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日本工业化过程中,也产生过二元经济问题,而其能在工业化中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工业化道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我国也一直希望探索一条新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以解决我国的"二元经济"问题。日本工业化道路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向来重视企业内教育培训,并在这方面积累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日本的企业内教育培训始于明治时代,其历史渊源也可上溯至江户时代商家的奉公人教育。明治维新后才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工业的初始阶段就意识到,实现工业化不能仅依靠机械器具的引进和革新,必须同时造就大批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只有这样,技术装备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后劲。就经济发展条件而论,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唯一可资利用的优势就是智力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美国和日本产业组织能力适应性的比较,提出广东所具有的权变能力优势,而广东最擅长的产业应该是市场需求弹性高的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产业。这种高附加值的生产制造方式,需要在人才培养以及获取技术上进行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一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政策,它主要用来解决"后税费时代"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事实上,"一事一议"在解决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修建村级道路等村庄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事一议"在实践中还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制度本身的,也有操作方面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一事一议"效力的发挥,因此必须加以解决.有鉴于此,文章主要从"一事一议"制度本身存在问题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走进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论坛购物中心(Forum Shops),你会恍若置身于古罗马时代的集市:地上铺着大理石地板,间或有一队队古罗马士兵列阵穿过白色的罗马式列柱……而你若有幸来到加州的硅图公司设立的"虚拟现实中心"(Visionarium RealityCenter),你又像是进入了"未来世界":在三维空间的立体模拟环境中,你能摸得到未来的产品,感觉得到产品的功能……这便是"情景体验式"消费。美国人称之为"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英特尔总裁格罗夫说过:"我们的产业不仅是制造与销售个人电脑,更是传进资讯与栩栩如生的互动体验。"日本人更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将东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人有句名营:"代表日本脸面的有两个,左脸是松下电器,右脸是丰田汽车"。照此推理,可以这样说,代表美国脸面的是"可口可乐",代表法国脸面的是"雪铁龙",代表韩国脸面的是"大宇"。那么,代表中国的脸面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令中国人十分难堪的问题,而这又是每一个有民族自辱心和爱国心的中国人必须正视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进一步提出两化融合的战略,即"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小企业而言,如何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实现两化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广大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尼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自动门系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中国轨道交通车辆现代化装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具有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全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康尼公司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从1994年就开始逐步引入信息化软件来辅助企业研发与管理,目前信息化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信息化建设成为了企业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8.
市场如战场。在现代国际市场竞争中,日本企业已遍及世界各地,日本产品已销往全球。日本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首要目标是美国市场,因为美国是世界当今进出口贸易额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1/10强,同时美国工业产品及制造技术先进,消费水平较高,攻进美国市场比攻进他国市场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和意义。从日本企业如何攻进美国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经营秘诀,对指导我国企业攻进国际市场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半导体正在复苏。1987年美国晶片制造商的营业收入增加20%,1988年也保持相同的增长率。但是,日本半导体业仍是美国同行的劲敌。日本能够开发效率极高的生产线,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并且努力降低产品的缺点。因此,美国半导体业者展望未来仍持审慎的态度。市场之争美国在创造新产品和制造客户设计的产品这两个方面仍领先于日本,但在其他市场方面的劣势,使得这两项领先无补于事。特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上,英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都依次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制造已逐渐崛起,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局面。我国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在世界各国都可以见到"Made in China"。国际上相当数量的知名品牌和知名品牌的零部件都在中国加工制造。中国要想真正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必须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探索发展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应对措施。为此,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于2002年7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了"世界制造业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会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锦华提出了五点意见,希望能引起大家认真地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故事吗?中国正在经历类似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对抗美国同行的开端?中国这个新竞争者制造的产品正在遭受欧洲及美洲的强烈抵制?在这样的悖论中,哪一个才是真相?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最大的改变并不是金融监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而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思路的改变一从"产业空心化"到"再工业化"的回归."再工业化"作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意味着将从虚拟经济重新回归实体经济,把更多的生产制造环节留在本国,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在"环保新时代"福建省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创环保新局面的思路,具体归结为增强三大意识,解决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招标》2012,(44):40
近来,三一集团(下称三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名企频频成为国际舆论的核心话题,"国家安全"成为美国拒绝他们的唯一理由。现象背后,一名美国记者一针见血:"三一代表了中国高端制造企业新的时代,如今,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着长期属于第一世界的高科技,并把产品卖到了自己的家门口,这让美国人从内心很难适应。"若干年前,"中国创造"还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似乎遥不可及。如今,从智利矿难大救援到日本福岛核救援,  相似文献   

15.
假如,用一个词定义中国的产品,它应该是什么? 众所周知的是,法国制造的产品意味着"浪漫",日本的产品意味着"精致",德国意味着"严瑾",意大利"热烈",英国"高贵"……你不得不承认,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产品还相差得太多。 "中国制造"是否将永远和"低价"画等号?没有人愿意回答"是的"。在制造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时,"中国制造"本身也逐渐形成了并不光鲜的世界概念。抛开诸多可能的政治因素不谈,仅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对"中国制造"的"成见"形成也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末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研发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自主创新不足,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仍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针对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全球化竞争的挑战,顺应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党中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方针。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指南》提出,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相比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突出,迫切需要加快绿色发展,以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模式,构筑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美国和日本1985年以后汇率干预的历史,分析为何两国不通过国内制度来解决根本的经济问题,而却偏好使用汇率政策?这种汇率干预政策形成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是什么?能否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本文在对美国和日本汇率干预政策的分析基础上探讨我国的汇制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开展了以"三防"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如今闽北这一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生态绿谷",为了摆脱贫穷的现状,将进行一场"工业革命".闽北如何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创造出一个繁荣、富裕的海西绿色腹地?也许曾经生态最恶劣的陕北黄土高原,能给生态最为优越的闽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参加今天的峰会我很有感触,前面有几位企业家在这里讲了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设想,对我很有启发。这个时代真的在变,企业如何变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非常不同的年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仍然处于工业化的时代。人类历经工业革命,或者说工业化时代,大体解决了人类发展的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第二,工业化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