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复核风险是审计机关复核人员在复核审计结论性文件(包括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和移送处理书)和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之后,没有发现潜在的审计检查风险以及审计结论与被审事项实际情况不一致情况的可能性。由于审计复核是审计项目质量把关的最后关口,因此,审计复核关口一但没有守住,就会使审计风险凸现出来,使审计项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审计机关就会直接面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可能。所以,审计机关应该像重视防范审计风险一样,同样重视对审计复核风险的防范。1.审计复核人员对审计准则理解领会不深。2000年以来,审计署分别…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明水县审计局在总结审理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以往审计复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实行立体复核制度。一是针对较大审计项目和审计过程中发生的重点问题,审计复核人员在审计组现场审计期间进行复核,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所在部门代拟审计报告后,由复核机构对审计程序、法规运用事项、审计日记完成情况等,先进行初步复核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审计复核是保证审计质量,减少审计工作失误的有效途径。通过复核可以对审计组是否按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是否按审计方案要求的工作内容等进行检查,以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可以促使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同时通过复核人员的复核工作,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要求审计人员及时进行补正。这样就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对审计机关的工作是否遵守了审计准则、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认定的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各项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等进行复核,确保审计机关所做结论是建立在有审计证据的事实基础上,以及所作的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这就可以避免因审计工作差错或结论错误而对审计机关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审计复核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代拟稿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虽然审计复核在审计执法工作中,起着防范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特殊作用,但由于它属于审计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因此有关专家学者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5.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并记录与审计结论或审计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础和依据,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把好审计底稿审核关尤为重要。笔者在审计复核工作中发现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在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苟杰 《陕西审计》2004,(3):9-10
审计复核工作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强化审计复核、充分发挥审计复核在保证审计质量中的作用,通过近年来的审计复核工作实践,我们认为要切实搞好审计复核工作,应注意把握“五个结合”、树立和增强“三个意识”。  相似文献   

7.
审计复核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政策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审计复核制度的构建及完善,是整个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08年7月审计署发布了《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改进审计复核工作首次纳入审计法治化建设框架。既体现了对审计复核工作的充分重视和肯定,也是对审计复核人员的极大激励和鞭策。对照  相似文献   

8.
戴斌 《审计与理财》2005,(11):58-58
为了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署6号令明确了三级复核制度,并对每一级复核规定了具体的复核内容和复核要求。但是,部分审计机关却存在“复核就是签名”、“复核是走形式”等错误认识和做法,以致复核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有的甚至正式报告都发出去了才发现错误连篇,降低了审计质量。因此,审计机关应注重审计复核,不要让审计复核工作流于形式。首先,各级复核人员应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审计风险是每一个审计人员都将面对的,对发出的审计报告所反映问题严重失实或对审计组提出的报告中记录的重大问题隐瞒不报或不如实反映,以及法律法规使用…  相似文献   

9.
张长青  杨世君 《当代审计》2003,(3):31-31,33
审计复核,是指现行准则规定的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复核,审计组所在部门复核,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的复核,这些规定在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计报告编制准则和审计复核准则中孝分别给予明确界定和说明。然而,在现实准则中都分别给予明确界定和说明。然而,在现实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主审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主审复核是第一级复核,是整个复核工作的基础,重点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整理。但从目前执行准则的实的复核制执行的不够理想,一级复核制的责任尚未  相似文献   

10.
审计复核顾名思义,就是审计组、审计组所在部门以及审计机关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分别在审计的不同阶段、各行其职的“三级复核”。实际上是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的一种内部监督形式,它是一种内部控制机制,是审计机关内部所采取的一项规避审计风险的自律行为。下面就怎样做好审计复核工作,严把审计质量关,从各个环节上化解审计风险,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林伟强 《广东审计》2003,(10):17-19
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审计机关的整体复核工作,按照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的原则,划分为审计项目组长、专门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主管领导或审计机关负责人三个复核级次,明晰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一种复核制度。根据三级复核制度的概念,形成了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审计组长与审计人员的关系,审计复核人  相似文献   

13.
审计复核工作是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多年来,我北京石景山区审计局一直十分重视审计复核工作,特别是《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颁布实施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进一步改进审计复核工作,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明确分工,形成复核工作网络 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需要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充分高效地友挥其作用。我局综台科设人专司其职,同时注重发挥各个层次审计复核作用,明确审计复核各个环节的责任。即:审计组长对编制的…  相似文献   

14.
辛玉娟 《审计观察》2003,(10):44-44
基层审计机关的专职复核人员,在审计项目的复核中.常常遇到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最近,笔在对一行政执法单位审计项目进行复核时,按照《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和有关财经法规,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定性不准,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不清楚,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具有充分性、合法性。如该单位向其下属单位收取会议费、养老金,审计组定性为违规收费,显然这种单位内部之间的资金划转不属违规收费;  相似文献   

15.
彭强 《现代审计》2004,(4):55-55
2003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规定,分析性复核是指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方法,对于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拟就如何运用这个方法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审计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审计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从目前看,部分审计项目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县级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工作不到位等主观因素是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县级审计机关必须加强审计复核工作,完善审计复核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是专职复核人员必须审阅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重点查看对审计出的问题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审计评价是否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二是重大审计项目的征求意见会议专职复核人员必须参加。由于重大审计项目往往问题较多,情况复杂,专职复核审计人员如仅凭审计资料进行复核,难以做到深入有效,只有参加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会议,充分听取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双方意见,深入了解审计情况,才能为下一步的复核工作做好准备并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8.
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一直是审计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加强审计复核工作是化解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加强审计复核,提高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审计复核工作的经验,认为应当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审计复核。  相似文献   

19.
审计工作底稿是记录审计过程、集中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重要资料,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是确认审计工作达到本审计组的工作标准、消除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中可能存在偏见、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听在。2000年8月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第2号令《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第十二条指出,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组长在编制审计报告前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20.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需要运用的重要程序和方法,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审计人员通过专业判断,合理有效地使用分析性复核,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笔者对分析性复核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