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最近有人呼吁开发商公开房价成本,似乎很顺民意,应和者众多。在一片叫好声中,我们更应该冷静地考虑:公开房价成本有实际意义吗?公开房价成本有可操作性吗?公开房价成本有法律依据吗?首先,公开房价成本有实际意义吗?我想,让开发商公布房价成本的目的无外乎人们认为房地产存在暴利,如果确有暴利,让开发商公布成本后,开发商就会良心发现,在成本价上加个10%—20%的利润来卖房子了吗?未免太幼稚了吧!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甲开发商的楼盘卖10000元/m2,如果甲开发商的楼盘卖得很火爆,乙开发商在同地段同品质的楼盘,决不肯…  相似文献   

2.
先是广东省建设厅明确拒绝了人大代表要求公布房价的提议,紧接着江苏省盐城市有关部门公开了上百家楼盘的房价成本清单,并明确规定:政府核定普通商品房的基准销售价格,楼盘可在上浮不超过8%的幅度内确定具体价格。  相似文献   

3.
董藩 《房地产导刊》2006,(22):86-87
一边是广东省建设厅否决了该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公布商品房成本的要求,一边是江苏省盐城市悄然出台了首个"官方版"房价构成清单——关于强行公布商品房成本的问题,一南一北唱出了完全不同的曲调,是否应该强行公布商品房成本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其实早在福州市政府率先公布商品房成本之后,笔者就表达过了对强行公布商品房成本的担忧和反对意见。毕竟希望通过强行公布商品房成本,降低当前过高的房价水平只是部分消费者和研究者的美好愿望而已,通过理性分析就会发现,这不仅不能缓  相似文献   

4.
杨亚莉 《中外企业家》2014,(12):147-148
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近一年来房地产行业面临着调整,据统计部门公布的2014年10月份我国主要城市商品房价格变化情况来看,只有3个城市房价出现上涨,其余的城市房价出现下跌,其中一部分的城市商品房均价出现连续数月的下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一背景下,项目的融资成本与风险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风向     
《房地产导刊》2006,(23):7-7
广州物价局亮招房子需明码标价市民买了房子,还要在房价外额外交一笔煤气初装费和可视电话费。但今后这些收费或将全部被打入房价成本,开发商不得在房价外另行收取。近日,广东省物价局向社会公布《广东省新建商品房交易价格行为规则》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新规规定,经营者应当在取得商品房预售(或现售)许可证之后、商品房公开销售24小时之前。在交易场所醒目位置对纳入当期交易的所有商品房做好明码标价,代收代付项目和收费标准以及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也必须一并公示。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上海房价平均每平方米5118元,首次超过北京成为全国房价最贵的城市。对此,上海市政府已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度调控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对“炒号炒房”现象说不,保证房产销售“全透明”。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局近日宣布,上海市商品房销售网上备案登记系统已正式开通,全市新建商品房的预售和销售都将纳入这一系统,并上网公布,坚决杜绝“炒号炒房”、“人为惜售”等现象。根据《上海市商品房销售合同网上备案和登记办法》规定,沪上新建商品房项目,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或者房地产权证后,应上网公布各…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产市场》2006,(10):41-42
针对近期江苏盐城上百楼盘公开房价成本.同时在成本清单的基础上.对商品房的售价做了相关限制的报道.最近.广东省物价局明确表示.广东不会对商品房定价.只对廉租屋和经济适用房实行政府定价。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05,(91):29-29
福州市物价局7月完成商品房社会平均成本测算工作。据称,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商品房社会平均成本测算为衡量福州商品房销售价格水平。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科学、直观、权威、有效的价格标尺。福州市物价局下一步将以测算出来的商品房社会平均成本为参照,对楼盘价格进行价格合理性认证,测算出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并将以适当的方式,通过媒体予以公布。通过消费、媒体等社会各界的监督,引导福州房价的合理形成。  相似文献   

9.
北京尚无计划公开房价成本清单日前,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现在北京市国土局还没有接到上级部门要求公开房价成本清单的红头文件,目前市国土局也还没有把公开房价成本清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就政务公开而言,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已经开始着手做这方面工作了。据介绍,房价成本大致计算主要由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其他税费等三大块组成,虽然简单,但目前北京有四千多家开发商,每一个开发商的楼盘开发成本不一样,真正公开房价的成本清单,就工作量来说是非常大的,并且需要足够的网络资源支持。另外,这位人士认为将来一旦有红头文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福州市物价局在全国率先公布了该市商品房的社会平均成本清单,这份被称为“第一个用准确数据揭开房产内幕的范本”,当即在房地产业内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1.
正与六月火热的世界杯不同,房地产寒意一阵阵袭来。诸多楼盘降价促销、土地市场骤然降温、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商业银行信贷紧缩、中小、房企融资堪忧……种种迹象表明,楼市经过近半年的调整,形式已经异常紧绷。当中国房地产进入下行通道,种种关于房地产的疑问纷至沓来:目前楼市拐点真的来了吗?中国楼市会崩盘吗?现在是否抄底的好时机?李嘉诚说:房价上涨的时候不会死人,但房价下跌的时候却  相似文献   

