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马跃  ;葛帮宁 《经营者》2014,(14):232-255
磨难、跌宕、奋斗与争议。离开汽车业15年后,作为二汽第四任厂长,他首次向外界讲述前尘往事,提供历史新注脚。  相似文献   

2.
吴庆时 《经营者》2016,(4):166-167
不寻常的身世,全程参与苏联设计援建一汽,二汽"五人领导小组"最年轻成员,吴庆时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陈祖涛编者按作为中国第一代汽车人,陈祖涛身上贴着许多标签,他拥有颇具传奇色彩的身世,他被喻为"一汽第一名职工",他全程参与苏联设计援建一汽,他是二汽"五人领导小组"最年轻成员……2006年12月,《汽车商业评论》邀请他口述历史时,他对热闹非凡的本土汽车公司逐一点评,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前途  相似文献   

3.
高明祥  葛帮宁 《经营者》2013,(9):164-175
"你要了解东风,那就去十堰。"几年前,《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武汉采访二汽五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李子政时,这位敢说敢干的老革命说。这不仅是因为二汽还有大量的老干部在十堰,更在于只有踏上这片土地,你才能对这家汽车公司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体悟。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当年这群热血沸腾的创业者如何在深山老林里新建一个汽车厂?同样难以想象的是,这个背负沉重历史负担,有着10万大军的企业又如何走出深山解困自救?2013年7月9日,《汽车商业评论》报道组来到十堰,开始对这家后来改名为东风公司的原二汽进行寻根之旅。接下来几天,我们与二汽发动机厂第一任厂长毛德犹、原二汽副总工程师马志诚、陈纫秋和二汽老干部李彦杰作了较深入沟通,了解到他们建设二汽时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讲述,《汽车商业评论》将陆续刊登,敬请关注。本期我们邀请东风汽车原常务副书记高明祥为大家讲述他的汽车人生。今年72岁的他,1941年生于河北沧州。196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后分配到一汽检查处。4年后,他自动请缨到十堰。在二汽历任刃量具厂科长、副厂长和党委书记等职。1980年,在丢掉课本15年后,经过闯关考试的他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读完研究生课程。"后来我在东风公司能做到高层,估计跟这段学历很有关系。"他对本刊记者说。学完归来的高明祥先后任二汽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二汽党委宣传部部长、二汽党委副书记(兼二汽副厂长)等。而在1997年他管干部期间,正是东风公司陷入低谷之时,当时这家企业有处级干部1200多人,他通过干部考核末位淘汰制硬是将其压缩到800多人。与此同时,为稳定被减下来的干部队伍,他提出建三支队伍:一支专职董事队伍、一支专职审计队伍和一支专职调研队伍。尽管二汽最终平稳渡过此关,但高明祥却笑称甘苦自知,"直到现在,见了我的面,虎着脸的人还大有人在"。高明祥向《汽车商业评论》表示,至2001年退休前,他重点抓了一件事,即培养后备干部。访谈中,他始终保持谦和的态度,一直称自己是"汽车行业里的小字辈"。不过,他也承认"在工作期间,还是为东风公司做了些事情,特别是在培养年轻干部方面我自己感觉很欣慰"。此次十堰访谈,得到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东风汽车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咨询委员会、东风商用车和东风报业传媒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13,(2):172-177,17
2013年,中国汽车之父饶斌诞辰100周年。为此,按照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的指示,由工信部部长苗圩部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等参与筹备的纪念饶斌同志百年诞辰活动已进入倒计时。饶斌是中国汽车工业建设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13年3月3日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他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赴晋西北参加开辟和坚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日本投降后,他被派回东北;全国解放后,任中共松江省委第一副书记、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哈尔滨市市长、东北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饶斌的汽车人生始于1952年12月28日。当天,第一机械工业部(52)机干技字第27号文令:(一)任命饶斌为汽车工业筹备组长春六五二厂厂长,郭力、孟少农、宋敏之为副厂长;(二)免去郭力汽车工业筹备组长春六五二厂厂长职务。此后,饶斌同志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汽车工业管理局局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第一书记、厂长兼中共十堰市委第一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兼汽车总局局长、部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务。1987年8月29日,在考察第一个中外合资轿车企业上海大众过程中,不料心脏病突发,74岁的饶斌在上海因医治无效逝世。"他临行前,我正好去看他,曾劝他天气稍凉一些再去。"李岚清同志在为《饶斌传记》作序时这样写道:"但他心系汽车工业,执意前往。"《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纪念饶斌同志诞辰百年活动由以下五部分组成:一是举办座谈会,主要邀请汽车界的老领导、老前辈,饶斌同志亲属,国内主要汽车企业负责人参加,邀请中央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二是出版纪念文集,组织采访汽车界老前辈、饶斌亲属以及汽车企业领导,收录相关纪念文章并出版,《饶斌传记》将在座谈会上首发。三是出版纪念画册,按照中国汽车工业编年史选择珍贵历史图片,记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大事件,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汽车工业的关心和指导,展现饶斌同志对中国汽车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四是在画册基础上收录当年留存的影像画面,制作纪念光盘,在纪念座谈会上播放。五是重新设计饶斌塑像。准备做四尊塑像,两尊全身放在一汽和东风;两尊半身放在上汽和北京汽车博物馆。在此背景下,本期《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特邀请老一辈汽车人李刚、张兴业、刘书泽、吴庆时、韩玉麟、王荣钧以及其长子饶达或口述或追忆饶斌同志的片断往事,以此深切缅怀这位被喻为"中国汽车之父"的奠基人。此次口述历史以及所刊用的部分老图片,得到各位讲述者以及一汽张学东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24日下午5点左右,我接到傅京生发来的短信:滕伯乐同志今天上午10点55分因心源性休克,医治无效,不幸逝世……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可能,因为就在21天前,我们还相聚在天下第一城里把酒论史,遥想当日。未曾想,那次聚会,竟成最后一面。滕伯乐1935年11月21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工人家庭,为贴补家用,1951年9月,他16岁便参加工作。1951年9月至1953年8月,任上海华东工业部经理处财务组会计、第一机械工业部华东供应办事处会计。1953年8月至1954年4月,参加上海华东公安司令部机要训练队学员培训。1954年4月至1959年12月,历任一汽办公室机要员、机要秘书、厂长秘书。1959年12月至1969年9月,滕伯乐随饶斌赴北京工作,任一机部汽车局办公室调研员、局长秘书。文革期间,作为一机部双职工下放代表,到条件艰苦的二汽车架厂参加建厂劳动,开山、放炮、修道路、运砖、盖工房等,后任计划处综合组组长。1978年4月至1981年9月,借调到一机部计划司、汽车总局从事规划工作。1981年9月至1985年12月,滕伯乐历任南汽联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经营管理处副处长、联营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12月至...  相似文献   

