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西方戏剧中的荒诞派戏剧以反戏剧的激进姿态。全面挑战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形式。从反摹仿、反动作、反结构、反教育意义等方面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动作说”、“情节结构说”、“陶冶说”,实现了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颠覆和超越。  相似文献   

2.
戏剧冲突是戏剧美学的基本要求,是戏剧效果的主要来源。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能够造成悬念氛围,推动剧情发展,激起并保持读者或观众的兴趣。它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的永恒法则。四幕剧本《雷雨》充分运用戏剧冲突的功效,整出戏冲突不断,展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剧情发展跌宕起伏,人物性格丰富多姿,表现了深刻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3.
戏剧作用观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传统的戏剧的回答是:感情。自古希腊以来,戏剧历来强调的是以情感人。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的效果时曾说:“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快感,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特别能给的感觉快感”。而“这种快感是由悲剧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①。这一观点在两千多年戏剧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可是,从十八世纪未开始越来越多的戏剧家却再也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仅仅与观众发生感情的共鸣了,肖伯纳甚至下了这样的断言:“寓有议论的戏剧是现代戏剧,而仅有动人场面的戏剧则是过时的戏剧”②。一百多年来,西方戏剧家们在诉诸观众理智这一点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使得戏剧哲理化的倾向在世界戏剧变革的大潮流中保持着一个强劲的势头,同时创造了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于今天戏剧观念的讨论是有借签与启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戏剧界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在当时西欧文坛盛行的荒诞派戏剧影响下。阿尔比的剧作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的,与欧洲荒诞派戏剧有着相当密切的索缘关系。同时。阿尔比的作品还以独特的视角。在荒诞的掩映下,阐述着一个个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刘飞 《魅力中国》2014,(23):120-120
舞台戏剧艺术对曲剧戏剧的演出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来布置舞台,从而为表达曲剧戏剧的主题渲染曲剧戏剧的气氛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配合演员表演,吸引观众进入曲剧戏剧的氛围。这一切对舞美设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加强剧本的解读,要懂得室内设计,服装等等。  相似文献   

6.
布莱希特的戏剧革新造就了一个斩新的演剧体系,他多方面的实践都是围绕使戏剧哲理化这一中心而展开的。他的审美理想是使戏剧能够帮助观众批判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怎样实现这一点呢?根本的一条是要使观众在观赏戏剧时保证清醒的理智,打破舞台与观众间的感情融合,即让理性的思考多、以至取代感情共鸣。这一见解比易卜生当然彻底得多。  相似文献   

7.
李磊 《魅力中国》2013,(13):97-97
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表演艺术。这里的“舞”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舞蹈,而是包括“手眼身法步”在内的整个表演。戏曲中的手舞足蹈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在一定空间里进行的表演。台上有剧情需要的布景道具,还有同台表演的对手,面前还有观众,这些周围的环境和台下的观众不能不制约我们的舞蹈。况且舞蹈千变万化,忽聚忽散,如果没有准确的距离就会节外生枝,破坏整个舞蹈画面的美观、整洁、丰满的统一。由于剧情的需要,有时是一个人在空空的舞台上进行舞蹈,如传统戏《夜奔》、《盗马》等,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第五场杨子荣骑马的舞蹈等。凡一个人舞蹈时,一定注意要把舞台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把动作的位置做到家,给观众造成纵横驰骋、挥洒自如、舞台丰满的感觉,不要偏台、空台或者在一定地方“兜圈子”、“打转转”。正如一幅画一样,填得很满是不行的,总得留出边来。  相似文献   

8.
宋金勇 《魅力中国》2010,(22):191-191
舞台灯光艺术是当今戏剧舞台照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体系,它具有多样化和艺术规律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让观众的情绪随灯光色彩的变幻万千而起伏感触,更能贴近剧情与角色情感。  相似文献   

9.
董莉平 《魅力中国》2014,(19):116-116
戏剧就要遵从戏剧的规律,围绕人物塑造,把剧情铺陈好,把矛盾处理好,把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好。人物是关键,是戏剧的灵魂。戏剧借人物刻画来完成故事结构和思想表达,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戏剧创作的成功与否。通过长期的戏曲实践,我就农村题材戏剧创作中的女青年形象塑造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静 《魅力中国》2013,(13):77-77
戏剧服装文化是戏剧文化与服装文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是戏剧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舞台剧中重要的视觉形象之一,服装对塑造人物形象、升华作品主题和营造舞台氛围都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适应戏剧内容的要求下,突显出戏剧的冲突性,并向观众提供诸多戏剧信息。自从有了戏剧表演艺术,戏剧服装便应运而生,这一区别于生活服装、流行时装的特定的舞台人物外部造型手段,伴随舞台布景与装置、舞台化妆与道具、舞台灯光与音响之间的融合与互补,共创舞台美术视觉效果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出人物身份特殊、情节耐人寻味的“戏剧”:一方是鹤发童颜的“104岁国民党将军”,一方是火眼金睛的公安厅警官。这一对立的角色围绕一笔神秘的交易,展开了一场玄妙的智力较量,结果出人意料。2004年10月,广西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揭开了这出“戏剧”的谜底。  相似文献   

