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击非典战役中,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一个月之内,即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非典疫情来势猛、传播快、危害大,目前没有特效药,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给群众带来精神压力.尽管经各级政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非典肺炎病因不明,人员流动频繁,传染率仍然很强.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把打赢非典战役工作当作考验、衡量自己党性原则的标准.以中央提出的"沉着应战,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总要求引导、动员群众.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非典知识,及时掌握各类信息,相信党和政府,相信科学,万众一心,打赢防治和消除非典战役.  相似文献   

3.
截至8月16日我国内地已无非典病人,全国累计确诊病例为5527人,死亡349人,发病率为0.4/10万。死亡率为6.5%,低于常年重症流感的流行强度。在生物医学尚未完全破解"非典"之谜之前,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运用严密的公共卫生措施,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可见,采用社会政治、经济手段比特异的生物医学方法更能有效控制疫情流  相似文献   

4.
"非典" (非典型肺炎 )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开展科学研究是人类战胜"非典"的必要手段.目前 ,海峡两岸抗"非典"研究已在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取得相当进展,并在共同抗击"非典"疫情中加强了交流和合作.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使人们对依靠科学抗击"非典"增强了信心.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供销社系统的广大职工,在抗击非典中,积极应对,受到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向来就有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惧、善打攻坚战传统的供销社人,丝毫没有慌乱。疫情就是命令,在北京市供销社和各区县供销社的统一协调下,供销社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身到万众一心抗非典的战役中。昌平区小汤山防治非典定点医院是在北京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由七千名建筑工人奋战了七天七夜建成的北京惟一一家“战地医院”,肩负着北京市抗击非典的重要使命,因此,要求供销社承担这家“战地医院”的物资…  相似文献   

6.
由于SARS病毒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广泛传播性和迅速杀伤性等特点,在非典疫情面前,几乎每个人的生命都感到了严重的威胁,原有的社会秩序、工作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也随之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并且将给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SARS病毒是一个纯粹的医学问题,但SARS流行所引发的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抗击非典,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3,(12):25-25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种奇谈怪论,说非典证明了"计划经济有一种天然的抗风险能力",还言之凿凿地说,上海之所以疫情相对较轻,就是因为上海的国有企业多.这种说法,如果不是借这个特殊时期另有他图,至少也是对历史、对市场经济的无知.  相似文献   

8.
“依靠科学,战胜非典”,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行动的纲领。在全国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科学已成为我们的坚实后盾和强有力武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依靠科学战胜非典,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力量,为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强大科技支持”。非典疫情发生后,国务院火速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科学的精神、法治的手段建立起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由科技部、卫生部等9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组织优势科技力量全力开展科研攻关,在中医药防治、非…  相似文献   

9.
经济提速撼动三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决策:加快发展,提速湖南早在4月底、5月初,正当非典疫情最为严重,抗击非典任务最为艰巨的时刻,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提出“一手抗非典,一手抓经济”,不能因为抗非典而影响经济工作,在抓非典防治的同时,绝不能放松经济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强化措施,坚决完成计划,并决定从5月份开始,组织10万干部下乡入村,帮助农村防治非典和发展农村经济。“非典”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防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省委、省政府又不失时机地集中精力研究部署全省的经济工作。6月7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经济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3,(15):33-33
近日,财政部长金人庆表示,非典对中国财政的影响已初步显现,这种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出来.考虑到非典对财政的影响有一个滞后期,随着抗击非典财税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尤其是今后非典疫情和洪涝灾情的发展变化尚难准确预测,其对财政的影响也相应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紧急和危难时刻最能考验人.严祥这位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以及他所在的医院,在去年抗击非典的特殊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他和全院医护人员用心、用情筑起的"防护大堤",为前来就医的患者消除了恐惧和不安,并胜利地完成了抗击非典疫情的任务.而他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勇挑重任、沉着果断的职业精神也得到了全院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区三届一次党代会精神,团结全区人民,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去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区政府认真落实上级防治非  相似文献   

13.
透过这次抗击"非典"疫情的前前后后,我们不仅要从医学的层面吸取经验和教训,更要从社会和政治的层面研究对策和反应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的社会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4.
架金桥     
6月以来,随着抗击非典取得了节节胜利,祖国各地城市的广场上、公园里,近郊的群山上、小河边……到处都涌动着健身的人潮。有人说:非典正在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方式。 然而,非典改变的岂止是国人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国人的思维观念。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金融服务显得十分无奈。但是,在非典疫情高峰期间,电话银行、网络银行及银行卡业务却显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广州人民惊心动魄。2003年初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肯定和赞扬的广州(广东)抗击“非典”的成效和经验,也令每个广州人感到自豪,在这场不是战争却胜似战争的抗“非典”疫情遭遇战中,广州市人民,医务工作者和人民政府,表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理性境界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不论大事小情,无论想事办事,都把群众放在心中,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新一代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鲜明特点。胡锦涛同志任总书记伊始,就带领中央领导到西柏坡革命圣地重温革命传统,提出牢记“两个务必”。在抗击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无论在中央、国务院的专题会议上,还是在肆虐的抗击“非典”第一线,都可以看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以及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身影,看到他们因“非典”焦急万分、为人民群众遭受涂碳的“揪心”情景。在抗击“非典”刚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温总理又不顾抗击“非典”的劳累,亲赴辽宁省考察东北老工业基…  相似文献   

17.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直接揭露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建设方面的缺陷。从公共卫生的产品属性来看,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借鉴美、英在公共卫生领域财政职责及其运营机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中国财政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完善与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林瑞建 《中国招标》2004,(5M):61-61
过去的2003年,我们见证了“非典”的肆虐和抗击“非典”取得的伟大胜利,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抗争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也感受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强力量,我们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推动招标工作,化灾难为机遇,积聚全力,排除困难,扎实工作,终于在公司连续多年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又创造出新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浙江联通本着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手抓抗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为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及时指挥一线作战和保证浙江与世界的交流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撑。就在杭州出现非典病人的第一天,浙江联通就投入170万元,抽调精兵强将,仅用短短2天时间,就无偿组建了"浙江省抗非典指挥协调系统和防治咨询系统"专网,捐赠600部 CDMA 商务电  相似文献   

20.
非典疫情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衍生的.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大大低于中国经济自身增长潜力的释放效应.根本上讲,非典疫情是一场影响到经济的危机,而不是一场经济危机.宏观经济运行中有时会受突发性事件影响,引发社会心理恐慌,从而临时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经济行为.因此非典对经济产生冲击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其对人们心理影响的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从宏观经济学上来看,目前所经历的非典冲击是一个典型的外部冲击.因此这样的外部冲击通常会给经济增长造成扰动,经济增长曲线会突然往上或突然往下,形成一个拐点,但在这种扰动结束后经济活动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