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关于我国连锁商业集团实施CRM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阅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历史,如果要问20世纪末期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零售业态及其组织形式是什么,答案应该是很统一的,即超市和连锁经营.前者改变了百货商场一统零售业天下的格局,后者让商贸业统一经营成为可能,并得以大规模发展.如今,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连锁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外资连锁商业集团与国内本土连锁商业集团的"白热化"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2.
所谓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采取的经营形态或形式.它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流通体制革命的必然结果.伴随商业的发展与演进,各种新兴零售业态层出不穷,并不断竞争升级,在为广大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大的效用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零售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潘红梅 《企业经济》2008,(3):108-111
近年来,我国零售商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国商业资本已经成为我国商业总资本中一个日益强大的组成部分;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大规模地取代传统业态,零售业态的更新、变化的周期明显缩短;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商业组织形式为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组织资源,强有力地推进了零售商业格局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买方)市场化、人本化的背景下,客制化、系统集成与外包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而催生了CSO业态,并将引发一场全球商业范式革命.为此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端业者需掌握如是攻略:基于CSO商业范式谋取"外包大单".  相似文献   

5.
对于商业经营模式而言,其本质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价值创造的全新模式.而从企业层面看,则是企业的一种全新盈利模式.从宏观层面看其是企业为提供给消费者商品与服务价值,最终获得利润的组合模式.从商业经营模式划分角度看,在市场飞速发展背景下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因此商业经营者应当掌握其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其进行合理创新,...  相似文献   

6.
从广州百货业态的低迷现状看其发展变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李风羽 《现代企业》2004,(4):31-31,34
零售业态是我国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近年来,社会整体消费的增长对拉动内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种种迹象表明,以百货业为主的商业时代,在短缺经济或卖方市场背景下的超额利润时代已经宣告结束,中国商业已经步入买方市场和微利时代。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家乐福和沃尔玛为代表的许多国外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市场,以联华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的超市连锁店也初露锋芒。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百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面对多种新兴业态竞争的广州百货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占据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商业的发展对长沙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文对长沙市商业业态的分化历程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长沙市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基本规律,分析商业业态分化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认为,长沙商业业态分化已经呈现出多...  相似文献   

8.
输送分拣设备作为自动化物流设备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市场需求明显上升.2012年,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商业业态,在其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抓住契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包括输送分拣厂商在内的物流装备企业面对本轮经济调整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经济发展对零售业态的影响,并结合服装市场调查和服装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针对我国服装零售业态的发展进行了探索,为企业制定合适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喻昊 《企业导报》2003,(5):42-43
<正> 先做外围,再攻卖场 主持人:大卖场在许多城市已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力军和主要的商业业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越来越倾向于大卖场;大卖场对当地消费者有着很大  相似文献   

11.
浅析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婕 《价值工程》2010,29(6):137-137
本文从城市景观商业街的设计现状,对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元素与商业的营销理念充分的结合起来,从商业形态的角度、人性消费心理,人性场所等来补充景观设计过程中多方面的缺失,浅析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洪增林  刘苗苗 《价值工程》2011,30(36):71-73
商业街是街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载体。本文对街区经济进行系统界定和解析,提出了包括商业街、商业街区、商业街群和商业圈四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演进、空间形态、经营类型、辐射范围四个维度研究了商业街分类,此外,从消费层次、商业规模、投资主体、交通地位、功能主题、开放时段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商业街分类,对商业街建设和发展街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fiscal profitability of urban renewal to the city in which a project is located. Renewal is treated as an investment by the city, yielding negative returns when the project is begun and slums are destroyed, and positive returns when the project is completed. Urban renewal is shown to be profitable to cities, on the average, under the funding system of matching grants used from 1949 to 1974, but not profitable under the special revenue-sharing program established in 1974. Also, the new financing method i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 increased economic efficiency from a national standpoint.  相似文献   

14.
伊曼璐 《价值工程》2011,30(11):88-89
成都市作为一座人口密集、流动人口众多的现代都市,道路交通的承载量在日趋增大,道路交通的合理规划也成为了各级相关部门愈加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成都市成雅高速公路入城连接道路(创业路←→高新大道←→洗面桥街←→浆洗街←→南大街←→金盾路←→东城根街)的交通现状,分析与其相交的道路功能、性质、等级,提出该条线路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以点带面,反映成都目前道路交通的现实存在问题和日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翟国涛  洪增林 《价值工程》2011,30(34):285-286
本文在介绍唐代坊市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对唐代坊市制度变迁动力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提出导致坊市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的变革、世俗宗教文化影响、皇权统治能力衰弱、工商业者阶层崛起。本文提出商业街管理必须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适应,才能够发挥其最大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更新是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自我调节与提升的内在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诸多城市建设与管理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进程而确立的,在应对城市发展转型时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不适应性,对城市更新工作形成一定阻力,致使各地更新进程不时陷入困境。如何建立体系化的城市更新制度以有效推进更新活动秩序化开展,成为新时期国家和地方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与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赵发兰 《价值工程》2011,30(13):111-111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商业活动发展下形成的特殊街道形式,集中体现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不同,每条步行街都有特殊的景观和形象。本文指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对历史人文的发掘再现,是创造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于海波  杨柳  叶如宁 《城市问题》2007,(8):80-84,89
尝试对日本都市商业区更新改良过程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选取后现代转轨时期做全景式的观察,从该类案例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位置、规模和形态等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描述商业功能结构这一基本驱动力对空间场所形态的决定性影响,并概括了对我国未来城市建设所具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市商业业态多元化、商业空间快速扩展并呈"两极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城市社区周边的商业已成为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空间,而且伴随着城市居住的空间分异,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商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论文基于北京市内7个社区周边商业环境的实地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市社区周边商业环境的现状特征,并将城市社区周边商业环境划分为2个尺度与3种类型.与此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社区周边商业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旧城改造是我国当前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方式。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上海新天地为例总结了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过程,结论是:旧城改造过程由动机、行为和结果构成,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方以各自利益为导向都具有对旧城进行改造的动机;政府和开发商占据决策和行为的主导地位,决定城市空间的功能定位和物质形态;其结果引发城市空间使用者的置换和空间社会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