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012年4月23日,第12届北京汽车国际展览会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上汽集团齐聚旗下各大自主品牌及合资企业,以空前的全明星阵容强势登陆车展。作为上汽商用车板块重要组成部分的南京依维柯,于会展期间打出了依科技·跃未来的参展旗帜,集各项优势资源于一体,重磅推出具有跨时代科技含量的跃进2012版欧卡,成为本届车展商用车阵营的点睛之作。依维柯品牌拥有得意、都灵、宝迪、欧霸和威尼斯5大产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车集团)8月11日宣布,召回其在京沪高铁运营的54大列CRH380BL型动车组,并对故障原因系统分析,全面整改。  相似文献   

3.
吴歌 《中国品牌》2014,(8):48-50
瑞士人口800万,面积4.2万平方公里,建国历史800年,自然资源匮乏,处于内陆深处。中国人口13亿,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有5000年文明史。看起来两者缺少可比性,但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说:"不是所有有价值的都能被计算,也不是所有能计算的都有价值。"通过近距离对照就明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还有太多的课要补。瑞士的成功这得益于长期以来的创新能力建设。且以"瑞士制造"中的钟表业和旅游业为例。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融入世界经济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有一天你发现,在国外大大小小的商场里面,贴着madeinChina标签的商品随处可见,世界经济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因为中国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中国制造的商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在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工业化,大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由此积累起庞大的生产能力,中国制造遍及全球。尤其是在低端制造上。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因中国的加入而大为改变,由此也奠定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朱为众 《新财富》2011,(10):I0092-I0094,I0096,I0097
经历了入世后十年大浪淘沙的“中国制造”,就像一只被孵化十天的鸡蛋。在它过去十年的成长中,受精固然幸运,发展当然可喜,破壳而出却不是板上钉钉。  相似文献   

6.
吴经胜 《商务周刊》2008,(21):87-87
比亚迪是技术创新的企业,目前有电池、手机零部件、汽车三块产业。比亚迪1994年筹建公司,是以电池起步的。我们采取了一些低成本、低投资的方法,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特别是在锂电池方面,目前我们的锂电池在手机这一块占有全球  相似文献   

7.
与《华为研发》的作者在五道口的一家川菜馆吃饭。她指着菜单对我讲:“你看,这就是他们向华为学习研发的成果。麻辣系列,香辣系列,现在他们能做到每个店菜式统一、口味统一,开店不用太依靠厨师的个人能力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利润微薄、产品低端和自主品牌少等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但目前“中国创造”凸显三大软肋: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全球知名本土品牌和缺乏品牌建设的观念和体制。中国的品牌建设之路势在必行。以企业为主体,品牌建设的路径依赖与品牌建设者对品牌个性的独到理解、品牌策略的灵活运用和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三峡工程历史性地选择了哈电机,哈电机也没有辜负三峡工程的选择,哈电机人靠自主创新创造了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的奇迹。而今,这艘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品牌希望的巨轮,正在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11.
在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的艰辛道路上,中车四方从追赶到领跑,打造出一张张中国高铁的金名片速度快、准点、舒适,这些优点让高铁成为不少人的出行首选。而2007年前,我国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最初引进动车组时,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四方)下定决心,不仅要引进消化国外高铁技术,更要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影片《2012》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看来,当初我们把方舟放在中国建是对的,囚为只有中国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工作。”在影片中,中国仍然是个世界工厂,只不过加工的产品明显提升了档次,不再是廉价的产品,而是可以载着人类精英逃避灭顶之灾的大方舟。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末,“恒源祥”在制定21世纪发展目标时.探讨的是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经营”这个大背景。当时,我们就认为.制造业应该是发展我国经济的一个策略.“中国经营”才是我们的战略。这是一个长远国策.长远战略。考量制造业的效益和效率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992年.我国每投入1元可以为下一年度或者未来产出0.5元的GDP,  相似文献   

14.
张文爱  刘莉 《商场现代化》2007,(13):246-247
品牌营销是企业经营制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上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和当前我国企业品牌营销现状的分析,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品牌营销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当世界各地的游客在2012年到伦敦观赏奥运会的时候,他们会在伦敦西区购物中心南莫尔顿街28号看到一家刚开业、名为波司登的中国服装品牌店。波司登是亚洲最大的羽绒服生产企业。它有着几乎所有中国制造出口企业的相同点:地处东部沿海、拥有成片的厂房、雇佣大量工人依靠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赢得出口优势。不过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各种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国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支配附加值低的大众化产品30年无敌手  相似文献   

16.
经济危机一年有余,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东莞受到波及不少。东莞同时又是中国整个加工制造业的缩影,很具观察性。如今,后危机时代,她的情况如何?我们用几天时间自驾东莞,穿行其三个代表镇区,看到的是各地如火如荼的产业升级转型:老牌名镇没有在危机中受到太多波折,俨然一派欣欣向荣;以电子制造业为主的塘厦如今正在向高尔夫特色产业小镇转型,快马加鞭;而作为东莞的特区松山湖更是逆市上扬,在危机中继续招商引资,成果颇丰,不愧代表的是东莞的未来……而在与各个行业的人的对话中,我们也看到东莞制造业者的坚持,他们对本行业的不离不弃,用热心和信心支撑着东莞这座中国制造城的运作,而经过危机阵痛之后,他们更懂得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17.
刘娟 《中国广告》2011,(11):44-45
如何将“中国元素”运用到品牌中,如何在品牌的塑造中超越“中国制造”进入到“中国创造”、充分发扬“中国特色”,已经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在路上”。——高峻一个品牌能够在全球获得成功.一定是这个品牌背后的文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同。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能和商业进行完美的融合,那么这种文化必然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08,(8):108-109
在其他公司都还在为推出满足所有消费者需要的大众产品(大规模制造的影子)大打出手时,上海通用初涉中国市场便采取了细分市场的策略,将中高端的商务市场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而在这个大的方向上,又尝试着细分出MPV这样更为细小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国际广告》2010,(11):30-31
本期继续选登部分论坛演讲。机电、轻工、纺织三大进出口商会的发言清晰地阐述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地位、发展趋势以及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后两篇演讲则从中国品牌建设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了中肯而深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贸易规模已上升至世界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贸易大国。但由于“中国制造”存在知名品牌数量少、品牌生命周期短、自主创新能力弱,大多还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我国的经济总量、经济发展速度和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很不相称。对此,专家指出,亟须打造“中国品牌”,努力塑造世界品牌,方能为“中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核心支撑力,提升“中国制造”的档次和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