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常华 《黑河学刊》2012,(7):21-21
所谓视觉因素就是要观察,用眼睛采访。新闻采访作为记者职业的首要任务,几乎是每个记者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新闻采访活动时间的限制性,项目的突发性等特征和属性,表明采访过程千变万化,采访机遇稍纵即逝,因此,在采访中,是否具备迅速敏锐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现场观察所得的材料往往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  相似文献   

2.
一提及“望、闻、问、切”,人们就会想到,这是我国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采用的方法。那么就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提到记者在采访时也可以应用呢?我认为:新闻采访中的“望”,就是记者在采访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被采访的对象、事物和周围的环境,用敏锐的新闻感觉去打量、洞察所采访的事件和人物。“望”,用行家们话说就是“用眼观察”.这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记者采访,首先用眼观察,观察对方有助于提问,观察现场有利于思考,观察贯穿于采访的始终.观察得越深刻,…  相似文献   

3.
王晶 《黑河学刊》2011,(9):41-4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采集新闻素材、访问和观察新闻人物、了解新闻事实的活动,新闻采访的目的是在客观实际中发现和捕捉有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占有新闻材料,为写作储备新闻元素。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 ,是人们通过视觉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也是新闻记者所必备的基本功。文章分析了观察在记者采访中的重要作用 ,并着重论述了记者在采访中应具备的观察意识和应掌握的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期刊编辑的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非常重要,称职的记者必须掌握采访中的技巧,在采访技巧中,对话是新闻采访中的主要形式,对话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新闻事实;观察是记者“用眼睛采访”,是记者采访中最常用的方法;倾听是记者采访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是获取采访成功的关键。采访中,既要讲究技巧,又要注意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交流,一个心灵接近、了解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对采访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什么是采访中的情感因素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象的倾向性和态度好恶的主观体验。在心理学上,情感和情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感情这种无限纷繁的心理现象的。大量的实践表明,在访问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只有达到情感的接近与沟通,才能“一通百通”,不但访问能顺利进行下去,而且还能取得最佳的成果。二、采访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而且是记者获取新闻第一手材料的关键环节。采访活动能否搞好 ,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总体检验。在采访活动进入执行阶段时除了一些必要的采访方法、技能、技巧要掌握外 ,应特别注重创造一系列不可缺少的良好的辅助条件 ,这是采访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那么 ,新闻采访的辅助条件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我们认为大体包括以下几点 :1 确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人们从事任何一项活动 ,必须先对这项活动产生“注意” ,继而靠一定的“注意”稳定性去支配人对这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采访活动亦如此。因此 ,要使采访对象…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关键,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因此,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贾凌竹 《魅力中国》2014,(27):265-265
新闻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主要是记者未获得新闻题材对被采访者进行观察以及记录的过程,为了保证采访的顺利完成,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闻采访中运用情感效应,简单来说就是采访者运用合理的语言、恰当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让被采访者感到放松和愉悦,愿意和采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对于采访者提出的问题主动进行回答,有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主要是促进新闻采访技巧的提升,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建雯 《发展》2010,(3):61-62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记者获取新闻第一手材料的关键环节。采访活动能否搞好,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总体检验。记者在采访活动的各个阶段,对采访方法、技能、技巧等艺术的掌握是采访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始终贯穿于电视记者的采访行为中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采访提问指的是提问与对答以同期声形式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的那一部分 ,即记者和采访对象出镜的部分。作为电视新闻中的一部分 ,电视采访提问从结构说应与通篇报道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从内容上讲它应与采访的主题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那么电视采访的提问应符合什么样的要求 ,电视采访提问的构思从哪里开始 ,又如何设计好电视采访的问题呢 ?当观众打开电视机 ,听一位记者问道 :“开展这项活动有哪些重要的社会意义呢 ?……”观众的耐心会被采访者那平淡的发问和回…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新闻采访也是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和挖掘新闻事实的研究活动。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只有在采访上下功夫,才能创造出好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3.
采访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是在新闻报道的需要之下所做的一项特殊调查研究活动.采访成功与否,决定着节目质量的优劣.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除了必备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一定要有采访的技巧. 一、采访的特征 (一)深度和创意 采访一定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要能够将事实情况及时地反映出来,因为主持人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向观众交代清楚,还要告诉受众事件与其有什么关系,会造成什么影响;在完成这些基本的方面之后尽可能向公众提供关于事件的诸多情况,有助于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全面了解.此类新闻报道要有吸引力、有创意,并有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记者从事新闻采访,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哪里有新闻。新闻写作的好坏取决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方向来自于新闻线索。在新闻界广为流传一句格言: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记者要腿勤、脚快,要奔波,才能获取鲜活的材料。要想写出一篇好的稿件,善于捕捉和发现新闻线索是必要的前提。一、何谓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敏感的捕捉对象,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新闻线索是介入新闻报道的前提,它能够给记者指明到哪里采访,采访什么这样一些大致的方面和范围。对于记者来说,若是新闻线索源源不断,采访就十分活…  相似文献   

15.
屈慧君 《魅力中国》2011,(11):17-17
隐性采访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隐性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它由于侵权危险而受到法律、道德方面的限制也越来越紧。本篇论文主要讨论在新闻实践中,隐性采访在最大限度地逼近新闻真实的同时,面临的法律和道德窘境,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宋德华 《魅力中国》2010,(22):126-126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了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材料的职业性活动.是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功。电视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当然具有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即共性。但由于媒介特性,电视采访又具有自身的媒介采访。电视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形式,其定义可概括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技术手段,为进行电视报道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相似文献   

17.
生活类纪录片就是对生生不息流动的现实生活采用客观实录的手法 ,自然生动地展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将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体现在所摄录对象的平静叙说中 ,体现在事物本身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一部生活纪录片要在记者和采访对象相互配合下产生。采访对象是记者拍摄的画中人、主人公 ,如果打不开采访对象这把锁 ,也就意味着采访活动难以成功。而若记者对采访对象心理有充分的研究 ,让他十分愿意地在记者的引导下说出记者所感兴趣的信息 ,采访就会顺利进行。那么采访对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大多存在什么心理呢 ?合作者往往有以下心理 :(1 )…  相似文献   

18.
代长玉 《魅力中国》2011,(15):357-357
现场观察是新闻采访过程的基础工作,作为观察的主体即新闻工作者要在其中留意许多事物,特别是看清楚其中有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只有正确的现场观察才会有成功的新闻采访的良好效果。对此,作者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9.
现场采访离不开提问,提问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报道的成败.一个记者若掌握一套灵活多变的提问艺术技能,那他的采访活动就能提高质量,获得更大的成功.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试谈记者在电视采访交流中的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20.
现场采访离不开提问,提问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报道的成败.一个记者若掌握一套灵活多变的提问艺术技能,那他的采访活动就能提高质量,获得更大的成功.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试谈记者在电视采访交流中的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