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胡茂 《集团经济研究》2006,(15):230-231
引言 理论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配置,表现为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通过自由交换而自动平衡的结果.我国以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正是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市场力量决定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流动,形成竞争性劳动力市场,这意味着就业和失业问题今后要更多地靠市场去解决.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就业,根据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适应扩大就业的需要,全面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3.
去年全国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以后,汕头市劳动局把劳动力市场建设作为全市劳动工作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积极、主动、创新的就业服务,大步推进了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建立。一、加大投入,强化劳动力市场基础建设领导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是搞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汕头市原有劳动力市场面积仅有300多平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真正的市场就业机制还没有形成。城市“二元用工制度”难以打破,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制度性扭曲。一方面,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国企职工难以进入市场就业;另一方面,城乡难以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制约目前国企改革的关键因素,并进而成为制约我国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解决的“瓶颈”。因此,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与我国渐进式经济改革过程中经  相似文献   

5.
陶裕春 《企业经济》2004,(12):132-133
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大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及其高效运行可以减少结构性及摩擦性失业,达到促进就业的目标。要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劳动力法制建设、中介机构建设及职业指导、企业用工、工资的决定、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江西省的就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07,(12):49-50
田成平部长在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就业促进法》完善一种机制,即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作用。”建立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是千千万万公营劳动力市场建设者、从业者的梦想,新颁布的《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劳动者免费提供职业供求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这一规定为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扫除了障碍.使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7.
赵瑞 《中国就业》2010,(5):51-52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同步,是“三大”市场建设(商品、资本、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下岗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平台,方便了求职者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促进了劳动力合理流动,为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机制的公开公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能由安置计划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促进就业。本分析了市场就业机制遵循和体现的平等就业原则以及当前求职关于劳动力市场平等与公平问题,试从操作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做好就业工作,从长远来看,要逐步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体,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也就是说,应加快就业市场化进程,通过劳动力市场,运用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10.
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保障职工收入、扩大内需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近两年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一直呈下滑态势,上半年再就业率同比减少4.9%,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培育劳动力市场,逐步形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确保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一)加强领导,制定规划。省政府多次召开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对我省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进行具体部署,研究培育和发展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方案,制定了《湖北省1999—2003年劳动力市场建设规划》。近年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先后70多次对劳动力市场培育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全省规划,普遍将劳  相似文献   

12.
汕头市劳动局最近在市区建成一个面积23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多个招聘单位、2000多名求职者到现场“双向选择”的综合性劳动力人才市场,为汕头加快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下岗职工一步到位进入市场就业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广东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积极培育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社会劳动力通过市场自主择业的比重达90%以上,市场就业已成为劳动者就业的主导方式。然而,原公有制体制内的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在企业兼并、关闭、转制、破产过程中,无法自主进入市场就业,成为我省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严重障碍。针对这一问题,从1998午起,我省探索总结出“先分流,后下岗;少进中心,快出中心;分类指导,确保生活”的再就业工作思路,特别从2000年开始,有力地配合了国企改革调整和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至2000年,我厅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印发了《关于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除边远山区整  相似文献   

14.
莱州市以“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为契机,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实施规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2001年以来,全市共对3.2万名二、三产  相似文献   

15.
临清市实施“2134”工程,即:巩固“两个”确保,实施“一个”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四项”职能,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两个确保”,一是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确保100%。二是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积极做好困难企业特困职工生活救助工作。“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一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围绕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发挥劳动保障事务代  相似文献   

1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座谈会上围绕我国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部署作了重要讲话,其中,着重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是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把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摆上重要位置。张部长强调,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第二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手落实建立市场就业机制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尽快引入市场就业机制,实现向劳动力市场全面过渡,已被历史地推到了改革前沿。研究由“再就业工程”的特殊阶段向劳动力市场全面过渡,旨在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适合上海情况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胶南市把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点放在加快经济发展上,把就业工作的重点放在弱势群体就业上,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为目标,着力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拓宽渠道,强化服务,率先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为全市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做好就业工作的关键是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9.
河源市副市长刘法奎最近强调指出:就业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社会、对人民影响很大,游宁丰副省长已提出今年作为劳动力市场建设年,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劳动力市场建设,要把劳动力市场建设列入政府工程,并列入今年工作的单项考核内容。要采取措施,做好规划,抓好资金筹措,尽快完成基本建设,劳动力市场建设要着眼于实用性、服务性,要从信息、服务手段上做文章。要抓好劳动力需求信息、劳动力资源信息、劳动力变化信息的收集工作,为劳动者多提供劳务信息、多创造就业机会,为转换就业机制多作贡献。刘法奎副市长对理顺下岗职工劳动  相似文献   

20.
“十五”时期,广东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广开就业渠道,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就业结构,实现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有序转移……”其中“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就包涵了与职介事业关系极为密切的内容。“十五”计划还将发展“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列为广东省劳动保障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按照《广东省职业介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省、市、县要以基础设施现代化、运行程序科学化、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