6.
李子政 《经营者》2010,(3):122-135
我们进屋时,李子政正在看电视剧《雪狼》。“讲的都是真事,我一直在看,我都懂。我当年还去破过李兆麟被暗杀的案子。”他说。  相似文献   

7.
被粉饰的回忆充其量只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安慰,间或夹杂着一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但却缺少理性的解剖和探索的价值2009年9月中旬,我和《汽车商业评论》摄影记者孙兆鹏在长春做一汽老人的采访。期间,我们去看望贾延良(详见本刊2007年1月口述历史《被人遗忘的红旗设计师》)。他提议,有机会一定要去采访王振(原一汽轿车厂厂长),因为没有他,就没有CA770。  相似文献   

8.
王荣钧 《经营者》2013,(2):192-193
我在饶斌同志手下工作的这些年,向他学到很多东西,我一直由衷地敬佩他。现在我还经常翻看有关他的书,偶尔还翻出老照片看看,非常怀念他我在一汽和二汽(现为东风汽车公司)总共工作了24年。刚到一汽时,我才22岁。进厂时听了饶斌厂长在大会上的讲话,感觉他的水平很高。饶厂长的思路非常开阔,知识广博。他不仅从书本学习汽车知识、管理知识,还喜欢到群众中学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饶厂长对我们这些青年很关心。当时青年团开会,他给我们讲话,十分平易近  相似文献   

