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大量存在 ,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导致社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产生信用危机 ,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用危机产生的根源则在于“圈钱效用”和“谋私利”  相似文献   

2.
周一虹 《商业时代》2002,(12):12-14
盈余管理是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企业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政治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因素.适度的盈余管理说明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会计造假则是蓄意违法违规,是会计的劣行.应当在理论上厘清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界限,实践中探索对企业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管理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3.
韩晶晶 《商业科技》2014,(30):225-225
会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依赖于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诚信的缺失和会计造假事件的层出不穷在市场经济中显得尤为突出,使得经济社会秩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之所以会出现会计造假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会计制度上的种种弊端、市场经济本身的失灵、以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等。为了防止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我们需要将这些原因结合在一起看待,进行立体地分析,进而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本文对会计造假原因及对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是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走向“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必要前提.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会计造假舞弊案件,引发了投资者、社会民众及政府机构等对会计工作产生信任危机.遏制会计造假需要回归诚信,重塑会计诚信则要依靠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专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需要不断加强.重新建立专业会计人员的诚信度,使会计诚信在社会舆论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追求的良性循环中得到重塑.  相似文献   

5.
<正>会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依赖于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诚信的缺失和会计造假事件的层出不穷在市场经济中显得尤为突出,使得经济社会秩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之所以会出现会计造假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会计制度上的种种弊端、市场经济本身的失灵、以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等。为了防止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我们需要将这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会计造假现象仍层出不穷,如何防止会计造假从而建立企业诚信现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会计造假的危害与成因进行简单分析,从而提出当前市场经济视域下有效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以期为治理会计造假行为、避免企业诚信危机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慧 《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63-164
会计造假及会计犯罪都会损害各方利益,阻碍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通过整理我国学者对会计造假及会计犯罪问题的研究,对会计犯罪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并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为会计造假及会计犯罪的防范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曹伟 《财经界(学术)》2014,(32):185-185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会计造假现象仍层出不穷,如何防止会计造假从而建立企业诚信现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会计造假的危害与成因进行简单分析,从而提出当前市场经济视域下有效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以期为治理会计造假行为、避免企业诚信危机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9.
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会计监督工作的有力支撑,做好会计监督能够有效地杜绝会计造假,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会计监督工作,强化会计监督行为,以达到杜绝会计造假的根本目的。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出现失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浅析,然后对会计造假的表现及危害进行了探析。最后提出强化会计监督,杜绝会计造假的相关策略,旨在与同行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对策研究一直没有停滞过。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财政部共计发布了37期检查公告,将每年检查处理结果进行公开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对会计造假行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和威慑作用。会计造假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原始凭证造假、会计账簿造假、会计核算造假、会计报表造假等四种类型。会计造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会计造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防范与打击会计造假必须从会计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理论界对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缺乏深度,满足于理论上推理;二是提出的对策缺乏系统性、可行性,特别是对会计管理体制没有提出大刀阔斧的改正.本文从产生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深入的分析,并对我国会计造假的成因、治假的对策作以下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会计造假方法,提出了防范会计造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会计造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大顽疾。文章运用博弈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会计主体的造假行为,提出从加大败露成本和执法力度两个方面治理会计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14.
从公司治理和产权制度思考会计造假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会计造假现象只增不减 ,并且造假的手段越来越高明。那么为什么会计造假屡禁不止呢 ?文章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是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 ,并试图从这两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会计造假原因的分析,论述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造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会计造假手段揭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追假丑闻还有多少?”面对前赴后继的财务造假公司,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会计造假已成为全球灾难,要想揭露打击会计犯罪,我们需要真正掌握大量的会计造假手段。本文就目前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的会计造假手段进行了详述,以期对会计工作者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7.
魏威 《商业时代》2008,(16):80-81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影响,认为新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会计造假进行了有效的遏制;新会计准则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又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李欢 《商业科技》2014,(32):214-216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在会计预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造假现象,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防范会计造假行为的重要性,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会计造假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理。本文主要阐述了会计造假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强化了会计造假行为的有效对策,进而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会计造假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治理会计造假的过程中有时令人误入歧途,针对会计造假问题拟采取或已采取的办法和措施,要么是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要么是难以操作,缺乏可行性。因此,分析会计造假的原因,找出遏制会计造假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是规范会计行为,保护各相关者利益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周红 《消费导刊》2013,(4):77-78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在当今社会较为普遍,而且屡禁不止。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挫伤投资者的信心,而且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的运营秩序,因此,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讨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性,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形式进行全面剖析,并给我解决我国会计造假问题的措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