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舜 《经济学家》2005,(1):113-116
现代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缺失中观经济理论。中观经济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有其显著特点和运行规律。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应包括中观经济理论,但它不是前苏联范式的“三板块”结构,也不是我国一些学者提出的综观经济和宇观经济结构,而是与经济实践相一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云 《经济研究导刊》2013,(36):166-168
中观审计正是建立在中观经济基础之上的,通过监控中观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机制,防止偏差与失控,协调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提高中观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大多是把经济领域的活动分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范畴。介于宏观和微观两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如关于集团和地区经济的研究,以及由其所产生的结构变化等,往往引起混乱或被忽视。实际上,这部分的经济活动,有独立研究之必要,并可称之为“中观经济”。“中观经济学”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奥埃登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彼得斯于70年代提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早在1981年,也曾提醒大家注意“中观经济问题”,以此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对“中观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的确认,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认…  相似文献   

4.
经济史对经济学科的意义及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史学科是融合经济学玫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因而在经济史研究中,就研究对象、方法和成果而言,呈现出偏重于历史学或重于经济学的特点来。目前,运用经济学方法、并对经济学科产生较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已显不足。经济学理论离不开经济史,理由在于: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经济理论必须结合经济史揭示的经验性材料才能启发人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加以应用。经济史研究的方法的创新应加强运用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应注重根据研究目的和可能得到的史料更多地运用经济理论为工具来解释和分析经济事实,如运用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经济理论、边际分析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产权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对外贸易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等等。应注重从经济史中总结出特定规律,以对现有经济理论进行补充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滞胀危机和世界金融海啸的先后爆发,表明现代宏观经济学不仅不能解决当代最大的经济问题——消费需求不足,而且催生出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需要做重大改进,使之从宏观走向中观和微观;从平面研究走向立体研究,从虚拟走向现实。本文构建了融微观、中观和宏观于一体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析和阐述了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宏观经济三个层面的内在关系和外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提出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政府干预理论等10个方面对两种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优劣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观经济系指部门经济和区域经济,本文主要是就区域经济而言的。中观经济相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来说,它是中间环节,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观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状况。同时,中观经济又直接与微观经济相联系,并依托于微观经济的发展。可见,中观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中间环节,其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从我国多年的情况看,对于中观经济和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和展望了“中观经济学”的萌芽、兴起、发展过程和前景。全文分四个部分:①研究的起步;②学科的建设;③范围的拓展;④前景的展望。作者评介了在创建“中观经济学”过程中于光远、钱学森、厉以宁、刘与任、魏双凤、刘伟、张健群、何维凌、邓英淘等老、中、青学者的理论贡献,也以一定篇幅介绍了作者所著我国第一本《中观经济学》专著的研究、写作情况。最后,作者认为“中观经济学”的发展前景,将有如下趋势:①跻身于现代经济学科之林;②逐步衍生出新的分支;③理论和政策走向一体化;④博采各国之长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消极宏观经济管理和积极宏观经济管理是现代政府对经济进行管理的两种形式,消极宏观经济管理和积极宏观经济管理是现代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理清积极宏观经济管理和消极经济管理的关系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现代经济学并没有对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提出完整的理论体系。文章明确提出了消极宏观经济管理和积极宏经济管理的概念并详细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作为当代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只有推进经济学学科体系、经济理论观点和经济研究方法的创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推动我国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共同发展。但是目前在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分析中出现了一些误用甚至滥用高等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理论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被广泛运用,事实上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比西方经济学社会总供求均衡理论包含着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内容,它是绝不可替代的。它对于指导我国当今的宏观经济运行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实验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静 《经济纵横》2005,(11):76-78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经济研究领域逐渐超出了传统经济学范畴,作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和分析方法日益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不断拓展和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验经济学从美国等西方国家产生并迅速发展为目前经济学科中最有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除了担负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外,还必须担负起超中观国有经济管理职能。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外,政府还必须用两只看得见的手,一手抓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一手抓超中观国有经济管理。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必须担负起超中观国有经济管理职能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超中观国有经济管理职能?现代西方经济学者中,有人将一个国家的经济运作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第二层是大型公司总部及事业部对公司整体经济运作的中…  相似文献   

13.
以构建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研究范式为目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哲学--经济学--其他学科的研究路径.哲学作为其理论之"根",经济学是其理论的"主干",而其他学科则是其理论的"枝叶和花朵".文章的重点内容是在广义虚拟经济哲学基础上,构建广义虚拟经济的微观经济分析框架和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收入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在国民收入理论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前者以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是马克思微观经济矛盾理论分析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的逻辑发展和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经济宏观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后者则是以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为最原始模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独立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两大体系的国民收入理论,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对其一致性和分歧性的分析,有助于把握两大理论体系的发展走向,更好地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从而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基础之上,即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所基于的微观经济分析与新古典分析有着本质的不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解释社会变迁。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的实质作一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劳动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在当今经济学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体系并没有形成,这一方面表现为我国的劳动经济学没有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表现为我国的劳动经济学教材没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框架。当前,有关学者正在努力创新我国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这里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构建现代劳动经济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或者说应当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劳动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理解现代经济学   总被引:168,自引:0,他引:168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是二十多年来推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我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直接力量。20年来,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市场经济体系正在全面建立。伴随着这一过程,现代经济学科的各个分支领域逐步被介绍到我国,并在高校讲授。今天,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必然要全方位地与国际接轨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经济改革和开放也将上一个新的阶梯。这一大趋势呼唤着我们的经济学学科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现代经济学接轨。为此,比较完整和准确地理解什么是现代经济学就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8.
汪浩瀚 《财经研究》2005,31(10):86-9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解释的是社会变迁.文章在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技术经济学科从创建、发展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作为一门应用性的技术经济学科在我国社会经济实际中发挥了重要和突出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以现代微电子为核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论述了开展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背景,特别是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与技术经济学本身发展的关系;说明了信息技术经济研究是技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新兴领域之一;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能够丰富和发展技术经济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论述了开展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还重点提出并论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基本框架内容,并结合信息技术特征举例阐述了学科内容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特色。其后本文还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异同关系。本文最后说明了开展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说明了为什么需要大力开展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将于今年八月联合召开技术经济理论体系与方法学术讨论会。会议拟讨论下述问题: 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与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 2.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4.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方法体系; 5.技术经济研究的方法论; 6.技术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