9.
你去看一汽和二汽的厂史,我在一汽12年,二汽23年,但在两厂主要厂史照片集里,从来没有我的身影,你采访过的其他人都是主角,所以我对你来访要我讲个人历史是很感意外的。2009年10月15日,《汽车商业评论》在湖北十堰请86岁的老人支德瑜口述历史时,他如是说。支老口中的意外包括历年来所获得的荣誉以及其健康的身体状况。支老同时给我带来了一叠厚厚的文件资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本由东风汽车公司工艺研究所、东风汽车公司总师室和东风汽车报社编辑的《科技人生》。它之所以吸引我的眼球,是因为其中牵涉到的若干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兆国题写书名,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王家宠、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李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钟立群、中国机械工业协会会长张小虞、东风公司党委书记徐平题写祝辞,原东风公司总经理苗圩作序。当然,这其中除了整本书的文稿整理外,还有这位年届八旬的老人伏案写就的6万余字的生平自述。对于一个眼睛不太好,耳朵不太好,从不用手机和电脑的垂垂老者来说,这可说是项巨大的工程。而在接下来的两次近9个小时的讲述中,我听到了上述这些大人物们的如烟往事。按照其讲述,支老...  相似文献   

10.
齐放  葛帮宁 《经营者》2013,(7):188-201
他因保守作风被免去南汽厂长职务;他因保护饶斌被迫离开十堰。乱世中他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汽车人生?  相似文献   

11.
李龙天鹤发童颜,这位年过八旬的老者给人的第一印象远比真实年龄年轻,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走起路来脚下生风。1950年他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原本被分配到河南焦作煤矿,却又机缘巧合地进入了汽车行业。当汽车工业筹备组负责人之一孟少农为每个人确定专业时,他又被分到汽车制造里一个专得不能再专的牛角尖专业--齿轮,并从此与之结缘。与同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命运相似,他也经历过人生高潮和低谷。分界点出现在1955年,当年他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在这之前他一直是厂里的旗帜和技术标兵。之后他因为讲真话,成为1959年党内反右倾时厂内工艺系统的两个重点人物之一,另一个是陈祖涛。紧接着,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二汽筹备组和三汽筹备组里。1981年三汽因洋冒进而下马后,他选择去了南汽。在十来年总工程师和两年厂长的职业生涯里,他亲历了南汽新老产品对接、换型和引进车型三代同堂的辉煌时期,亦引出了轰动一时的南汽彩电风波。1993年65岁时,他从南汽离休,在领导的挽留下,他又干了5年。回忆往事,他笑言:我干汽车工业最遗憾的地方,就是汽车业要起飞了,我却没有参与,只是干了前面这些工作。但他亦同时表示,这一辈子并没有虚度,干得最顺畅的是在...  相似文献   

12.
陈清泰  杨与肖 《经营者》2011,(19):164-183
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三任厂长陈清泰无疑是中国汽车界难得的功勋人物之一。儒雅智慧的他带领二汽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进入创业之后的转型时代,可惜功未全成身却退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13,(18):25-25
生于1964年的王晓秋,8月13日被正式任命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他是江苏昆山人,工程管理专业硕士、材料学博士,接任前的职位是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他从上海大众开始汽车生涯。1988年7月1至1996年12月,在上海大众各相关部门从事一线的质量保证方面的工作,历任股长、科长、中方经理等职务。 1996年12月至2002年6月,先后任上海汽车工业质量监督中心主任、上海汽车工业技术中心副主任、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中方部门经理等职。  相似文献   

