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几年杨王村变了,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杨王村正在成为上海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是杨王村,从10年前负债1700多万元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年经济总量超过40亿元,税收突破1亿元,村可支配收入达到2699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6000多元的奉贤一流的经济强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阴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深入开展"学习华西村新经验,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活动,多措并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壮大村级财力,提高村级统筹发展水平.2009年底,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175.8亿元、净资产153.3亿元,村均分别达6976万元、60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8.8%;村级集体收入达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村均超900万元.2010年上半年江阴市村级集体收入总额达10.4亿元,同比增长7.2%.  相似文献   

3.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农村改革发展进入又一个崭新的时期.截止2009年底,浦东新区共有25个镇,396个村,村级集体总资产84.7亿元,村级集体净资产48.1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8.9亿元、村均224.5万元,年可支配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有11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1元.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最早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苏州市吴中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强劲,目前已与外资经济、民资经济和国有经济"并驾齐驱"——"四轮驱动"已成为吴中实施农民收入倍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战略.2012年,吴中区农村集体经济总资产达253亿元,村均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达846万元,超千万元村40个,全区农民收入达20060元,其中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38%,农民户均股金分红达3500元.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于维护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强村富民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村级经济不能因循守旧走老路,而必须以改革的魄力、创新的思路,走出一条适合各村实际的发展路子。发展村级经济必须情况清、方向明。据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年报统计,至2013年底,上海郊区农村集体资产为3844.6亿元,其中,镇级2754.7亿元,占71.7%,镇均22.0亿元;村级1054.6亿元,占27.4%,村均0.6亿元;队级35.3亿元,占0.9%。在农村集体总资产中,经营性资产3325.8亿元,其中,村级569亿元,占17.1%,村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资阳市村级建制调整前有1988个村,2019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79亿元,村均14万元,有经营收益的村693个,占34.86%,没有经营收益或经营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空壳村"1948个,占97.99%.总体上,资阳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谁来发展、怎么发展、如何激活等问题亟待破解.如果照搬其他地区发展集体...  相似文献   

7.
农村银行类机构发展快。截至7月中旬,江苏省今年又有8家县级联社顺利改制成衣村合作银行。至此,全省已有25家农村银行类机构挂牌开业,其中农商行9家、农合行16家,已占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数的35%。截至2007年6月末,全省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达2090亿元,占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55%;各项贷款余额达1501亿元,占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4%;税后利润达13.4亿元,占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税后利润的67%。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南通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16年,全市村集体资产总额达174.33亿元,村均1068.18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流动资产108.7亿元,村均666.05万元;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63亿元,村均114.12万元,比上年增长8.33%。一、农村集体"三资"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农村产权组合方式向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成为新趋势,传统农村产权保值向产权增值转变成为新取向,产权"粗放流转"向"精细流转"转变成为新选择.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培育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农村产权市场化配置的经营制度,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推动农村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创造了41.47亿元的村集体净资产、17.94亿元的村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和6.01亿元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均收入40.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89元.  相似文献   

10.
正柯桥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北部,辖11个街道、5个镇,共有32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8.41亿元,村均561.27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25亿元、村均282.10万元;年末总资产121.44亿元,所有者权益95.76亿元。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坐收坐支、以据抵现、不规范现金支付等顽疾,柯桥区在全区推行"去现金化"改革试点,实现集体收支管理透明高效。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江苏省溧阳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以"村村创一品、品品兴一村"为主题,依托资源,因地制宜,加强领导,坚持创新,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形成了以天目湖品牌为标志的"大品",2007年,全市以天目湖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收入39.45亿元,冠天目湖品牌的工农产品销售收入10.2亿元;二是形成了以专业村(园)为特色的两大"专品",即10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7个"一村一品"专业园;三是形成了两大农业主导产业为代表的"精品".即高效水产业和园艺业,2007年两大产业产值分别达11.1亿元和10.6亿元.2007年因发展"一村一品"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10元,占当年增收数的20%.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盐都区坚持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贯彻实施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强化组织领导,拓宽发展思路,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近三年村级集体收入每年递增15%,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1.32亿元,村平52万元,其中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225个,占总村数的90%;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207个,占总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通过强化"三资"管理,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14年末,全区村级集体积累7.98亿元,村平324万元,有19个村集体积累超千万元;2014年全区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29亿元,村平52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和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先进县。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三资"管理。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为目标,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民  相似文献   

14.
东莞,广东"四小虎"之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由一个往日靠天吃饭的农业县变成一个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的新兴工业城市。如今,东莞的经济增长在全省乃至全国居领先地位。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东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9年,镇、村、组集体总资产达817.5亿元,其中村组集体总资产达453.3亿元,平均每个村拥有资产8168万元;村组两级集体净资产336.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5.8%,净资产超亿元的村有92个,占16.6%;两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额达44.9亿元,平均每个村810万元,纯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村有126个,占22.7%。1999年与1978年相比,村组集体总资产增长了183倍。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营管理》2003,(7):36-37
广东省东莞市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重塑集体经济主体,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90年代初期,建立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在原农村管理区(现村委会)一级设立经济联合社,村(现村民小组)一级设立经济合作社,并以经联社和经济社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到2002年底,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总资产达623.4亿元,总负债1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4%;经营纯收入总额56.6亿元,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16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其中,人均集体经济分配18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为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我市于1998年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2001年升格为副处级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改制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1993年5月杭州市西湖区益乐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诞生,标志着浙江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拉开序幕。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地方纷纷将村经济合作社(《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定为村经济合作社)改革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少数改革为股份制公司。到2008年6月底,浙江已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44个,累计量化集体资产208.4亿元,享受股份社员149.2万人;2007年社员按股分红9.6亿元,人均698.18元。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15~2017年在37个村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大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核实了集体资产家底。全区清查核实资产总额数18.84亿元,其中资金6.24亿元、资产12.6亿元,负债10.63亿元,所有者权  相似文献   

18.
南翔镇位于嘉定区东南部,是嘉定区"一核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在城市化进程中,南翔镇牢牢抓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一关键,一方面,通过强镇带动村富;另一方面,通过改革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2年,南翔镇镇、村两级集体总资产分别达33.5亿元、7.23亿元,净资产分别达28.4亿元、3.65亿元;镇财政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2元,比上年增长11%.经过几年的探索,南翔镇已走出了一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致富农民的新路子.他们的做法是: 一、构建村级经济发展"造血"机制 南翔镇历来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并且注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造血"机制,促进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7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部署,精心组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共清核农村集体资产239.58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66.65亿元;2214个涉改村全部完成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股份量化、赋码登记、系统录入等工作,折股量化集体资产54.65亿元,折股量化成员645万人.  相似文献   

20.
素称"云腿之乡"的宣威市,改革开放以来励精图治,通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换来了宣威的大变样。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0.0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20.7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73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1.53倍、1.11倍和1.29倍,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0.4%、16.1%和18.1%,进入了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五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5亿元,兴建重大项目66项。其中,建成不同层次的高稳产农田74.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8.3平方公里;新修市乡、乡村公路893.1公里,维修1555公里,通公路的村(办)发展到310个;24个乡镇和190个村(办)开通了程控电话。——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经过几年的探索,农村经济形成了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发展格局。粮、烟、猪、林等产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