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郭营峰 《魅力中国》2011,(17):139-13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社会舆论的集中地,人们借助网络所形成的舆论,在司法监督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网络舆论在司法监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司法公正产生冲突,因此我们要平衡两者的冲突,实现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正>一、网络舆论的内涵及其特点1.网络舆论的内涵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兴的舆论表达形式,在当代社会,已日益成为主要的社会舆论形式之一。对于网络舆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对社会中各种现象和问题表达的具有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且对相关事态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  相似文献   

3.
韦来宝  张世平  史青晖 《发展》2015,(3):101-102
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空间形成的、关于公共问题的网民的一致意见。因舆论主体的虚拟化和全球化,大大提高了人类沟通、融合意见的能力,为广大民众参与社会舆论设置了平台。网络是第一舆论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维、全方位和实时互动的传播结构,创造了全新的、平等的、没有强权和中心的舆论场。在网络中,舆论的表达似乎凝聚为方寸之间,改变了以往时空的概念,传播效率超过了一切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4.
张颖 《魅力中国》2013,(32):320-3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社会舆论以互联网为载体快速传播,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影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从客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正面的网络舆论可以促使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反病倡廉Y-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舆论武器。而负面的网络舆论则有可能会扰乱社会正常的公共秩序,给人们思想和行为带来消极影响,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发挥其正能量,进而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为社会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党风廉政新环境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朱美佳 《魅力中国》2011,(17):106-106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网络传媒快速崛起,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目前我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网络成为民生诉求的重要平台,处在解决社会矛盾前沿的公安机关,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既是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紧迫的理论命题。网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既是信息集散地又是社会舆论放大器,如何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成为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具有已经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现实状况,并形成了新的网络舆论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各级行政机关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改进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念,建立全新的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是我们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发展》2013,(11):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媒体时代。面对社会舆论的纷繁复杂,价值观念的多元多变,意识形态的异彩纷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提高舆论引导综合凝聚能力,坚守思想文化阵地,已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社会舆论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群体对于现实社会所存在的现象问题,进行的群体性意见表达,其对于现代社会中产生的诸类问题事件处理的进程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人们法制意识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公民依据网络、现实多类载体进行自我呼声的表达,在个体呼声以群体组合形态发展的时候,即形成了群众性的舆论力量,尤其是在刑事案件的处理及审判活动行为的探讨方面,舆论力量呈现出的兴奋层次愈发鲜明。针对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关系的探讨,以引起司法人员及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王颖  余萍 《魅力中国》2011,(20):5-5
随着政府决策主体对网络舆论的日趋重视,使得网络舆论凌驾于政府决策之上,从而对公权力造成挑战。本文从分析网络舆论的特性出发,从而得出网络舆论在政府决策中的消极影响,为政府在决策中能正确甄别网络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勇  部先宝  郑长龙  洪艳  石铮越 《发展》2012,(2):78-79,83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异常迅速,已经不仅限于单纯的"社会舆论放大器"的功能,甚至成为众多舆情风暴的发源地。网络舆论因其传播的广泛性与多元化,正日渐进入人们的关注视线。如果对其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企业形成较大威胁。本文旨在对网络舆情的基本常识、预警方式及处置方式进行论述,帮助企业积极化解网络舆情矛盾,有效减少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程晓宇 《魅力中国》2011,(15):56-57
大学生舆论是大学生对社会(校园)现象、事态表现出大致接近的意见、建议、情绪、态度的总和。把握大学生舆论的形成、控制、引导,以及反向舆论的化解,对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舆论引导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海燕 《乡镇经济》2014,(6):108-112
从网络舆论的产生机制来看,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调整是萌发网络舆论的温床,不断觉醒的公民意识是诱发网络舆论的触媒,社会热点敏感事件是引爆网络舆论的导火索,政府应对措施不当是加剧网络舆论的放大器。裂变扩散、多点共振、中心涌现、潜而不消,是网络舆论的典型传播模式。根据网络舆论的产生机制和传播规律,政府引导网络舆论可从政治策略、文化策略和技术策略三个方面着手,即坚持践行群众路线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小舆论传播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杨超敏  相雅芳 《魅力中国》2010,(31):120-120
社会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各个国家中,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通讯越来越方便,舆论传播方便快捷,社会舆论在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国家,社会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通过对不同国家社会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社会舆论的作用价值,为政府和社会进行统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与“东莞挺住”等舆论怪现象进行舆论斗争的同时,行动上不能仅仅停留在扫黄上。而可以以扫黄带动反贪反腐。如果真能够从温柔乡里打出几只醉生梦死的大老虎,那么抨击扫黄的许多谬论也就不攻自破,扫黄行动自然就会进一步赢得民心和社会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大量涌现,打破了主流媒体对社会意见的多数化反映格局,也改变了舆论发生、发展和反映的方式。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社会事务和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并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探讨了微博对我国社会舆论的影响,提出政府必须加强监管,应对微博信息的虚拟性、传播快等特点,提升微博的管理水平,确保微博健康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娜娜 《魅力中国》2014,(9):321-321
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是互联网普及后又一新型监督方式,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网络舆论是最真实、最大多数人民意的结合,与司法审判有着价值上的一致性,他们都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在面对一些案件时,也会出现冲突,这需要两者共同的努力,去实现言论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李春雨 《改革与开放》2014,(5):44-46,41
本文运用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着重分析了以网络、移动等新媒体的舆论特点、传播规律,政府执政面临的挑战,系统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对于转型期适应新媒体执政,促进政府行政方式转型,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舆论与法治     
李静  于宏伟 《发展》2013,(3):54-55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法治观念和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立法、执法、司法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期的吴英案引发了激烈的社会争论,使得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协调平衡,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实上,立法中权力(利)、义务、责任如何分配;执法如何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司法如何保证客观、公正、合理等,都是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社会舆论并非都是批评揭露,还包括介绍表扬和意见建议等。因此,不能将舆论与法治定位成矛盾冲突关系,而应当看到两者之间有诸多的互补性需要。对于舆论与法治关系的探讨,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舆论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舆论形式。政府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已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在介绍网络舆论概念、特征、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校园网络舆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策略,主要是主动介入,加强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加强校园网络舆论队伍建设,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规范网络舆论行为;完善高校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应急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