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具体的实施需要数以万计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而高校又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理应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丰富实践教育形式,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切实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迫切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基于5W1H分析法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融入专业教育,立足四个课堂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借助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层级化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改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数量不足、专业结合能力和创业实战经验缺乏以及培训渠道单一的现状,高校要从引导全校教师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以创业课程为导向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以及广泛搭建师资培训与实践平台等几方面入手,大力建设"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着力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思政教育在高校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用性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水平、强化创业能力,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大思政的育人形势下,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结合可以促进创新创业工作更好地开展,培育思想素质过硬能力过强的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文章以此为前提,基于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研究,指出目前两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方法路径,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促进其全方位地成长与成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理论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优势和问题,高校应从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扶持机制等方面制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赋能、创新驱动视角下,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祖国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文在阐述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供给更多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社会对于经管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大批创新创业意识高、实践能力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也能够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提出除优化经管类学科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还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其与经管类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并对学校把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经管类学科创业教育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特点,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相结合,以及在创新创业中如何有机运用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内容。  相似文献   

9.
深化海峡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作,对促进海峡两岸青年融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岸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如师资团队、实践平台等方面均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建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协作,整合内外部资源,协同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整合实践平台,提升两岸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转型提质.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加强课程内容供给,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与实践实训能力双提升的全过程系统化教学,切实深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化运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深化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在专业教育中拓展学术属性,融入职业属性和通识属性,促进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两者彼此融合提高创新创业的专业水平和效果。培养创新创业素养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加强创业与专业两种教育的融合,需要加强规划,在课程、师资、评价等方面深层次融合发展,在融合的方法途径上有效拓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新思想的教育。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创立事业、成就事业、为社会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创业热情,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对影响大学生就业主要因素的分析,据以提出助推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实现劳动创新的重要举措。劳动教育对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普遍性有良好助力,二者在教育目标上互补、教育内容上关联、方式方法上共通,为二者紧密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在实践中,可以从劳创融合教育目标设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分层教学课程体系、开发实践课程、产学合作搭建劳创融合平台、积极融入专业竞赛与创新创业竞赛、加强劳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动多方合作,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劳动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行业环境的转变,"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求现今交通土建类毕业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交通土建类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应有切实的社会制度保障,高校应从明确并强化教育理念入手,健全相关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师资团队,开展渗入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细节的教学探索,共同开发案例、教材等,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发展理念固化、资源供给不足、课程体系不全、优质师资匮乏等问题。地方高校要注重理念引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注重模式创新,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注重分类指导,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举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研讨的重点。因此,本文以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大胆探索和实践创新,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并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色,首次创办电商创新实验班,分析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和特色创新,尝试为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系统的、可传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办高校已有20多年的历史,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从长远看,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任务仍相当艰巨,人们对多元化办学寄予厚望,民办高校发展前景广阔。针对我国当前教育现状,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已成为民办高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办高校得以较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基于多年来对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调查和研究,民办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开展得好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影响很大,学校领导重视,搭建校内外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创业创新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是提高民办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实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耦合、教育内容交叉、教育方式互补,成为两者融合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实践和大赛的驱动下逐步走向融合。为加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走向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地位,以"四个正确认识"教育为核心,发挥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引领作用;以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载体和平台,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增强时代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要在养成职业素质上,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创业能力培养上,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按照C5W模式进行教学,以强化学生的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特别是专业技术能力;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支持系统,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它们可以相互影响。思政教育可以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弥补思政教育在实践运行环节的短板,显著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因此,需要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教育体系,使二者具备相互生发的基础与条件,彼此促进,共同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