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财务会计工作的致命伤,要彻底杜绝企业的“厂长成本”、“两本帐”和“小金库”现象,国家提出了会计委派制,以期真正实现以信息真实为核心的会计现代化目标。近年来,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推行,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成绩和问题同在,赞扬和批评并存,究竟怎样才能把会计委派落实到实处,达到会计委派制的目的,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思考。一、会计委派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洁 《现代企业》2007,(5):56-57
会计委派制作为会计管理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新形势下实施会计委派制度,摆脱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有利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保护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但会计委派制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期待能对完善新形势下的会计委派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财务会计工作的致命伤,要彻底杜绝企业的“厂长成本”,“两本账”和“小金库”现象,国家提出了会计委派制,以期真正实现以信息真实为核心的会计现代化目标。近年来,从试点情况看,成绩和问题同在,赞扬与批评共有,怎样才能把会计委派制落到实处,达到会计委派制的目的,就此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梁捷 《电子财会》2006,(3):9-11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趋严重,已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一种得到政府官员认同的观点认为:失真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员“制造”的,“会计委派制”在各经济领域全面施行,可以防止会计人员造假。  相似文献   

5.
牛改玲 《西部财会》2003,(12):20-21
会计委派制是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提出的对策之一。会计委派制固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措施,但也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只是当前体制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要完善会计委派制,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须从多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委派制是针对目前会计工作中暴露出的会计信息失真、财经纪律松懈、国有资产流失、违法违纪等问题 ,针砭时弊 ,为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一项创新监督措施 ,对此 ,一些省市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一些探讨争鸣性的文章也多见诸报端、刊物 ,说优之者多 ,直陈不足者少 ,对这一新生事物在实践中能够真正地总结出积极的一面及一些不足 ,能够正确地认识会计委派制才能够积极稳妥干好这项工作 ,笔者试从不同角度阐述其观点。一、会计委派制出台的背景曾几何时 ,虚假会计信息如同瘟疫一样 ,肆无忌惮地扩散 ,使我国的经济肌体 ,遭到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7.
张洪 《企业家》2002,(22):49-51
目前,大量虚假会计信息的曝光,再次引发了对会计委派的争议。会计委派制是近年来在我国某些地方正在试行的一种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就目前其实施情况来看,它对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外部监督起着一定积极的作用,但从其实行过程来看,笔者认为存在如下一些问题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有精湛的会计技术、技能,能提供一流的会计服务。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上市公司虚假披露会计信息的案件频发,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人员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是在一些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遭受严重侵蚀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从目前情况来看,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对当前会计领域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近年来上市公司暴露的会计报表失真问题,使我们对会计委派制的作用不得不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的会计主管部门统一向企业、行政事业等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派驻会计人员的制度 ,包括派驻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目的是全面掌握核算单位的会计工作 ,以期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这是近几年来为加强财务管理 ,强化会计职能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产生的新生事物。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其弊端的一面 ,下面就此问题谈一谈浅见 ,以供商榷。一(一)实行会计委派制 ,能规范基层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计划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1.
霍利纯 《西部财会》2004,(8):51-51,49
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机构和一些会计工作者严重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会济领域的一大“公害”,扰乱了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已引起了国内外业界的极大重视。  相似文献   

12.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因此,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殊时期,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人员难辞其咎,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亦是必然。目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观点是“会计委派制”。本文以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在对会计委派制四年多来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上谈一点看法。会计委派制是以反腐败抓源头提出来的。各地方进行了积极的试点和推广,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3.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两大职能之一,其目标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当今社会,无论国内国外,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美国“安然”、“世通”等,我国“琼民源”、“银广夏”等,它们无一不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信息质量便成为会计作用能否正常发挥的保证,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则具有巨大危害,有言“虚假的信息不如没有信息”。会计监督是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会计监督和新《会计法》有着相互紧密的联系,本文将从会计监督视角来透析新《会计法》。  相似文献   

14.
浅议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净化会计信息市场呼声的日益高涨,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我国从1996年开始,陆续一些省份、部分城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实行了会计委派,实行几年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扼制了会计信息失真,对内部人员的败德行为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客观上推进了会计信息质量工程建设,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拟就委派制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对会计委派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财务会计工作的致命伤 ,为彻底杜绝企业的“厂长成本”、“两本帐”和“小金库”现象 ,国家提出了会计委派制 ,以期真正实现以信息真实为核心的会计现代化目标。近两年来 ,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推行 ,从各方面的反映情况来看 ,成绩和问题同在 ,赞扬和批评均有 ,究竟怎样才能把会计委派制落到实处 ,必须找到这一问题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本文就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及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初步探讨 ,并提出对策建议。一、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 ,由于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派代理关…  相似文献   

16.
会计委派制是对传统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力地加强了对受派单位的监督管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适合我国国情,能够有效防止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并且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一种有效的会计监督制。  相似文献   

17.
一、推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作用 (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实行内部会计人员委派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虚假的会计信息,能够实现单位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和制约,改变"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现象,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公司整体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安琳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2):170-171,169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文章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入手,探索有效的防范与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何学飞 《四川会计》2003,(12):38-39
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展开了激烈、深入的讨论,至今尚存在诸多争论。一些同志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由于向企业委派的会计人员不受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制约,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正在进行试点,一些地方通过试点力图加以推广。由政府部门向企业委派的会计人员果真能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并能替代现有企业会计人员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吗?笔者一直存在诸多疑虑。一、会计委派制与会计基本理论不符1.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的…  相似文献   

20.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虽然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是会计行为造成的。解决会计造假问题,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