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文明》2023,(10):98-9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航天企业中,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是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推动职工队伍素质提升,激发职工技术创新的一个平台,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一五九厂(以下简称:一五九厂)积极探索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创建、管理做法取得较好效果,真正发挥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促进航天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明》2023,(11):17-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海集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培育“红色工匠”为目标,通过“六个聚焦”系列举措,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坚定不移履行好强军首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先进兵器工业体系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育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西北院)坚持党建引领,以“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大力实施“五个100”计划,加快培育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锻造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激活创新发展的“新活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对科技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分量之重,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用好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政策,着力建设人才优势,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赢得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盼  杨书房 《河北企业》2023,(6):112-114
在智能制造业飞速发展,“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型的背景下,“新工匠精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总结“新工匠精神”的内涵,指出“新工匠精神”既包含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坚守,又包含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在对“新工匠精神”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智能制造时代培育“新工匠精神”面临着新旧产业格局的转型、代际文化观念的冲突、新老技术特性的整合、智能创新业态的调整等冲突。针对诸多挑战,从“新工匠精神”内涵塑造、制度建设以及源头培育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智能制造时代加快培育“新工匠精神”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与转型,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新时代下重新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属性,对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性科学分析,继而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中构建科学的工作原则,以此为着力点,在劳动教育中凝聚工匠精神、增强社会实践的支撑功能、线上和线下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凸显劳动教育模式的职业“底色”。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因此,“...  相似文献   

9.
沈家文 《中国发展观察》2023,(1):123-128+10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冠疫情蔓延以来,生物医药成为最受全球瞩目的创新领域之一。2021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等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18亿元,同比增长113.8%,利润在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中的比重上升至41.7%。后疫情时代,  相似文献   

10.
<正>新质生产力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动力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明》2023,(7):100-10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公司)把人才工作作为公司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立足公司“力量大厦”战略和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转型发展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了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和党章,赋予人才工作新的任务和使命,对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导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才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新矿产权多元、产业多元、区域多元,需要大批人才的新情况,进一步创新思维,坚持人才兴企战略,锐意改革进取,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新形势下集团公司的人才工作,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首次在健康领域的战略规划,在这个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时代,要建设好健康中国,保障好人民的健康,医学人才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医学类院校理应担负起培育高素质的医药卫生人才重任。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当为健康中国建设、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职业型人才,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专业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质,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人才。本文基于医学类专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工匠精神教育现状,专业教育和工匠精神教育如何结合等问题,探究“工匠精神”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4.
阅读     
《国企管理》2024,(1):34-35
<正>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每一次现代化的重大变革都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所以具有工匠精神的中高级技术型人才就为我国的制造业强国战略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工匠精神”等进行了概念界定,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趋势,总结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彰显出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作为国家实施技能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佟攀 《现代企业》2022,(7):21-23
<正>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持续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在技术研究、技术攻关、技术技能创新和传帮带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BZ单位通过持续深化工作室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在山东省枣庄市总工会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枣庄市全员创新企业、创新工作室"榜单中,青纺联(枣庄)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的郝建秀小组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被授予枣庄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郝建秀小组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纺织行业班组建设的一面旗帜,小组的"火车头"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纺织人奋勇向前.2016年...  相似文献   

19.
<正>国有企业应发挥国企党校、各级培训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等作用,调动其组织效能,打造孵化工匠精神的有力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如何深育工匠精神,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支撑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说起“专精特新”,我们总会自然联想起一向备受推崇和敬佩的“匠人文化”。工匠精神、匠人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职业操守,更是“专精特新”企业成功路上重要的价值追求。但在近几年来,“黑天鹅事件”频发,一些工匠精神代表的百年老店陷入困境甚至瞬间消亡,这样残酷的现实也让人深思。不能只是坚守,没了创新有着“亚洲中小企业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法政大学教授坂本光司先生曾表示:“过度专注坚持只做一个产品的企业非常危险,至少要做3-5个产品。”并称“未来10年,将是日本大量专注型企业死亡的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