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兰 《老区建设》2009,(10):63-64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具有层次性、审美性、共鸣性、渗透性等特点。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语文课外活动、课外阅读、教师影响等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目的,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赵文玲 《魅力中国》2011,(18):331-331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乃是将教书育人渗透人文精神的的教学机制,转化到语文教学实践的中去,寓人文精神培养于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聂艳 《魅力中国》2013,(5):259-25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利用课程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思想教育以苦口婆心的说教为主要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早已不适应新形式下的德育教育.只有在潜移默化的中,德育才能起到真正育人的效果.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资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精读课文恰如其分地渗透德育,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王燕 《魅力中国》2011,(10):150-150
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很多人以为这是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老师或班主任的事,似乎与数学无缘,这是一种误解。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德育”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工作的“空白区”。笔者以为数学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认真钻研、挖掘教材,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受到了形象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了素质,增强了数学内在美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呢?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就是让教学发挥其渗透德育的功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现阶段初中学生都有以自我为中心,贪玩、安全意识差,懒惰、怕苦怕累,不愿学习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德育渗透功效,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张姣平 《魅力中国》2013,(16):236-236
德育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常谈话题,因为德育时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中教师应该找到语文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和思考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成为品学兼优、为祖国添砖加瓦的栋粱人才。  相似文献   

8.
龙一春 《魅力中国》2009,(20):262-262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的教学中德育渗透式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构筑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语文新课标将学校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文中的思想教育点,着眼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而语丈教学中的德育则是一切学科中德育的基础和主流。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思想素质普遍低下的实际情况,应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大德育力度。本文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杨宏留 《魅力中国》2013,(5):103-103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文从挖掘教学素材中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身作则,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方面探讨了教师如何在高q-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郭文轻 《魅力中国》2013,(10):222-22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里素质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教导、疏导、引导等形式成功的将挫折教育渗透进去。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心里素质、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玲 《魅力中国》2010,(10):152-15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是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真正的把语文教学从以“应试”为中心,转移到以“文化”教育为中心,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存在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厚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积极因素,敏锐捕捉课堂中的心理教育契机,充分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兴秀 《魅力中国》2014,(10):214-214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在各学科教学中注意德育思想的渗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使之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物理,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已明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可见,德育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李德伦 《魅力中国》2014,(18):223-223
体育教学中,很多环节和方面都涉及到德育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了体育教学中要融入德育教育。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明确德育教学和小学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6.
路琪 《西部大开发》2010,(1):162-162,190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语文老师要责无旁贷地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7.
张玲 《魅力中国》2013,(10):225-225
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新课程新理念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本文研究从关注美术的教材内涵、课堂教学、教学手段、课型等方面,有机地渗透德育,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迭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军 《魅力中国》2010,(25):232-232
德才兼备始终是我们培养合格人才的标准。高中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尤其是英语教师,就更需要充分发挥英语学科主动、形象、深刻、感人的优势,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加强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戴加华 《魅力中国》2010,(10):155-155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改进语文教学,想方设法创设一个优美融洽的学习环境,竭尽所能展示出才情和技艺,让美好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增添语文教学色彩,让学生感受美好,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李敏 《老区建设》2011,(14):62-64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小学教育真正优化成素质教育。为此,我们要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