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自1993年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已经酝酿研究了多年,作为一道金融安全网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且这项制度有着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心。因此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存款保险制度危害情况以及设计规避道德风险的方案变得紧迫。那么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相对隐性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高是低。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对显性存款保险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对二者之间的道德风险的高低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中国应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以及来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3.
存款保险制度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其存在的初衷是保障中小存款人利益,但两类存款保险制度将这一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效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国家制度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我国是否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学者都是将存款保险纳入委托———代理的框架中,研究如何通过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来避免由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带来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但是从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践来看,尽管其设计中有许多地方会导致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德国却是世界上存款保险制度运行的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德国拥有使存款保险制度高效运行的制度环境的结果。因此,我国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须要采取制度先行的方法,即首先完善能使存款保险制度高效运行的制度环境,然后再考虑存款保险制度本身的制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很多的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出现了一定的危机,由于在放贷的时候,没有办法及时追回贷款或者在某些大型业务方面没有获得预期的利益,因此在部分时间段,出现了一定的资金链断裂情况,不仅耽误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对众多的客户也没有一个较好的交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存款性金融机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解决,并且从客观上给予较大的帮助,对客户有一个交代。 相似文献
7.
8.
9.
存款保险制度的财政成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7):9-14
存款保险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近年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存款保险制度会最终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成本。本文从财政成本这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如何影响财政成本,并借鉴国际经验,探索该如何优化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特征以减少财政成本。 相似文献
10.
11.
存款保险制度诱发银行道德的风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即从存款保险制度即能保证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又不至于加大银行经营的道德风险的角度引出问题,并通过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道德风险关系理论实践分析综述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前已经存在的及预期出现的银行道德风险,对建立我国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降低银行道德风险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我国存款人的金融意识薄弱及银行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特殊性,我国将要建立的显性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将会大于隐性存款保险。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存款保险赔偿的比例,较多学者的观点是:设定保险限额,在限额内实行100%赔偿比例,即在保险限额内,完全地赔偿存款人的损失,完全地保障存款人的利益。这种方法有利于保护小额存款人,维护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但是这种保险赔偿比例所引发的道德风险,我们也不能不重视。 相似文献
16.
1. 存款保险机构设置。我国财政资 金比较紧张,由政府独资设立存款保 险公司资金有限,不利其以后的营运,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独资容易造成道 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我国金融机构和 存款人风险意识淡薄,现存的隐性存 款保险即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也“保 护”了金融机构(尤其是问题金融机 构)。就目前情况来看,寄希望于民间 金融组织自发设立存款保险公司是不 现实的。因此,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 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存款金融 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专门的独立运行的 相似文献
17.
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细则有助于更佳地发挥其有效性.本文通过程式化模型对银行业务分析,并结合国际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针对我国特殊国情总结出了几点相关建议,如差异化保障策略,信息共享渠道,多样化的资金来源等等. 相似文献
18.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利弊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是直接针对银行挤兑和破产倒闭而设计的,目的在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减少挤兑的可能性。我国建立该制度,将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银行的退出机制,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