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关村》2013,(1):92-92
2012年12月26日,在“2012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论坛”上,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十八大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中关村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将中关村打造成为引领未来环境服务业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习牧歌  管伟 《中关村》2014,(1):45-47
面临我国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的未来发展也值得我们瞩目。 作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兴力量,产业技术联盟已经成为中关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产业联盟又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马文良 《中关村》2014,(1):62-65
依托下—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产业集群,中关村”大数据”精彩故事正在上演。 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基础性资源,作为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源地和创新高地,中关村聚集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20多个部委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3大电信运营商,  相似文献   

4.
管炜 《中关村》2015,(1):55
云计算、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推动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升级,也推动了从"大数据产业到产业大数据"的融合,"数据资产"、"数据交易"、"数据安全"、"数据生态"等等问题都成为关注的重点。大数据从最初概念的提出到成为像土壤、矿藏一样的资产,如何获取数据资产?如何利用数据资产推动行业创新?如何实现数据资产的增值和变现?12月11日,2014中关村大数据日在中关村软件园云广场酒店召开,并通过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同步呈现。大会以  相似文献   

5.
程桔华 《中关村》2012,(2):20-27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2011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兑现大会”上,海淀区区长隋振江表示,海淀区将在优化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加大北部产业聚集区开发力度。而根据海淀区关于北部地区的规划,“到2020年,北部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产值过万亿、人口百万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典型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这也是海淀北部区域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13,(1):93-93
2012年12月5日,中关村未来制造业产业技术国际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工程院举行。该联盟由京城控股、北新建材、数码大方等34家核心企业和院所发起成立,理事长单位是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盟旨在推动未来制造业发展,将中关村打造成为引领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尹卫东 《中关村》2012,(6):41-42
中关村是一片热土,这里一直洋溢着对创新的追求。这种创新的追求离不开园区和企业的推动。从研制中国第一支甲肝疫苗,到全球领先的SARS疫苗、禽流感疫苗、甲流疫苗。中关村生物医药企业——北京科兴每一步都走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8.
走向新业态:高新技术力促文化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浦 《中关村》2011,(9):43-45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人大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今后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刚刚发表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这一规划视野宏阔,立意高远,问题抓得准,为今后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马文良 《中关村》2015,(4):49-51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韩柏告诉记者:中关村要从存量挖掘潜能,主要依靠对现有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改造、优化和升级,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创新社区模式正是解决之道。中关村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科技园区的发展史。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截止到2014年底,中关村已经形成了16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随着2013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区到"一区十六园",中关村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从以企业聚集为重心的1.0版本过渡到现阶段以产业集  相似文献   

10.
5月14日,在由中关村杂志社、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联合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点活动之一的中关村创新论坛“环保服务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分论坛上,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北京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姜鹏明,中国水网总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全联环境商会执行副会长傅涛。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所副所长李丽平,中关村核心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洁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五位嘉宾与60多名参会者共同探讨环境服务产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习牧歌 《中关村》2012,(6):74-75
2012年5月28日上午,中关村国际数字设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的启用是海淀区实施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一个重要成果。把电子卖场改造成新兴产业创新要素的聚集区,对周边楼宇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具有一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孙文锴、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汝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名杰等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2.
明星  路宝林 《中关村》2012,(1):24-25
《中关村》:由于新疫苗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企业不愿意积极推动新产品。对此您的观点是? 尹卫东:疫苗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市场有不确定性。新疫苗的研发、疫苗产业的投入在全球来讲都是耗资巨大的。中国疫苗体系经过十年的发展,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即对疫苗研发产业的投入要求越来越大。质量标准在不断提升。这时应该鼓励更多的投资人、企业家加入到产业的研发建设当中来。同时,这也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勒川 《中关村》2024,(3):42-43
<正>中关村持续激发分园改革发展活力,着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贡献力量!作为我国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和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2023年,中关村继续交出亮眼答卷:在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蝉联第一,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稳居首位。1—11月,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技术收入1.89万亿元,同比增长32.6%。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地区设立分支机构1万多家,北京流向津冀地区技术合同6758项,成交额748.7亿元。  相似文献   

14.
张越 《中关村》2013,(5):68-70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让来自中国创新的发源地的‘中关村人’想到了“中关村梦”,也让中国软件与信息产业的聚集地中关村软件园想到了它的“产业梦”。从2010年到2013年,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从第一个十年跨入到第二个十年。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中关村软件园也从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市场孵化器,转向到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15.
王文京 《中关村》2004,(9):25-27
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自1988年建立以来,为北京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创立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北京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科技产业在北京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优化了北京的产业和经济结构,提高了首都的城市竞争力。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从八十年代中期创业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创业阶段。八十年代以“体制创新”为核心的第一次创业和九十年代以“产业化建设”为核心的第二次创业。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再发展,现在必须走向以“国际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创业。与此同时,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也要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赵弘 《中关村》2005,(9):66-67
首都经济活力的源泉中关村在成为“首都经济”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也担负着面向全国辐射和输送技术、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任务。中关村是北京的中关村,是全国的中关村,更是面向世界的中关村。中关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处的独特区位、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其拥有不同于其它区域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一大批技术创新主体。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程桔华 《中关村》2012,(11):82-84
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是首都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群、设施配套、生态良好、城乡一体的原则,规划构建一心一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到2020年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收入过万亿的科技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8.
张俊杰 《中关村》2008,(4):84-87
1988年3月,中央决定在中关村地区成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中关村掀起了第一次创业浪潮。历经20年风雨创业。中关村做出了举世瞩目的业绩,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密集区的代表性品牌和成功模式,并涌现出一大批创业精英人物。20年后的今天,当新一轮创业大潮再次迅猛袭来之时,中关村又以挑战者的姿态勇敢迎接新的创业大潮来临,成为新创业大潮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11,(9):12-12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关村“1+6”政策和规划纲要,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几代人艰苦奋斗,薪火相传,打造“十万亿级创新航母”,乘风破浪,向既定目标前进——到2020年,中关村的总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我们不仅要培育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更要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20.
邵翔  罗曙霞 《中关村》2014,(4):47-49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业态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政府对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提升越发重视。2014全国“两会”中提出,调整结构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长城战略咨询基于20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系统地对产业价值链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诠释,提出了产业价值链动态变化的三大规律——分解、融合与新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