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素丽 《魅力中国》2009,(36):97-97
我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个"改"字强调出修改的重要性。作文批改应该抓住那些环节和要领,是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有人说作文批改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教师的圈点批阅对学生的写作没有用处。笔者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认为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师提高学生写  相似文献   

2.
杨杰 《新西部(上)》2007,(5X):233-233
相对于学生写作文,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在作文教学环节中常常没有足够的重视。作文的学与教、写与改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该文试图以作文批改的五项功用:欲望激发、情感期待、角色转换、榜样示范、亮点开掘,阐述作文批改环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学生写作文,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在作文教学环节中常常没有足够的重视。作文的学与教、写与改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该文试图以作文批改的五项功用:欲望激发、情感期待、角色转换、榜样示范、亮点开掘,阐述作文批改环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劳动就是批改作文.一个语文教师一般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一次作文就得批改100多本.一本5分钟就需500多分钟.  相似文献   

5.
马海曲伍 《魅力中国》2014,(24):188-188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民族地区不少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就成了大多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要突破作文这个难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竭力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让学生“乐写”,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写作难度,并正确地批改作文,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就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许多老师和学生直呼"教作文难,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作文教学让师生吃尽苦头,还费力不讨好。一方面学生写作文难,不会储备材料,选材面窄,无话可说,不懂谋篇布局,流水账不断。有些学生害怕写作文,厌恶写作文,甚至抄袭作文。另一方面教师评作文难,学生多,一本本翻阅修改、写评  相似文献   

7.
崔红娜 《魅力中国》2013,(11):254-254
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一直是语文教师颇为头疼的问题。新的课标的又要求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指导学生进行互评互改作文。学生互评互改首先要有老师的写前指导、教给学生互评五改的方法、指导学生分组互评互改并开展讨论、展示互评互改、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互评互改开辟了作文批改的一条新路。也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高世忠 《发展》2008,(5):95-9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然而,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无疑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樊庆叶 《魅力中国》2009,(2):144-145
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低质低效的被动局面。教师们畏教,学生们怕写,一到作文课就感到头痛,不知如何下手,觉得无话可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信息储量,写作文时当然感到无材料可写了;其次,就是平时不注重观察、词汇贫乏、表达能力差,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说出来;最后,平时练笔少,文笔生疏。现在根据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0.
张毅 《魅力中国》2010,(31):314-314
批改作文。一直是身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为之烦脑的工作。每次,都要对几十本作文细细斟酌,好在旁边写上一些“切实可行”的评语,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看过之后.作文水平能有所提高!可又有谁知道,有几个学生看你老师写了什么,又有几个学生看过之后能重新按照老师的提议修改一下?针对这种情况,我对班里试行学生作文互批。  相似文献   

11.
陈梅凤 《魅力中国》2014,(17):138-13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少语文教师怕“教”作文,因为作文指导费尽心力却难有起色;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因为绞尽脑汁却言不由衷。小学生习作中的“套、编、抄”现象较严重,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的现象较突出。学生的习作千人一面,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独特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事,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批阅又是一件细致而烦琐的工作,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老师精心批阅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注重老师给的等级,而忽略了老师的圈点,批语。使老师的心血付诸东流。在本学期,我任四年级的语文课,为了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走进作文,把修改作文的权利交给了他们,做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尝试,效果还不错。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批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把握好这个过程,抓住这次交流的良机,我们会收到作文训练以外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焕龙 《魅力中国》2011,(18):191-191
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也存在着诸如学生写作资源匮乏、写作随意,教师批改作文敷衍了事等问题。如果教师能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重视对作文文体知识的强化,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等,就能不断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艳珂 《魅力中国》2010,(13):98-98
对少年儿童而言,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再创新再创造的过程。要完成这一创新的过程,一定离不开平时语文知识、作文素材、写作能力及写作方法等的积累。积累是基础、创新是升华,两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写出满意的作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搞好语文教学,让自己的学生在作文方面有所突破,就要处理好积累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丁小妹 《魅力中国》2011,(3):180-180
要教小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去学习、探索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进而达到以作文为乐的境地。实践证明,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可以通过作文命题、开展各项活动、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等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张新宏 《魅力中国》2013,(29):140-14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关键是提高写作水平。但这也是最有难度的。学语文,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这是师生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训练策略,以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8.
罗敬明 《发展》2009,(10):91-9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而修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也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几十年来,学生“作”,教师“改”,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师对学生作文不但要“详批”“精批”,还要改错别字。结果呢?教师为批改作文整天是手忙脚乱,学生却仅仅是看看成绩、读读评语而已,对下次的作文几乎毫无作用。那么,作文批改的权利能不能交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19.
宋丽芳 《魅力中国》2013,(23):156-156
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在“悼红轩”中对原稿“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后才定稿的。大作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否写一篇好作文,还得看作文的批改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20.
高俊艳 《西部大开发》2011,(11):107-107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1、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2、兴趣不浓,厌恶写作文。3、观念陈旧,认识模糊。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新道路:1、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境。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4、变换作文批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