12.
发轫于“东海之滨”的限价商品房,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中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稳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搞不好,它又要重蹈经济适用房的覆辙,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限价商品房成遏制房价新招2006年1月8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2006中国房地产新春论坛”上,北京市建委副主任苗乐如表示,2006年北京市建委将全力解决住房供应结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拟推出限价商品房。2005年是国家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最严格的一年,但宏观调控之后,京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价格依旧持续高涨,2005年北京全年期房价格增幅高达20.1%。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13.
楼市法律     
《楼市》2004,(8)
单身公寓变成了商住楼,能告房产商欺诈吗?刘先生来电咨询:我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的商品房为预售商品房,合同约定商品房用途为单身公寓,当时我以为该商品房性质为住宅。后来在办理房屋产权证时,房地产管理局却告诉我该房性质为商住楼。请问单身公寓在法律上属何种性质?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该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否可以撤销?律师回函:单身公寓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无明确的质界定,它其实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对某种商住两用楼的商业称谓。从法律的角度讲,不能称其为住宅。即使合同中记载了商品房的用途为单身公寓,那么也不能简单地认定该商品房是住  相似文献   

14.
“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不力,投资规模、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现反弹,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地区,要加强监测分析和督促检查,必要时将给予通报批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月22日公布的《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报告中厉声警示。看来,政府对“逆政策而上扬”的2005年房地产市场“深恶痛绝”,对2006年有诸多的期待。而对于2005年房价上涨幅度位居全国前列的深圳来说,一旦2006年的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问题就真的大了……  相似文献   

15.
让房地产价格回归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始终围绕价值波动。2004年以来,鉴于我国工业用地价格普遍较低、商品房价格普遍较高的形势,中央接二连三出台了不少宏观调控政策,但房价上涨依旧,低价出让工业用地依旧。是商品房价值在不断上升吗?是工业用地价值在不断下降吗?是调控措施不到位?还是市场条件不正常?商品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在国际上一向被用来衡量房地产泡沫的有无与高低,当价格超出价值5%时,就可以说存在房地产泡沫。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6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  相似文献   

16.
<正>开征物业税会进一步挤压房产泡沫?征收物业税是否产生“新问题”?物业税将规范土地市场?……关于物业税的猜疑和议论不断蔓延。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中,对调控房地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而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将研究开征物业税的实施方案。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将“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等任务纳入到2007年整体工作部署当中;而财政预算报告更是要进一步采取实际措施,表示要“研究开征物业税的实施方案”。有关代表认为,只有开征物业税才是房价稳定的调节剂。  相似文献   

17.
在广州,房地产拍卖已经成为房产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可以发现,有关房产拍卖的广告越来越多,有的起拍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但房地产拍卖市场上真的有便宜可捡吗?商品房参拍者如何才能真正捡到金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产市场》2006,(10):43-44
江苏省日前悄然出台了首个“官方版”房价构成清单,涉及盐城市自2004年以来开盘的97个楼盘。根据盐城市出台的《现行商品房价格政策要点》,第一条就规定,普通住宅商品房实行政府指导价——价格部门核定普通住宅商品房基准销售价格,住宅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要以基准销售价格为基数,盐城市区允许上浮8%,下浮不设限。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中国房价的非理性上涨,不但让广大工薪阶层望房兴叹,而且已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围绕“谁是房价猛涨的罪魁祸首”,国内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将原因归结为国家对土地实行的严管政策,造成房产用地严重不足,抛出了所谓的“地荒论”。而针对这一说法,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给予了激烈反驳,指出目前所谓的“地荒”并不存在,目前全国土地的供应是充足的。究竟闹“地荒”了吗?开发商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说法到底孰是孰非?谁在制造“地荒论”?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家土地供应的僧多粥少,造成地产商…  相似文献   

20.
潘军 《房地产导刊》2006,(22):48-51
2006年是中国房地产的“严政”之年,也是一个沸沸扬扬、充满争议的一年:“九十平米”之争、“限外“之争、商品房成本之争、房价之争以及住房保障体系之争种种争议,令接受洗礼的中国楼市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