的3D打印技术和产品。有分析称,3D打印已处于突破大众市场的前夜。许多令人惊奇的前卫产品,在黎明到来前的夜晚陨落。而3D打印并不是花哨的嘘头,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的一种形式,是指根据3D模型,使用堆积处理技术,采用分层加工、迭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3D打印有别于传统制造业对于物品通过切割、焊接的加工方式,而是依靠计算机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逐层堆积的方法进行制造.这样不仅减少了大量的材料浪费,也使得复杂产品的生产变得更加容易,可以有效的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数据库、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3D打印(増材制造)这一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将信息、材料、生物控制等技术融合渗透并集成应用,将对未来的制造业生产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目前,3D打印(增材制造)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军工、装备制造、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被大量应用。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表明:技术进步是工业革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