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4号令颁布)指出:“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那么,企业内部审计应如何设置,领导关系如何确定,与主管部门内部审计如何协调等问题,值得探讨。 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现状 目前比较常见的内审机构设置大体有  相似文献   

2.
李伟 《绿色财会》2005,(11):41-42
已于2003年5月1日实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4号令颁布)指出:"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内部审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纵观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客观上存在着机构时合时分,人员时多时少,领导关心时左时右,与主管部门内部审计存在差异等问题.那么,企业内部审计应如何设置,领导关系如何确定,与主管部门内部审计如何协调等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已于2003年5月1日实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4号令颁布)指出:“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内部审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纵观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客观上存在着机构时合时分。人员时多时少.领导关心时左时右.  相似文献   

4.
我国审计署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所以,一方面内部审计应该是由企业单位内部设立的配有专职审计人员的专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企业各种业务和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监督审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始认识到内部审计规范化的重要性,审计署于2003年4月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之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规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要求,于2004年又出台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暂行办法》.为在理论上进一步规范我国内部审计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激烈,如何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信息,这就成为新时期内部审计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融洽的沟通和顺畅的交流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并且非常重要的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化合作至关重要。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已明确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沟通是企业内部审计改善组织治理、协调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林业系统内部审计监督管理,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林业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非国有林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三条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实行内部审计制度。林业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对国有大中型林业企业或者财务收支金额较大的国有林业事业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审计。第四条审计署驻林业部审计局负责领导林业部直属单…  相似文献   

8.
审计署修订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为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农垦新体制运行的审计体制设计和制度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黑龙江垦区审计部门应在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能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审计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和审计方法,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安排当前和今后审计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审计质量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深入贯彻《审计法》提高农业审计水平审计署审计管理司司长刘达朱1995年是施行《审计法》的第一年。根据《审计法》,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在贯彻《审计法》和内审规定的推动下,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进一步建立健...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来,内部审计就逐步成为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一种独立、客观的活动,检查和评价本单位及本系统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  相似文献   

11.
实好内部审计指导监督,依据于我国的有关审计法律法规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人这些审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基本适应了新的经济环境,体现了指导监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实行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实践较短,加之指导监督机构不健全,相关法规不配套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立法上、实践上看,当前我国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不够完善、不够规范的问题.正待研究和加以解决。一、内部审计百辆具有双五世,责任不明确。审计署…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1995年是《审计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为加强内部审计,7月14H,审计长郭振乾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1号令,又正式颁发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它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本刊特于刊发。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为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帐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马勇农村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全国各地根据《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乡镇企业法》和农业部《农业系统内部审计规定》,加之地方立法,普遍开展了农村审计。当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始认识到内部审计规范化的重要性,审计署于2003年4月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之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规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要求,于2004年又出台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暂行办法》。为在理论上进一步规范我国内部审计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融洽的沟通和顺畅的交流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并且非常重要的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化合作至关重要.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已明确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沟通是企业内部审计改善组织治理、协调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建立融洽的工作环境、同被审计单位达成和谐交流平台的基础,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完成审计目标的前提,沟通对于内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月,国家审计署印发《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1号),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剖析当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力图抓住内部审计发展的宝贵机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方法作了规定,但他的适用对象是注册会计师。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无固定的程序和方法。本文就已开展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践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部分资料,借鉴注册会计师的内控审计方法和计算机审计的特点,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现状在我国,内部审计规范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并考虑适用范围的大小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内部审计相关法律类规范,它是以1994年实施的《审计法》为核心,其它如《会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也都对内部审计工作做了相应的规定;第二层内部审计相关行政法规类规范,如《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对内部审计工作做了相应的规定;第三层内部审计相关规章类规范,它是以2003年实施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为核心,依据该规定,2004年实施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财务会计》2003,(2):14-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财务会计》2003,(2):14-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