14.
陈清泰 《经营者》2011,(19):184-186
这是陈清泰1989年3月4日在湖北黄龙疗养院生病疗养期间完成的一篇重要文献,原题是《二汽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准则》。他说:“由于这个对企业建设太重要了,所以我觉得需要实践反复去推敲,所以直到我离开二汽也没有拿出来”  相似文献   

15.
八个老故事     
吴庆时 《经营者》2013,(2):188-190
饶斌同志为二汽呕心沥血,百折不挠,鞠躬尽瘁。在这里我讲几个小故事饶斌同志是中国汽车工业之父,他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我有幸参加了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建设,得到过饶斌同志的不少教育和帮助。在二汽建设中,饶斌同志始终坚持创新精神,追求技术进步,我们深受教育。二汽筹建始于1964年末,当时西方封锁我们,前苏联早已停止技术援助,我国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年中,我慕名前往苏州拜访将大金龙带到客车业颠峰的传奇性人物庹新永,彼时我已多次听过业界对他的刻画。那次见面时间很短,他带我参观其执掌下的苏州益高工厂,对我提出的口述历史采访要求,礼貌而坚决地给予回绝。几个月后,我们再次见面,也许是被我的诚意打动,这次他敞开心扉,给我讲了一个故事:2008年春节前夕,苏州最冷的时节,凌晨四五点钟,他驾车到苏州高速路边上,在凛冽寒风中等候一个人。这个人乘坐一辆半旧的汽车,从厦门出发,经过两天两夜的行驶,已接近苏州路段。大概半小时后,终于等来了他要见的人。这是相隔十多年后,两个男人之间的再度握手。天还未亮,庹带他去看益高工厂。刚进大门,就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传来,所有的益高员工聚在一起,排队迎接他的到来,公司大门悬挂的横幅上,热烈欢迎厦门汽车创始人莅临指导字样赫然在目。他们所共同经历的那段燃情岁月,他们所演绎的那段英雄路短的怅然,他们所牵扯出的厦门汽车史上的那段梦魇,他们如江湖豪杰般时隐时现的那段起落变故——这对于《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栏目,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实际上我并没有做什么,你要听大金龙的故事,应该去找他,他叫黄培予,他才是大金龙真正的创始人,也是厦门汽车的创始...  相似文献   

17.
告别李惠民     
葛帮宁 《经营者》2014,(24):79-79
又一位老汽车人离开. 虽然都在意料之中,但事到临头,却总是心有不甘.或许这就是我们不可改变的人生. 2014年11月16日上午10时,我们在北京八宝山菊厅送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11月17日上午8时,我们又在湖北省十堰市殡仪馆吊唁厅送别这位为一汽和二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东风汽车公司老领导李惠民.11月15日16时30分,因肺癌转移扩散至脑部,医治无效,李惠民在十堰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辞世,享年85岁.  相似文献   

18.
<正> 黄厂长在职工大会上大批送礼之风,他说:"同志们,如果再有干部做出此类之事,我姓黄的马上革他的职!"下午,主任老高提着几条大鲤鱼敲开了厂长家的门。厂长开门一见,立刻黑了脸,说:"老高,你走!"嘿……嘿!厂长您误会了,听嫂子说家里的猫病了,顺便来看看。"噢——"厂长猛然哈哈大笑,"看不出你也是个猫迷!快进屋,快进屋。"  相似文献   

19.
储淼 《经营者》2014,(16):17-18
读贵杂志7月刊“口述历史”《东风的马跃时代》,结合之前刊登的关于饶斌、黄正夏、陈清泰、苗圩以及朱福寿的文章,东风汽车公司的发展脉络清晰地跃然于纸上。老一辈汽车人在湖北山沟里艰苦奋斗建二汽的精神让人钦佩,改革时期决策者审时度势,排除阻力上马轿车、布局更南方的胆识不可小觑,但几十年风雨历程后,东风的现状则让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20.
八个老故事     
吴庆时 《经营者》2013,(4):188-190
饶斌同志是中国汽车工业之父,他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我有幸参加了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建设,得到过饶斌同志的不少教育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