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厦漳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对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厦漳泉三市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在同城化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结构协调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漳、泉区域内各县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是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赖以形成的基础。在时间截面上构建引力模型确定各县市间最大引力方向的基础上,采用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分析大都市区内各县市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而剖析其空间结构与空间分布轴线。结果显示:位于高高集聚区的环泉州湾和由点到面向外拓展的厦门市为大都市区的两大增长极,位于高低集聚区的南安和漳州市区为大都市区的两大增长点;着力发挥南安和漳州市区拓展核心区、承接低低集聚县市的作用,可以降低大都市区的空间不平衡性,加速同城化。此时,厦漳泉大都市区将呈现出"J"字形串珠式空间发展轴。  相似文献   

3.
安增军 《经济地理》2008,28(2):239-242
为了不被边缘化,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并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三角洲既可能带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发展,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从海西区建设最终发展到由海峡两岸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首先从两岸一体化起步,加强两岸经济关系,最终实现两岸政治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市场力量较弱,难以驱动区域整合的快速实现;二是缺乏领袖城市,"互不买账"迟滞区域整合;三是来自上级的支持力度尚嫌不够有力,区域整合的行政推动力较弱。基于此,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的发展面临着风险,因为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板块既可以拉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产生马太效应。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在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的基础上,建立跨省联动机制;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两岸经贸关系,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从海西区建设发展到海峡两岸共同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最终实现两岸政治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厦漳泉同城化发展,不仅是三市顺应世界区域经济发展潮流,担当和平统一祖国历史使命,也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对厦漳泉同城化的意义、发展基础、发展定位、路径选择等方面的思考,可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协调发展为背景,以厦—泉—漳城市群建设为例,介绍了城市群建设发展、正在施工项目和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等整体概况;从福建东南沿海区域地质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影响评估方法及计算机评估软件、地质环境修复等四个不同方面,系统提出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研究对策、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对厦—泉—漳城市群和其他沿海城市群的规划发展和建设具有参考价值,对维护区域地质环境系统平衡、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协调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关系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袁怀宇 《经济地理》2012,32(2):66-70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在探讨城市群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合理分析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环境:厦泉漳、福州、南三永三个城市群的发展及措施。之后,对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在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和整体发展方面,要加快完善福建交通网络体系、推动海西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大海岸、海岛、海洋的利用开发力度,发展县、乡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提高完善的金融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祖国统一前沿平台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厦漳泉大都市区“多极中心制”布局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华 《发展研究》2011,(12):48-51
今年7月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一次党政联席会在厦门举行,会议确定了三市同城化的时间表和项目表。这标志着,海峡西岸将呈现一个大都市群,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已进入具体项目启动阶段,三市共将推出18个同城化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交通、教育、人才、通信、医疗等各个领域。厦漳泉三市居民将进入“同城生活”时代,享受同城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在这战略性的规划布局中,如何认真研究,加大力度,促使这一历史性的战略布局积极稳妥展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本文正是以这一背景,展开对厦漳泉大都市圈经济布局的探讨,希望能为此提供一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梯度的厦漳泉城市联盟工业行业分工的优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漳泉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三市若能以城市联盟为契机,各依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分工与协作,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考虑到工业已经成为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区域分工和产业梯度理论,利用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方法重点对厦漳泉城市联盟的工业各行业进行分析,找出该地区三市各自的工业优势行业,并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维视角提出厦漳泉城市联盟工业行业分工的优化取向及构想。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华侨来厦投资经商对厦门特区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厦门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总结厦门市近年来在维护华侨华人投资经商权益方面所做的工作,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维护华侨华人在厦投资经商权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素 《经济视角》2010,(8):9-11
福建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新的构想。本文主要从产业的角度,利用产业集聚概念解读了如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问题,其中着重论述了其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网络结构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通快速化发展背景下,以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2007年以来海西区市域经济网络联系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海西区区域经济联系的网络密度不断提高,网络联系逐渐向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均衡化方向发展,在空间上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温州等设区市一直处于网络中心,丽水、衢州、鹰潭、梅州、潮州等设区市则处于网络边缘;(2)E-I派系结构分析表明受行政隶属关系的影响,海西区4省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行政派系结构"但有缓和趋势,经济联系由封闭逐渐趋于开放,各省份间经济溢出效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QAP分析表明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空间近邻、时间距离等因素对海西区经济网络联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Dendrinos-Sonis模型分别对厦漳泉大都市区内部厦漳泉三市、泉州八市县和漳州十市县三次产业发展的竞争互补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厦门在三次产业中都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辐射作用。三市在第二产业上都表现为竞争关系。泉州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对于漳州是有促进作用的,而漳州在第一产业上的发展对泉州第一产业也有促进作用。泉州八市县,在第一产业上更多地表现为互补关系,第二产业则竞争互补参半,第三产业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漳州市十市县较厦漳泉三市以及泉州八市县而言其竞争互补性最弱。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温福高铁、甬台温高铁、福厦高铁的开通,海峡西岸各省市相继进入了“高铁时代”。海西区高铁的快速发展为沿线旅游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推动了旅游目的地的串联,海西高铁旅游带已初具雏形。文章分析了高铁发展对沿线旅游地的影响效应,指出高铁已经成为海西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手,阐述了高铁时代下海西区旅游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区域合作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文章建议,海西区应从新的战略角度加快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加速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高铁成为推动沿线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触媒”。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议加快推动福建自贸试验区与台湾产业合作,并以厦金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试点开展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轴辐理论的区域物流网络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的思路和方法,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市场供求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3个方面构建了枢纽节点选择指标体系,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2011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海西区的轴心城市和辐点城市,通过引力模型测度了轴心城市对辐点城市的物流引力强度,分析了各轴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和区域物流通道的建设,构建了以福州物流圈、温州物流圈及厦门—泉州物流圈为核心的海西区轴辐式物流网络,为海西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同城化是在区域经济发展到经济联系强度更高、利益依存关系更紧密时所采取的一种新型发展战略。随着同城化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补偿与分享以及利益冲突的解决就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内容,利益协调机制的作用开始日趋显现。论文在剖析厦漳泉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现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厦漳泉同城化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的内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作为平衡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方利益关系的专项制度安排,将逐渐成为突破现有制度瓶颈、加快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卓祖航 《发展研究》2010,(12):26-29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由福建地方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平潭综合实验区无疑为加快建设海西区打开一个重要突破口,必将有力推动两岸合作新模式的探索,积极构建海西更加开放的对台交流合作格局。本文就如何加强两岸智库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合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位置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指由广西沿海地区北海、钦州、防城港市及南宁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为主组成的经济区,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加快环北部湾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统筹区域经济,对于促进北部湾地区崛起、拓展西南地区对外经济合作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金融业的发展又将对环北部湾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