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蹬,因为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2.
贾康 《英才》2013,(9):80-80
"只有人受益而不会有人受损"的改革事项都已做完,现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面临既得利益"固化藩篱"的强有力阻碍。中国改革的实质性深化,在当下着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走到改革"深水区",阻力前所未有,所有那些"只有人受益而不会有人受损"的改革事项都已做完,现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面临既得利益"固化藩篱"的强有力阻碍,而且各项改革大都已经深度关联交织,牵一发动全身。过去在局部发力寻求突破就可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更大,对实现公平正义的追求更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更强烈。与此同时,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推进改革的难度更大,阻力更大,一些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难啃的硬骨头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走到了“深水区”,阻力前所未有:“只有人受益而不会有人受损”的改革事项都已做完,任何一项改革任务都会面临既得利益“固化藩篱”强有力的阻碍。各项改革已深度关联交织.“牵一发动全身”。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时常听到一种很流行的话:某些方面一出现了问题,有的领导人便说:“这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没有经验嘛!让一些人钻了改革的空子,都是难免的嘛!”某些领导人说这种话,不仅是为自己开脱责任,洗净身子。更为严重的是给改革泼脏水。照这种说法,似乎改革就必  相似文献   

6.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着眼点是求稳还是求新?本文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两位学者的不同观点陈宏民说。过度求稳或导致既得利益结盟什么是改革的“深水区”?直观上讲,我们的改革本身就遵循了一条先易后难的道路,先农村后城市,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竞争性领域后垄断性领域;一路摸着石子过河,走到今天。水越来越深,已经摸不到石子了,所以难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何东 《中国企业家》2008,316(10):120-120
又一个叫魏东的人,生前财产多少多少亿,可一转身突然就自杀了。这肯定又会让好多人很想不通:明明什么都有了,他干嘛要自杀干呀?殊不知,有钱人的日子现在就真比穷人更好过吗?  相似文献   

8.
微时评     
《住宅与房地产》2014,(2):126-127
【国风·前瞻】习近平谈执政理念:担当起该担的责任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相似文献   

9.
蔡玲 《秘书工作》2014,(4):18-20
正调查研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问题在基层,根子在体制机制,光斩草、不除根,风吹又复生。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问题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改革面临的难啃的"硬骨头"。针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不仅仅需要  相似文献   

10.
约翰尼是一家连锁超市的打包员,他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设计了一个程序,他把自己寻找的“每日一得”都输入计算机,再打上好多份,在每一份背面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天他给顾客打包时,就把那些写着温馨有趣或发人深思的“每日一得”纸条打到买主的购物包中。一个月之后,连锁店里发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在什么时间,约翰尼的结账台前排队的人总要比其它账台多好多倍。值班经理很不理解,就大声对顾客说:“大家多排几队,请不要都挤在一个地方。”可是没有人听他的话,顾客们说:“我们都排约翰尼的队,因为我们想要他的‘每日一得’。”点…  相似文献   

11.
《新远见》2013,(1):34
部门协同一直是中国各行业改革的难点之一。当一项改革向深水区挺进时,部门协同的必要性则更加凸显,和则百利、争则百害。当前新医改已涉足深水,公立医院改革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却仍貌合神离、步调难谐。值此时刻召开的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成为卫生行政部门争取各方支持、强化自身存在感的舞台。无论是对大型公立医院意味深长的劝导,还是对新农合归属的宣示,以及对议价主导权的争取,都体现了参会者对公立医院改革推进  相似文献   

12.
《英才》2006,(3):57-58
“我心目中没有难和不难的概念,只要善于沟通,想办法沟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往往我们中国文化是不善于沟通,不想办法去沟通,都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是老大,所以就往往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沈阳 《经营者》2014,(1):76-77
低成本、高价值是我们的核心本质。这些年我们认识到,只要成本增加,我们就会进入贵族化阶段,就不是我们自己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帮人才能走得更远。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现在讨论企业文化,首先需要重新认识我们是谁?要清晰地认知我们的过去和现在,现在是什么样子,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自己怎么认识自己,才能讲未来。存在就有其价值。这些年我们面临的市场与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2012,(4):1-1
近几年,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许多新问题。是继续改革还是停止改革?在改革中是否还要坚持市场取向?不仅在经济领域,并且在劳动就业领域,都有不同的看法。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应当进一步坚定:要坚持市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使中国的很多企业形成了企业集团的管理实践基础。目前我们的改革已经行至深水区.深水区意味着已无石头可摸.这是我们大家的共识。由于各个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控水平仍然参差不齐.内控体系建设不系统.其风险管理和内控实践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伴随着各个企业集团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产业链条的快速延  相似文献   

16.
一、职工心态调整难。由下岗向失业并轨,职工的心态极为复杂。签了协议进入“中心”的下岗职工觉得,现在既可领到基本生活费,企业又帮助缴纳杜会保险费,自己还可以通过隐性就业获得一定的收入;也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为企业工作了多年,没有功劳有苦劳,现在失业了,企业把我们推出去不管了;还有一些人担心老了怎么办,病了怎么办,就不了业怎么办等等。总之,职工出  相似文献   

17.
历时20多年的国企改革,已进入破难攻坚阶段,触及最核心之处--国企产权改革.那么,涉及19.7万亿元国有资产的国企改革如何在"深水区"前行呢?笔者认为,改革再出发还需要"升级换代".当前迫在眉睫的是要把国企改革从"内部人主导型"转向"社会参与型",这将是决定中国改革能否继续推进并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市场分析: “午吃饱,晚吃好,早餐不可少”。这是营养学专家对我们的忠告。现在人们基本上都认识到了早餐的重要性,但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来不及做早饭就得急匆匆地赶去上班、上学,所以还是有好多人在家里吃不上早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敢于拼搏,敢于险滩,只有正确的认识市场规律,政府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过去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无法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与人性化管理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事业单位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决定事业单位社会化职能的履行成效。"大锅饭"的时代已经过去,"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时代已经到来。本文将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探寻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企业改制,曾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话题,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把这个遥远的话题一下子推到了每个人的面前.全国几十万户国有企业,已经改制或即将改制的占了大半,涉及职工数千万人,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1998年,改制的力度正在加大,改制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改制,依然十分艰难.难就难在很难改变的旧观念,难就难在很难变革的旧体制,难就难在很难推进的配套改革.改制要想成功,就必须选准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