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到年底,年终奖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今年也是如此,只不过有点特别。相比去年的“你有多少年终奖”“年终奖应该怎么花”、“如何让年终奖钱生钱”之类的大讨论,今年的焦点变成了“今年你有年终奖吗”、“没了年终奖,你如何过年”……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界》2015,(8):14
这世上有一种公司叫别人家的公司,有一种老板叫别人家的老板,有一种奖叫别人家的年终奖。当然,在老板眼中,有一种员工,叫别人家的员工……又到一年发奖季,你是拿到了一本书、一床被子、一根大葱,还是一包辣条呢?今年的年终奖是三箱辣条和两瓶酱油。酱油是老板岳母家超市囤积的,已接近保质期。而辣条,用老板的话来说,是食物中的“劳斯莱斯”。从源果果对于年终奖,混迹在职场的人  相似文献   

3.
这是时下网络热门的口水歌,与往年“老板发年终奖了,发了我25000元,自己挺满意的”、“自己都妒忌得眼睛发红啦”帖子相比,今年京城的外企白领们更热衷来比拼哪家公司最会节约、谁的年终奖最少。各大论坛和门户网站的讨论区,网友们不再像去年那样宣泄年终郁闷的心情,已经习惯了年终奖的信封变薄、消失,也已经学会了在金融危机第二年里保持一份小小的淡定和乐观。  相似文献   

4.
“钱生钱”并不容易如果你手里有一笔钱,100万港币或者100万美金的积蓄,你怎么办?是让它存在银行里,按时“吃”一点利息,还是选择其它途径,使“小钱”慢慢地变成“大钱”? 大多数香港人选择的是后者。不过,如何“钱生钱”并不是一件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起伏跌宕的一年,职场人经历了股市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物价的上涨,因此这一年职场人的生活不得不比任何一年都跟“钱”产生更加紧密的关系。岁末年初。奔波劳碌一年的职场人到底有多少拿到了年终奖,  相似文献   

6.
抵制诱惑     
《中国集体经济》2010,(9):33-33
有一位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有一次,银行老板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很老实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一段时间,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如实说:“这是钱。”  相似文献   

7.
微博热词     
《中国经济周刊》2011,(4):62-63
一年一度,又到晒年终奖高峰期。丹妮冰冰:你加薪或者不加薪,年终奖就在那里,不多不少;公司给或者不给,盈利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羡慕或者不羡慕,人家公司实力就在那里,不兴不衰;所以,低头干自己的活,努力赚自己的钱。  相似文献   

8.
《远东经济画报》2003,(4):88-89
“造雨人”是指能为他所服务的机构带来收入的人。顾客的钱,就是雨水。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造雨”,或者是不知如何“造雨”,那么这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销售,如何造雨的秘方。如果你的组织需要收人.如果你想成为组织中至尊号人物,那么请仔细阅读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9.
龚艳 《沪港经济》2009,(6):66-66
Q:“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A:我觉得,钱不是不重要,但达到一定数目之后,都是虚的了——你只是看着银行里面的数字在增加.但其实你个人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就算你有100套房子.你也只能住一套。相反,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是花再多钱也买不来的。  相似文献   

10.
史斌 《环球财经》2004,(10):68-69
在唐雅君看来,做生意要想成功,不外乎三大原则,你要有“诱人的商品”、“贪小便宜的客户”,还有“爱钱的员工”,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微博热词     
《中国经济快讯》2011,(4):62-63
丹妮冰冰:你加薪或者不加薪,年终奖就在那里,不多不少;公司给或者不给,盈利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羡慕或者不羡慕,人家公司实力就在那里,不兴不衰;所以,低头干自己的活,努力赚自己的钱。  相似文献   

12.
有一句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确这样,有钱的人未必就幸福,但没有钱的人一定不会幸福到哪儿去,幸福还是需要钱做基础的。可是得到幸福到底需要多少钱?也许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多。在澳大利亚的幸福协会里,几百澳元就能让你学会幸福。  相似文献   

13.
“老兄,年终收获不小吧?”“还行,不过也就一个月的工钱。你呢?”“一个整数,恐怕要比你多一个0。可我们的老总一下子名正言顺地拿了5万,这叫做兑现协议!不过我们大家并没有意见,主要是效益上去了,大家都沾光。” 每当辞旧迎新之际,年终奖便会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当年的同班同学,如今一个是国家公务员,一个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他们关于年终奖的简单对话,真实地反映出了当前不同单位、不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没有钱做不了慈善家”,李卓的故事已经有了答案。慈善家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如果你没钱,你想办法让别人捐钱帮助人,这其实也是慈善家,因为慈善在你心中。  相似文献   

15.
面对“他欠我钱我不要,我欠你钱我不还”的现象,法律说“不”! “代位追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代位行使债条人的债权……。“代位追偿”制度是在经济合同 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部合同法都没有的基础上首次确立的,特别有利于解决目前经济 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逃避债务的情况和一直困扰法院 的 “执行难”问题。“他欠我钱我不要,我欠你钱我 不还”的现象不仅给债权人造成伤害,而且也对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危害。 当…  相似文献   

16.
陈耘 《宁波经济》2014,(1):44-44
临近年终,年终奖又成为职场人热议的话题.辛辛苦苦在外打拼了一年,还有什么事比多拿点钱回家过年,更令职场中人期待?作为企业管理者,不在这个时候“收买人心”更待何时?付出的不过是一部分钱,收获的也许就是以后创造更多利润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毛欢喜 《首都经济》2010,(11):92-93
古钱币收藏中有一句行话:“藏的是钱,赚的也是钱”。如何在浩瀚的古钱币中淘金,是众多收藏家和投资者津津乐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道》2014,(6):40-40
在英国年代剧《唐顿庄园》里,当男主角问伯爵继承人、唐家大小姐“你们怎么赚钱”时,唐家大小姐回答他:“我们不赚钱,我们继承钱。”之所以这么强调“钱”字,是因为对“OldMoney”群体来说,谈钱是件庸俗而不体面的事。“OldMoney”指的是继承的钱。赚钱,对“老钱”群体,当然也非常重要。比如中国人熟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以金融发家,不经意问又在中国掀起“拉非热”。但你上来就跟“老钱”们提“拉菲”之类的项目或赢利模式,可能只会被鄙视。人家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要谈论和忙碌:家族的荣誉,国家的责任,灵魂的自由,等等。  相似文献   

19.
“家电下乡”不如“家电券下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今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在全国推广,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财政直补。然而,最近在“家电下乡”官方网站上却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有农民消费者投诉某些“家电下乡”产品价格过高;另一方面,也有“家电下乡”经销商投诉“进价太高,赚不到钱”。  相似文献   

20.
年终奖: 你从哪里来? 据了解,目前各级政府对机关单位的年终奖发放都指定有标准,如郑州市规定,对年终考核合格的人员,单位可按本人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数额发放年终奖。如果按平均工资计算,年终奖应在500元以内。显然,多出的部分无法按年终奖正常走账的,也不可能从国家财政支出的。那么,大笔的年终奖有何名目,又来自何处?对此问题,不少机关人员不愿回答,讳莫如深。倒是某局一位财务处长酒后吐真言,道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