12.
李轩逸 《魅力中国》2014,(1):101-101
对于戏剧,向来有“综合性”的说法。对于中国戏曲,我认为“综合性”更是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怎样理解这个“综合性”的意义呢?熊佛西的一段话很在启发性:“根据汉米尔顿与马修斯这类的定义,后来似乎又有人加了许多别的成分,改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因为近代戏剧是由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综合而成的艺术。但是近年来有很多人误会‘综合’的意义。他们以为‘综’’就是‘总起来’,‘合’就是‘合拢去’。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因为各种艺术都有各个独立性,假如戏剧是文学、绘画、音乐综合起来的,那么它自己岂不是没有了独立性,所以我们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是指它用文学、音乐、绘画及其他艺术当着媒介,而另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正如线条、颜色、声音、节奏媒介了绘画与音乐。不过戏剧的谋介比较复杂罢了。”  相似文献   

13.
任苹 《魅力中国》2013,(16):100-100
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是他它的第一要素,“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而戏剧的情节能让观众看后信以为真,同时又是动人的,是以情感化了的真实。我根据多年来经验,来谈谈戏剧人物塑造方面我是怎样做到以真为美以情感人的。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粗制滥造,已久为观众诟病。 剧情违于史实、有悖常理,可谓数不胜数。这种“硬伤”,出现在搞笑类的“戏说”中,不足为怪;出现在纪念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正剧”里,就不足为训了。明白人敏锐察觉,指出谬误,权当笑料;懵懂人则真伪难分,模模糊糊被误导了。  相似文献   

15.
齐巍 《魅力中国》2013,(29):102-102
任何戏剧都是时空综合的艺术。这种时空综合集中体现在演员的形体动作上,因为动作同时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任何戏剧本质上都是“动”的艺术。戏曲在动作方面主要是舞,故也有人称四功为“唱念做打”。戏曲继承了古典舞蹈,同时不断向民间舞蹈吸取营养。这类舞蹈不再是插舞,而成为创造角色的手段、“语言”,成为角色本身生活在舞台上的行动,犹如角色的对话和独白,或抒情,或叙事,已经充分戏剧化了。  相似文献   

16.
刍议戏剧表演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芹 《魅力中国》2014,(14):117-117
戏剧表演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在戏剧表演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人物的塑造是戏剧艺术核心内容。在戏剧舞台上演员用实力俘获观众,为演艺事业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7.
王柯军 《魅力中国》2010,(22):53-54
人们谈戏曲,多侧重于“本体”,如剧本内容、演员表演、美学价值等,不大注意它的“载体”。 通常说,戏剧有四个要素:演员、观众、剧场、剧本。如果说“演员”的表演艺术是戏剧的本体的话.那么这个本体必须通过“观众”的参与方能实现。没有观众的自说自话是无所谓“表演”的。正如物品,只有进入市场,面对顾客的购买,才能称之为商品。在戏剧范畴内,演员与观众谁也离不开谁,两者对立统一,共同构成“戏剧”。  相似文献   

18.
武文 《魅力中国》2014,(12):68-68
话剧中的语言几乎是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唯一手段。文以载道”的戏剧必定是“高台教化”的戏剧,80年代开始,西方当代戏剧大批介绍过来,引发了上文提到的话剧“假定性”的探索与实践,从而推动了观众观剧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尝试和研究。中国近十年来出现的许多小剧场戏剧,虽然涌现了一些实验戏剧,其立足点往往还是对过大的演出空间的反拨。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小剧场戏剧,对海外朋友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的小剧场指的是“实验戏剧”,我们的却更多关心观众人数的多少,局限在空间的概念里。  相似文献   

19.
徐伟 《魅力中国》2013,(16):80-80
舞台戏剧艺术是综合艺术,它是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文学艺术因素构成的。舞台美术又是由布景设计与制作、服装服饰、化妆造型、道具设计制作、灯光照明艺术等组成的统一体,并有机协调地融合一起、而形成给观众观赏,让观众想象,震撼观众心灵的戏剧舞台艺术。在戏剧舞台艺术中,道具却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它以顽强的生命力继承和发展着,道具常常以自身优美的造型,少而精的简洁运用.司空见惯的寻常品貌,然而又是非常典型的生活器具,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参与人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参加社会活动和不同类型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通过这次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何体现这一精神,我认为必须达到中央提出的“四个基本要求”和省委提出的“四个明显”的要求,才能把这一精神基本落实到位。第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首先体现在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上。“三个代表”首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新世纪把握好发展这个主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是进行学教活动必须要明确的。为此,首先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