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华 《价格月刊》2003,(3):17-18
一、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新的障碍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它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0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标志制度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采用。而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环境标志制度来限制贸易,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为此,我国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推行认证工作;财税部门应向绿色产业倾斜;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完善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绿色包装的内涵及商品包装的功能,并结合过度的商品包装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我国商品出口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绿色包装壁垒问题,论述了对出口商品施行绿色包装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绿色包装材料的选用、清洁生产的实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相关政策、法律的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对出口商品进行绿色包装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商品的顺利出口。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壁垒及许可证、配额等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门槛将继续逐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商品便可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事实上以环境壁垒为核心的形形色色的新贸易壁垒的门槛正在日益提高,并将成为未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不少环境学家将环境恶化的矛头指向了国家贸易,这使得环境壁垒的提出有了合理的借口,农产品因为自身的特殊性成为了各国都限制进口的产品。我国大部分的农产品企业并没有基本的环保意识,同时对环境壁垒又知之甚少,使得在环境壁垒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环境壁垒,然后阐述了环境壁垒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缓解环境壁垒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对策,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绿色贸易壁垒又称为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以征收环境进口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相似文献   

7.
绿色贸易壁垒又被称为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地球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最终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化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要求和产品包装标准,建立繁密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环境进口税方式的征收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本文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还提出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玲 《商场现代化》2004,(18):12-13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低价竞销形式多种多样.出口商品低价竞销的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主体主要受生产源头"低、散、乱"严重影响的行业生产企业,出口商品低价竞销的实质是国内价格战向国外的延伸.造成我国出口商品低价竞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表面上看是出口企业自相残杀,深层次看则是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绿色证券制度是证券监管制度与环境保护制度的交融。绿色证券制度的推出,有力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保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意义非常重大。目前,我国绿色证券制度体系主要是由环保核查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环境绩效评估制度构成。我国绿色证券制度的实施主要是政府部门行政推动的结果,在企业自身自觉性和法律效力上具有很大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其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因此,要尽快制定出操作性强、执行力度大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填补法律上的空白,建立和完善绩优环保企业的上市激励制度、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制度、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运用绩效管理理论完善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制度,从而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绿色证券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经济多样性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环境规制、经济多样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环境规制与能源强度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东、中部地区环境规制与能源强度存在显著"倒U型"非线性关系,西部地区存在显著"U型"非线性关系;经济多样性与能源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影响,东部地区环境壁垒已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应充分考虑地区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政策,加快形成产业准入的环境壁垒,淘汰落后高耗能产业,增加具有"节能倾向"的研发投入,"东缓西快"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由"褐色"向"绿色"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