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中韩建交20年来,经济相互依赖度不断提高,贸易贡献度指数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要高于中国对韩国的依赖度,其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要高于进口依赖。分析中韩产业间竞争力指数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韩国对华优势产业占中韩总贸易额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国优势产业所占的比重,中韩经济合作依然是以垂直互补关系为主,这不仅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是因为韩国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主导着中韩产业内贸易。中韩两国应该继续深化双边和区域性合作,一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加快自贸区建设等方式努力解决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开发合作,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和增长点,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张淑杰 《理论观察》2008,(2):158-160
中国和韩国是重要经贸伙伴。2007年末,中韩两国的贸易额为1599亿美元,是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的32倍,预计2012年前将突破2000亿美元,韩国在华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207亿美元,投资项目60707件。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第一大进口对象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两国的经济贸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许多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中韩之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涂澄 《北方经济》2006,(12):76-77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此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远远超过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十多年来,中韩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韩贸易关系中,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韩国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互为近邻和重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在两国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中韩两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差异很大,韩国为保护国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设置了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如何评估和量化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成为中韩贸易谈判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利用引力模型对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韩双边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涂澄 《北方经济》2006,(6):76-77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此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远远超过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十多年来。中韩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韩贸易关系中。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韩国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贸易联系非常密切.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92年以来中韩双边贸易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用贸易贡献度和贸易依存度指标分析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指出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并从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贸发展、改善两国贸易依存不平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军亚 《北方经济》2007,(8):74-74,76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贸易联系非常密切。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92年以来中韩双边贸易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用贸易贡献度和贸易依存度指标分析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指出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并从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贸发展、改善两国贸易依存不平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韩国是亚洲经济发展先行者,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导致两国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中韩两国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发现:中韩双边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工业制成品贸易在两国贸易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较快,钢铁、机械制品等产业内贸易有助于提高两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两国优势产业如电子产品、钢铁制品和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从近十年来看,中韩两国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最大的贸易对象国,又是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关于经济合作方面来看,现在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强。中韩经贸合作上引入注目的领域是摸索建立中韩FTA,这将会成为巩固两国之间互补性经济合作的最好的合作框架。 本文深入探讨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并分析中韩FTA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韩两国贸易的发展情况及两国的投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中韩经贸合作的主要动力;第三部分总结了韩国对中韩经贸合作前景的忧虑,对中韩经贸合作的前景做了预测;第四部分叙述了中韩FTA的意义和可能性,提出中韩FTA的促进方案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韩经贸关系及双边FTA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颖 《世界经济研究》2006,(4):47-51,46
2006年2月6日,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宣布,美国将与韩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这将对东亚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影响。美国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目前的这种格局是因为中国与韩国贸易的发展超过了美国与韩国的贸易发展。美韩两国经贸关系密切,但两国间也有很多的贸易摩擦。通过签署FTA,建立自由贸易区能进一步扩大两国的贸易和投资,对两国产生的是净福利效应。美国除了要实现经济上的利益外,还有其政治目的,FTA是美国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美国要借助FTA巩固与韩国的政治和军事关系,抑制中国的影响。同时,美韩两国在通过FTA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要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1.
中韩FTA达成后,承诺将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谈判。考虑到金融服务开放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和韩国在中韩FTA、中澳FTA和韩澳FTA中的金融服务开放度作比较研究,对中国金融服务开放较为有利的措施主要包括:进一步适度提高金融服务开放度,这将对中韩两国的经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引起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转移,这在熟练劳动力上表现更明显;中韩两国的金融服务开放度按韩国在韩澳FTA中的金融服务开放水平,既符合总体经济利益,也促进中韩两国的代表性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更高的开放水平反而会降低总体经济利益和行业利益;同时,这一开放水平应保持在中国国内金融行业对金融风险的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中韩FTA达成后,承诺将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谈判。考虑到金融服务开放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和韩国在中韩FTA、中澳FTA和韩澳FTA中的金融服务开放度作比较研究,对中国金融服务开放较为有利的措施主要包括:进一步适度提高金融服务开放度,这将对中韩两国的经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引起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转移,这在熟练劳动力上表现更明显;中韩两国的金融服务开放度按韩国在韩澳FTA中的金融服务开放水平,既符合总体经济利益,也促进中韩两国的代表性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更高的开放水平反而会降低总体经济利益和行业利益;同时,这一开放水平应保持在中国国内金融行业对金融风险的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论中韩FTA     
自2005年,中韩对FTA开始了共同研究,两国的态度都很积极。中韩政治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以及两国对双边自由贸易的积极姿态,为中韩FTA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韩FTA对发展中韩友好关系,推动中韩经济合作,以及推动东北亚、东亚经济一体化都有重要意义。由于中韩贸易不均衡,中韩两国都存在自由化敏感的领域,加之韩国在有关方面的忧虑,中韩FTA也面临一些具体的困难。为此,中韩两国要共同采取向前看的积极姿态,相互理解,相互让步,循序渐进,妥善解决谈判中的具体困难。  相似文献   

14.
论中韩FT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5年,中韩对FTA开始了共同研究,两国的态度都很积极.中韩政治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以及两国对双边自由贸易的积极姿态,为中韩FTA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韩FTA对发展中韩友好关系,推动中韩经济合作,以及推动东北亚、东亚经济一体化都有重要意义.由于中韩贸易不均衡,中韩两国都存在自由化敏感的领域,加之韩国在有关方面的忧虑,中韩FTA也面临一些具体的困难.为此,中韩两国要共同采取向前看的积极姿态,相互理解,相互让步,循序渐进,妥善解决谈判中的具体困难.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中韩两国的FTA协议和研究如火如荼。当前两国贸易中电子产品的比重最大,对FTA带来的电子产品贸易创造效应估计:韩国的整个贸易创造值是11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额比重达4.3%;中国的贸易创造值是30亿美元,从韩国的进口额比重达8.3%。进而,为了达到进一步的FTA效应,两国需要扩大电子产品的贸易规模,坚持一边竞争及一边合作的贸易关系,注意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6月1日就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互致贺信。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韩两国地理相邻、人文相近、经济互补性强。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五大海外投资来源地。  相似文献   

17.
中韩贸易与我国GDP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贸易与我国GDP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两国在经贸合作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中国的贸易逆差居高不下;贸易摩擦和纠纷不断.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合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加强双边磋商.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中韩农产品贸易摩擦韩国农产品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算最高水准,韩国对农业的保护关注程度相当高,市场开放程度也比同类国家要低很多。而中国农产品因其生产成本低,其价格水平只达到韩国的20%~30%。但中国的农产品种类和质量与韩国相比其差距甚小,因此中国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现实是,中国大部分优势产品被韩国政府纳入到了关税配额及调节关税制度范围内,关税  相似文献   

19.
日本和韩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主要来源地,双边贸易和投资日趋活跃,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分析日本、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对我国贸易和我国对日、韩两国出口贸易所产生的效应,能够更好地指导中日、中韩经济合作实践,促进双边经济合作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对华产业转移与我国贸易之间为互补关系,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和我国贸易之间则为替代关系.日、韩两国通过产业转移对华投资促进了中日、中韩出口贸易的增长,其中中韩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韩两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由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下文简称“技术壁垒”),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中国的技术标准低,出口到韩国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受技术壁垒影响较大,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因此,需要两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或者削减两国之间存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推动两国贸易发展和建立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