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差能巨额的存差问题,并且在我国的各个区域地区存在有不同的存差数量,尤其是我国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的存差数量和存差总数的增长速度有着很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经费短缺、巨额债务等问题,各学校只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充分融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发展才能有保障。  相似文献   

3.
浅析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与保险资金投资效率低下、投资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投资平均收益率低于保单平均利率,形成了巨额的利差损失。如果不尽快开放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拓宽投资渠道、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收益水平,保险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李南 《财会月刊》2011,(9):I0008-I0008
一、存实物白银保值 白银是国际市场上公认的贵金属投资品种。相对于房地产、股市等投资渠道,投资白银入门门槛比较低。但购买银条要悦一定手续费,回购折旧费约为10%,回购渠道也并不多。所以投资者要考虑未来白银的涨幅,只有涨幅超过这些费用,才有投资回报。而且,实物白银投资最好长期持有,至少持有1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范子杰 《价值工程》2011,30(28):119-120
本文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外汇形成的本身和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对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投资手段和投资渠道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居民不再满足于只把资金存人银行获得利息的简单投资,而是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取得预期的投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控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来华投资数量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合资企业也纷纷增资扩股,直至掌握企业的相对控股权甚至绝对控股权,有的甚至变为独资企业。可以说,控股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谋取巨额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据统计,在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四百余家来华投资。这些跨国公司凭借自身在品牌、技术、资金、管理、人才和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掌握着在华并购投资的主动权,并逐步对国内某些企业甚至某些行业形成了垄断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董积生 《经济界》2003,(3):43-44
存差,即存款额大于贷款额,是我国金融机构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1997年我国存差余额为7949亿元,1998年存差比上年增加1901亿元,1999年增加2316亿元,2000年增加2065亿元,2001年增加7205亿元,2002年9月末存差余额达3.9万亿元。金融机构存差扩大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存差对我国现实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公布的数字表明,中国居民银行储蓄到4月末已接近8万亿元人民币,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也拥有巨额现金。遗憾的是,这些资金很多时候处于闲置状态,或者被个人仅仅用来盲目炒股,被企业甚至违规用于委托理财。这种现象表明,中国很多居民和企业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投资渠道。那么,如何在中国寻找更好的投资赚钱机会呢?  相似文献   

10.
一、储蓄、外汇"双溢出"现象的分析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吸引外资,除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负增长外,引资基本保持逐年增长态势.随着外资的大量进入,1994年开始,我国金融机构一直以来的余额"贷差"转为余额"存差",此后每年都持续出现增量存差,中国出现了高额国内储蓄与巨额外资并存的现象,而且日益明显.这种外资持续大规模流入以及外汇储备激增和存差同时增长的现象,被称为"双溢出现象".这种现象使中国储蓄和外汇的"双缺口"看似已经消失,但资金富裕只是表面现象,资本短缺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地界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有各自的特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应该简单地通过应用某一种政策主张,来解决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适当的政策组合,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近年来显得尤为重要,尽管高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较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不能适应我国和国际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型员工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也有其自身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和知识型员工的个性是相矛盾的,二者经常发生摩擦,所以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如何获得、留住、管理好知识型员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正在世界范围蔓延,并已影响到了各国的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企业该有怎样的作为?  相似文献   

15.
唐建军 《价值工程》2006,25(11):75-78
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求工业的发展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回归模型分析(SAS软件)论证了我国制造业促进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通过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时期制造业的一些变化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这些可喜的数字后面,我国的制造业内部结构存在着质量上的问题(主要是外部替代效应、内部替代效应),其原因分析主要是引入了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过程图。最后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角度总结了存在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surge of interest in the social impacts of the Internet has led information systems experts to apply methods and theories garnered from disciplines such as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As researcher look across disciplines for methods and explanations of outcomes, they run the risk of researching badly. This may be because they are inexperienced in the theory or method, or because the theory or method is not entirely applicable to the context that challenges them. Thus, in the search for the novelty necessary to achieve publications, and given the lack of experience in apply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o issues beyond the corporate sphere, research that does not hold water is being undertaken. This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because it is not necessarily being undertaken by the novice.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was undertaken by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using experimental and interview methods with which they had experience in other disciplines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However, the context of researching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irst time users over the age of 65 was sufficiently different as to render the methods and possibly the theory inappropriate. This dilettantism must be recognized for what it is.  相似文献   

17.
马乐  张婧 《价值工程》2021,40(17):13-14
建设工程项目中,发包方和承包方签订的所有合同都是基于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的前提下订立的,这些合同理应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全面履行.但在实际项目中发现,存在一些承包方为了赢取中标,承诺了具有较高水平、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投标中派驻现场的人员,并最终以合同条款约定在双方的合同里,而在项目开工后,又以各种理由,把这些高水平经验丰富的人员换成经验水平一般、投标承诺之外的人员,可能给发包方带来风险和损失.文章对工程项目进行中发包方如何应对承包方更换合同约定的人员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8.
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加快我军装备物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大的军事物流体系已经成为高技术战争强有力的支撑。军事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进程和结果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本文从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高技术战争对军事物流的需求;基于对美军军事物流的分析,对装备物流的基本内涵、装备物流建设的发展战略和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the incentives of sales managers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on demand conditions to headquarters under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its subsequent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When headquarters determine quantities of production, sales managers' interests are aligned with that of the firm,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authority of decision making on quantities of production is delegated to sales managers, they prefer not to transmit reliable information; consequently, headquarters set transfer prices given poor information about demand. Due to such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headquarters, a centralize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requently leads to the bes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曾朝伟  程贵海  覃翔 《价值工程》2021,40(3):160-162
针对柱状装药时炮孔近点的水平发育的小尺寸溶洞进行建模,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溶洞充满水或空气,水空气并存时的溶洞以及无溶洞时的这四个工况进行了爆破数值模拟,通过观察不同模拟工况下的有效应力云图分布,揭示了近点水平发育溶洞内所含介质对爆炸应力波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