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36):187-188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依据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即基于"企业博士工作站"的"双导师制"校企合作模式。并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对高职教育拔尖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2.
导师制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知识型企业中予以应用,能够较为有效地缩短新晋员工的工作磨合期,迅速提升其工作有效性.本文着重阐述导师制的由来与定义、导师制的功能与作用、导师制在知识型企业中的实操方案、导师制实践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通过导师制的引入、实践与完善,促进知识型企业员工快速健康成长,以期对知识型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应以"2+1"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指出必须建立以高星级酒店、知名连锁经济型酒店为主的多层次、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基地,严格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实行学校、酒店双导师制才能保证实习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的,促进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培育一支素质全面、竞争优势明显的高层次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1):252-253
实施本科导师制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对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现状,结合本科导师制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本科导师制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实施策略,以求能够使本科导师制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的快速变革,高等教育面临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实践需求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出适应工业领域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本文旨在研究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促进该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广泛应用,推动产学研融合,实现教育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当下人才培养的新型战略手段之一。对此,文章主要从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现状入手,进而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及必要性,并总结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要求,对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及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大明 《价值工程》2010,29(20):190-191
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开展校企合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中的课程设置建设思路,并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导师制起源于西方,后流传应用于我国。针对导师制在我国应用发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在工科院校采取学业导师+人生导师+社会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简要阐述了"三位一体"导师制运用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其基本内涵,论证了"三位一体"导师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让彼此深入了解且相互信任的师徒关系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下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之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国内外专门职业教育援助的校企协同模式的文献较少,研究的重点主要为职业教育校企协同模式的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效,高职院校逐渐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其中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渠道,是将职业教育融入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手段,同时也是缩短高职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然而伴随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的发展,相关教育问题日渐突出,已然制约了高职院校健康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步伐。因此,我们需要校企合作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模式,探析校企合作的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可以把市场与社会就业当作人才培养方向的运行模式,共同培养人才。该模式的核心就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模式和创新机制。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刘是今 《价值工程》2011,30(14):239-240
对于许多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而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将有助于学校的迅速转型,学校特色的打造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在这些学校要实行这一制度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如师资力量不够、学校办学定位的限制等。如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已经成为新升格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杜学工 《价值工程》2011,30(24):201-202
导师制是学分制实施下的必然内容,对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效率,最大化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体育专业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应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建立与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宋雯燕 《价值工程》2014,(21):261-262
青年教师的发展对于学校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制是加速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文章在探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的理论基础做了分析,并对就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指导、更好的实施导师制、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导师制是高职院校探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尝试。高职院校将导师制引入到计算机专业优秀学生的培养中,有利于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弥补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现行班级导师制作为辅导员制的有益补充和加强,推行以来凸显出特征性和障碍性矛盾。在不打破班级导师制和辅导员制双轨运行模式条件下,通过调整现行班级导师制运行机制,实行真正意义的党委统一领导和班级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并加强班级导师激励和考评制度。实践中注重提高新机制下的班级导师制运作效能、提高班级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两支队伍能力和水平良性发展,使班级导师制在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中对广州中远物流有限公司工程物流业务及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创新了“导师带团队”的学习实践,通过导师“一对多”的培养方式,建立全面的、持续的培训教育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战能力,形成了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籍丹宁 《价值工程》2011,30(8):180-181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分制的完善、培养个性化教育和推行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应该从专业指导、就业指导、生活指导和思想指导四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18.
付明 《价值工程》2012,31(7):170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高职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生角度分析高职导师制在工学结合实施全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推行导师制既确保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效果,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余琳 《价值工程》2010,29(22):192-193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技术人才,这是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实践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均衡多方利益,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分析,探讨"提前实施知识转化,实现校企的零距离接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江晓林  赵金宪 《价值工程》2011,30(26):248-249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导师制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导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关课题让学生完成,充分发挥指导导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更好的开展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