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产大鳄+商业巨头"的订单模式,解决了商业地产项目盲目开发、定位不明的问题目前国内比较主流的商业地产经营模式有:零散销售、统一经营,零散销售、各自经营等。随着商业地产的理性发展以及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的进入,订单式的"万达模式"将更多地受到欢迎。"地产+商业"的订单式运营模式从整体上保证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特别是对地产资源和商业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分工明确,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2.
集团企业“地产+商业”的商业模式是我国新型商业地产商业模式,本文在分析这种商业地产商业模式的优劣基础上,分析该种模式产生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介绍了这种模式在ShoppingMall开发运营中的应用,进而指出这种模式对集团企业的战略意义。希望通过对这种模式的探索,有力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商业地产的概念。商业地产包括商业和地产两个概念。商业地产有4个权益可以分开:即开发的权益、所有的权益、经营的权益、管理的权益。按4个分开和其他特点,商业地产赚钱可以有多个渠道:一是开发商通过运作项目赚取开发投资利润,二是所有出租商铺赚取租赁利润,三是商铺经营赚取经营利润,四是商业物业管理赚取管理利润。  相似文献   

4.
《上海房地》2008,(9):35-35
进入21世纪以来,每次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商业地产总是成为房产开发商的投资避风港。但商业地产是一个具有地产、商业和投资三重特性的综合性行业,这三重特性使它既区别于单纯的投资和商业,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行业。为了让房地产行业熟悉住宅类产品开发的从业人员顺利地完成向商业地产开发的转型。上海交大推出了商业地产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5.
针对房地产业发展过快过热的形势,2005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了紧缩性的宏观调控。调控中,政策实施的重点主要是针对住宅地产,国内以住宅投资开发为主的开发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开发公司倍感压力,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纷纷宣称向商业地产转型,陆续加大了对商业地产的投资力度。于是有人甚至将2006年称为“中国商业地产年”,并且乐观地估计未来几年将会是商业地产的天下。  相似文献   

6.
与专业地产投资和开发商相比,麦当劳地产的成功之处在于:前者是在努力复制一批相同风格的商业地产项目,但它本身的商业经营并不强势,至少没有形成品牌,而后者是已经在商业经营方面形成了相当强势的品牌,他对商业的分析使人信任;前者只在卖地产项目,而后者是在卖专业的商业经营分析水平。  相似文献   

7.
商业地产从广义上讲.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在经营模式、功能和用途上区别于普通住宅、公寓、别墅、写字楼、工业地产等形式;从狭义上讲,泛指用于零售业的地产形式,根据其体量大小又划分为一般零售、主力店、次主力店等。商业地产同时具有地产、商业与投资三重特性,既区别于单纯的投资和商业,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行业。  相似文献   

8.
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等经营用途的商业类房地产,主要包括购物中心、专业市场、物流仓储中心、直销店、娱乐类商业地产、商务写字楼、住宅的底层商铺等。商业地产转让作为商业地产交易的主要形式,是指通过销售或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商业地产转让与住宅地产转让的显著区别在于,住宅地产的转让对象一般是个人,而商业地产的转让对象一般是企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商业地产开发己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商业地产转让的纳税筹划,对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地产经营管理,提高商业地产运营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导刊》2014,(6):44-45
尽管新型复合地产开发投资模式千差万别,但总体以长期回报为主、后期经营为重,“拿地+销售”的单纯模式必然死去。  相似文献   

10.
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商业目的的非住宅房地产。是商店、写字楼、酒店旅馆等商业用途物业的通称。最近一两年,各种类型的商业用房如商铺、商场、购物中心等为主流产品的商业地产开发成为房地产业投资的新热点。商业地产的开发,已经从初级的住宅配套型物业转变为一种新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形态,并已经形成其相对独立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继住宅和商业地产之后,“工业地产”正逐渐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悄然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和开发商的关注,成为他们眼中的又一次“掘金”机遇。 在资本的冲动中,不仅是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国内家电巨子不约而同打着产业“扩军”的旗号大举圈地,建造自己的工业园区;甚至是浙江的民间资本、个体老板。都想把手里的钱投向工业地产;而一些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进入,更使得工业地产的模式日渐盛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订单地产”模式,对中国的商业地产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时跟风者甚众。然而,随之而来的风险却令人防不胜防。“订单地产”真的“可以引领未来”.“是商业地产开发的必由之路”?对此,业内不同声音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13.
尽管目前境外资本投资的重点仍局限于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领域,但随着国内部分城市房价进入底部,外资大规模的入市行为已渐次形成。对房地产企业来讲,如何借此东风建立以“银行+信托+证券化产品+资本市场+PE+境外资本”为组合的,多元化、资本化、国际化、的融资体系,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住宅开发相比,商业地产开发要复杂得多。大连万达集团的老板王健林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住宅地产是小学生;商务地产、写字楼、度假村等是中学生;商业地产是大学生。住宅产品的使用功能就是居住,因此不管买房者是自住还是投资,开发商只要把房子卖出去,产品的价值就实现了,开发商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此终结。但商业地产不同。由于商业地产是商家经营的载体和平台,脱离商业运  相似文献   

15.
杭东 《上海房地》2014,(8):18-19
商业地产是一个综合的房地产运作形式。在投资和开发上有别于传统的地产开发项目。在营利模式上注重微观应用,如零售餐饮、娱乐、休闲健身等有别于住宅地产的收益方式。在经营规模上也区别于普通的居民住宅、公寓和普通的写字楼。商业地产按照实际的功能可以分为商业广场、  相似文献   

16.
当商业与地产的结合被发现可以产生“暴利”后,商业地产被推向了历史的最前台,“十亿人民九亿商”、“一铺养三代”,2004年更被业内称为“商业地产年”。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商业地产发展历史及现状,提出我国商业地产目前在开发、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万达模式”的创新性和优势就在于:地产商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通过模块化的标准开发大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通过整合型大型商业,实现了商业地产运营的内在逻辑流程。  相似文献   

18.
《楼市》2014,(Z6)
正相当多的商业地产在建成之后,存在着前期招商或者是后期运营的难题,除去运作能力的差异以外,项目运营模式选择不当是前述难题产生的症结,商业地产的运营需要精准的商业开发定位能力以及后期的运营能力。近年来,中国商业地产发展迅猛,相当多的商业地产在建成之后,存在着前期招商或者是后期运营的难题,除去运作能力的差异以外,项目运营模式选择不当是前述难题产生的症结,商业地产的运营需要精准的商业开发定位  相似文献   

19.
酒店地产在全部商业地产中所占的比例超过10%,有些学者推算,酒店业地产投资占到整个房地产市场投资额的12%。撇开这些或真或假的数据不谈,酒店业地产带来的商业回报确实是十分诱人的。但是,高额回报带来的诱惑有时候却伴随着苦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杨燕 《东南置业》2008,(1):38-40
“在美国的华尔街,投资人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你去中国了吗?’,如果你没有去中国,那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人。在中国的地产圈,也流行一句话,‘你开发商业地产了么?’,如果你没有开发商业地产,那么你就不是一个主流的开发商。”王永平生动地开始了他在福州“2007华辰集团商业地产投资洽谈年会年会”上的演讲,做为重量级嘉宾,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商业地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