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麦仙 《价值工程》2011,30(8):287-288
人的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推动和引导人的行为。由需要而产生的学习方面的动机在学习者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行动的动力了。在高职阶段,学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成就需求)三个层次,具体表现为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这些需求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实现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对管理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包括五个层次,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复杂的自我实现,按重要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在需求层次中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被激活;一旦人的某种需要被充分满足,它就不再对原有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这时人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类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陈淑君  薛梅 《经营者》2002,(2):50-51
<正> 笔者认为在饭店行业,"以人为本"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体现 1.了解你的员工,特别是他的需求"密码"。人的需要有五个基本层次,从低到高是:(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激励理论。文章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方面来探讨如何增强企业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黄碧卿 《社会科学动态》2014,(4):178-178,180
当前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从满足学生五种基本心理需要入手来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改革,不但为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浅论马斯洛层次需要论与企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斯洛层次需要论包括五个层次的内容,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已经发展出顾客满意战略、人员管理、品牌发育理论等战略。当然,马斯洛层次需要论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需要有重叠倾向,需要具有推崇自我中心的倾向,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等等。因此,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就马斯洛需要理论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激励理论.文章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方面来探讨如何增强企业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阶层,由低到高像金字塔一样: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只有当人的某一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众所周知,刚性购房需求一般分为四种,即首次购房、改善型购房、投资型购房和投机型购房。其中后两种购房需求,我们一般将其称为投资型刚性需求,人们的消费型刚性需求则可以通过此理论来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9.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对饭店餐饮企业的启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家马斯洛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每个人都是具有这五种基本需要的.不同的是,不同的人的需要层次高低顺序可能有所不同。马斯洛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把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形成阶梯递升。  相似文献   

10.
梁波  陈颖 《河北企业》2012,(12):57-58
<正>一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五个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从而使高一层次的需求成为主要激励因素。同一时期,一个人的需求可能有几种,但总有一种需求是占支配地位的,对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层次的需求互相依赖,高层  相似文献   

11.
对“以人为本”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其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涵义不仅是以员工为本的管理,而且还是以市场中的顾客为本的管理。本文将针对顾客的心理需要,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以人为本”的新涵义-以顾客为本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重赏不如重用 点评: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激励人的行为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要激励人的行为,必须满足人的需要.而人的多种需要可归纳为金字塔形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大类,当前面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追求后面一种需要,并直至最终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尽管该理论存在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成为当时最为流传的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13.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他认为大多数人的需求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相似文献   

1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奥尔德弗的ERG理论是激励内容理论中的两大经典理论,他们从个体的需要出发,研究了如何针对个体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奥尔德弗的ERG理论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修正和完善,这两个理论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文章主要分析了这两个激励理论在内容和激励机制上的不同,为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何一帆 《新远见》2011,(1):117-123
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初次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并于1954年又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思考就从未停止过。众多的管理学和心理学教材将其列为经典内容。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喜欢用英雄模范的事例来驳斥该理论把各个层次看成是一种固定发展的次序。  相似文献   

1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至今对企业管理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马斯洛需要层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企业管理者如何利用该理论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智联招聘和北京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雇主品牌传播中心联合举办的2011-2013年三年间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调查活动,职场人对雇主的要求已经从物质满足上升为精神尊重,这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不谋而合。本文主要通过对智联招聘提供的2011-2013年三年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年度总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职场马斯洛现象",探究其产生原因,并据此对2014人力资源相关方面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8.
佛法是我国主要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以其慈悲喜舍和恒顺众生而渊远流长,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几种类别.本文从佛法恒顺众生理念和需要层次理论,透视阿里巴巴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用支付宝、大数据等,满足了大众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等需要,实践了恒顺众生,企业与客户、社会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为依据,依照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提出了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我国独立审计援助制度的设想,并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设计的三个层面:即制度层面——“要我做”、道德层面——“我要做”和操作层面——“如何做”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奥尔德弗的ERG理论是激励内容理论中的两大经典理论,他们从个体的需要出发,研究了如何针对个体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奥尔德弗的ERG理论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修正和完善,这两个理论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文章主要分析了这两个激励理论在内容和激励机制上的不同,为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