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证责任又你汪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当事人未能尽到上述责任,则有可能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指举证责任在诉讼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即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及第三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法学界一般认为举证责任包括两重含义:一层是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另一层是如果当事人对其主张提不出证据,就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法律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比较原则,又没有系统、具体的相关司法解释,既容易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部分案件裁判不公,也容易使一些当事人利用证据规则不完善的漏洞搞突然袭击、拖延诉讼,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了法院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和审判效率的提高,是妨碍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秀萍 《中国外资》2013,(24):229-229
自认作为民事诉讼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在简化诉讼程序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关于民事自认的含义、性质和效力,我国学者历来存在争议。在笔者看来,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的主张中不利于自己不利的事实,并承认所指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一旦自认成立,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即被马上免除,且自认对法律也具有一定约束力,因此自认应属于一类证据规则。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自认的效力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4.
蓝海 《中国外资》2010,(20):223-223,225
不安抗辩权是抗辩权的三大主体之一,它指地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一方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时候,发现后履行一方不愿意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履行合同时,先履行合同方可根据不定抗辩权制度暂时中止履行,并且要求对方在相应的期限内提供必要的资金或权利担保。如果对方没有在相应的时间内提供适当的担保,先履行一方可以在不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当方面解除合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防止部分非法分子存在欺诈心理,杜绝合同期诈,保障交易安全,实现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先履行方在发现对方当事人存在丧失商业信誉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实行不安抗辩权,本文就不安抗辩权制度中丧失商业信誉的判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不安抗辩权是抗辩权的三大主体之一,它指的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一方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时候,发现后履行一方不愿意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履行合同时,先履行合同方可根据不安抗辩权制度暂时中止履行,并且要求对方在相应的期限内提供必要的资金或权利担保.如果对方没有在相应的时阃内提供适当的担保,先履行一方可以在不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当方面解除合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防止部分非法分子存在欺诈心理,杜绝合同欺诈、保障交易安全、实现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先履行方在发现对方当事人存在丧失商业信誉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实行不安抗辩权,本文就不安抗辩权制度中丧失商业信誉的判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门盈 《金卡工程》2009,13(12):30-31
电子证据在现代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电子证据的多媒体性、易修改性等特点,使其可以多种形式在法庭上出示,这就为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对电子证据的出示必须遵循法定诉讼程序。基于此,分析电子证据的独有特征,比较其与一般证据的差别成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并完善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从而达到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保证网络时代诉讼公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建设工程索赔是指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出现了应当由对方承担的风险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既包括承包人向发包人的索赔,也包括发包人向承包人的索赔。而一般情况下,承包人(施工单位)向发包人的索赔居多。近几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部分施工企业和承包商利用索赔进行高估冒算、虚报冒领、  相似文献   

8.
丁尹玲 《金卡工程》2010,14(3):134-134
证明妨碍是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妨碍对方当事人举证,导致其举证不能,因而形成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情形下,妨碍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在实践中,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常会应对方当事人故意或过失的妨碍行为导致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的缺失,以致承担举证不能的风险,这无疑是司法程序中极大的不公正,严重影响了诉讼效果的实现并造成了国家司法权威的下降。目前,对于证明妨碍的研究分为很多方面,本文仅从证明妨碍的构成要件上对该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妮 《上海保险》2006,(9):38-42
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因订立合同而依法承担的告知义务,是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重要运用和根:本体现。所谓告知义务,是指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签订保险合同当时或以前向另一方当事人所做出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是保险法的重要内容。告知义务是法定义务而非合同义务,是保险法依据最大诚信原则对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阶段的直接要求。无论保险合同中有无这项约定,当事人都必须依法履行该项义务。  相似文献   

10.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合同当事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它是为了保护当事人利益,在对方没有履行义务之时拒绝对方的请求,但是当对方履行已经履行主要义务而没有履行从义务或附随义务时是否也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即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必须以对等义务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刘运才 《理财》2006,(11):52-53
期权也称选择权,它是一种契约,其持有人有权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一定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特定标的物,但没有必然要买卖的义务。因此,期权是一种单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权利方和义务方分别是期权的买主和卖主。期权作为一种衍生金融商品,上  相似文献   

12.
朱彦 《金卡工程》2009,13(4):78-78
电子证据作为现代技术运用于诉讼领域的结果,对诉讼过程中的举证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数民事诉讼案件中,电子证据因其特殊性在一般举证规则下会造成责任的不平衡。在电子证据的视角下,如何衡平对立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讨论民事诉讼中如何平衡电子证据所造成举证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工程担保的概念 工程担保是指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由保证人向合同一方当事人(受益人)提供的,保证合同另一方当事人(被保证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行为,在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或承担代偿责任的一种工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 最大诚信原则中的诚信是指诚实守信,忠于事实真相,不得隐瞒与合同有关事实,不欺骗对方;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应善意地全面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践行诺言,一诺千金.诚然,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离开诚信,没有诚信,整个市场经济就缺失其交易基础,就会出现混乱,保险也不例外,而且较其它行业,保险业对诚信要求又更进一步,在保险合同订立、履行全过程中,最大诚信贯彻始终.最大诚信原则可表述为:保险人和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和履行合同义务时,都必须保持最高诚信,自愿地、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欺诈隐瞒行为;信守合同条款,如一方违背诚信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害时,受害方可因此宣布合同无效或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甚至就因此受到的损害要求对方赔偿.  相似文献   

15.
一、合同履行应当遵守的原则合同履行是债务人通过完成规定的义务,使债权人的合同权利得以实现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履行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全面履行原则《合同法》第6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该款规定了全面履行原则,即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及方式在约定的履行期限、地点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其行为就构成违约,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王丽 《金卡工程》2010,14(1):21-22
随着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不断完善,对证据收集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如何平衡当事人收集证据与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关系是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拟对二者在不同诉讼模式下的表现、诉讼地位的演变以及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促进了法律正义理念的树立,体现了我国开始强调程序公正的立法趋势,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只有综合考量整个诉讼机制,制定出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才能切实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本文中指民事诉讼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整个社会制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它的期望。民事诉讼的角色问题,对基础理论的其他方面起到一定的前提性作用,影响诉讼内部制度的设计,安排和取舍。本文通过分析民事诉讼在社会各制度体系中所处地位,将其角色定位于“纠纷解决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19.
财经词典     
"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相互承担义务,货物买卖同时都享有权利,一方所承担的义务正是另一方所享有的权利。在合同中,卖方的基本义务是交出货物的所有  相似文献   

20.
时效是指一定的法律事实(当事人对财产的占有或不行使权利的行为状态),连续、不间断地经过法定期间,从而发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其中,诉讼时效即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行为连续经过法定期间后,权利人将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不向义务人主张权利,则义务人可以不履行义务而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