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铜及其合金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需要量已越来越大。由于铜矿产资源逐渐减少和品位下降,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废杂铜的再生利用。再生铜在精铜生产中的比例已不断增加。工业发达的联邦德国、英国、美国等从废杂铜中回收的铜约占铜消费量的40~50%。而我国1982年矿产铜平均  相似文献   

2.
中国铜循环现状分析(Ⅰ)--"STAF"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中国铜的生产、消费及铜矿资源状况,分析了利用废杂铜资源的必要性,指出了研究我国铜循环的重要性.从铜的生产、铜制品的加工制造、铜制品的使用和废杂铜的回收等四个阶段详细地阐述了铜循环的"STAF"模型,运用此模型分析了中国铜的社会存量变化及其流动状况,得到了2002年的铜流图.由铜流图计算了铜工业的原料自给率、使用废杂铜的比例、矿石指数、铜资源效率和废铜指数等重要指标,我国的这几个指标均不及欧洲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平均水平.针对我国铜循环现状,提出了促进铜工业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5年国内有色金属市场行情动荡,特别是铜、铝,上半年价格猛涨,7月份以后,由于资金紧张,需求减少等,铜、铝市场的高热状态开始退烧,继期货价格下滑之后,现货行情日趋走软,至年底,铜、铝价格才恢复年初水平。 1996年,铜、铝的供求状况和行情走势如何? 首先,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我国将继续采取适度偏紧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4.
江铜集团是1979年兴建的国有矿业企业,现为江西省特大国有独资公司,有员工3.5万人,党员8000多人,全资和控股子公司45家,总 资产138亿元,净资产58亿元,具有年产40万吨铜能力,是全国最大的铜、硫和稀贵金属生产基地,位居世界铜工业前10强。2003年销售收入106 亿元,足全省第一家也是全国铜工业企业中第一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1995年全国有色金属订货交易会订货总量为40万吨。其中铜15万吨、铝25万吨,除铜2万吨为待定价作为重点安排国家专项工程、军工、农业和交通部门外,其余均为市场价。预计1995年全社会需要5种有色金属35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长5%左右。其中铜94万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依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及法律法规,修订铜行业准入条件.本准入条件包括铜冶炼和再生铜冶炼企业.  相似文献   

7.
常艳妮  王海鸿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84-186
铜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文章在对近150年来铜产品价格走势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铜产品的定价机制,并依据定价主体的不同,把整个铜产品的定价历史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以展示不同阶段铜产品的定价特点。  相似文献   

8.
《铜政便览》是在《云南铜志》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一部有关清代云南经济、货币和铜政的重要著作,其作者不可考,可能是由清代云南布政司幕僚编纂而成。关于该书的版本,今天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为台湾学生书局影印的清嘉庆钞本,一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所谓清道光刻本实难信从。该书与《云南铜志》《云南铜政全书》《滇南矿厂图略》等书记载之差异,亦足资后人考镜。  相似文献   

9.
我国废杂铜的回收与再生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 10年来 ,世界各国对废杂铜的再生利用都十分重视 ,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再生回收利用价值高 ,更主要的是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从而加强了对废杂铜的再生利用。1 西方国家废杂铜的再生回收利用1997年全世界精铜产量为 10 58.2万吨 ,同年美国铜消费量为 2 77万吨 ,占全球铜产量的 2 6.2 %。美国是世界上铜消费大国。也是废杂铜的产生大国 ,同时也是废杂铜的再生利用大国。 1997年废杂铜再生的直接利用量达到 94 .8万吨 ,占当年消费量的 34 .1% ,再生精铜产量 32 .1万吨 ,占当年精铜产量 ( 2 4 4万吨 )的13.15%。表 1为西方国家废杂铜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年耗铜是400多万吨,如果全部用矿石来提炼,国内已探明储量只能用六七年。因此,我国对铜矿实施限制性开发,每年2/3耗铜来自于再生资源。主要来源是国家资源再回收铜,国外进口再生资源含铜,进口设备含铜备件和上年库存结转。老百姓废弃的生活垃圾里面有很多再生资源,城市矿产有生活类的矿产资源,有工业、企业遗弃的再生资源,有建筑废弃物的再生资源。生产量有多大,产品淘汰就有多少再生资源出来。  相似文献   

11.
《铜政便览》是在《云南铜志》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一部有关清代云南经济、货币和铜政的重要著作,其作者不可考,可能是由清代云南布政司幕僚编纂而成。关于该书的版本,今天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为台湾学生书局影印的清嘉庆钞本,一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所谓清道光刻本实难信从。该书与《云南铜志》《云南铜政全书》《滇南矿厂图略》等书记载之差异,亦足资后人考镜。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有色金属》1998年第一期刊登了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李耀民、刘劲波的文章,概述了中国铜咖工和铝加工工业的目前水平并提出了各自发展方向和重点,现摘要如下。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陆续建成了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阳铜加工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和西南铝加工厂为代表的大型铜、铝加工骨干企业。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乡镇铜、铝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全国铜、铝加工企业的总数由80年代初的10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家。铜材产量由1980年的23万吨增加到目前的170…  相似文献   

13.
多彩的铜     
铜在现代工业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每年有50%的铜被电解提纯,用于电气工业,所以称铜是电气工业的“主角”是完全正确的。铜也是人类很早就发现并应用的古老元素之一。铜的冶炼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斑烂多彩的铜合金铸造了人类绚丽的文明史。  相似文献   

14.
工信部2014年4月28日发布了《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以进一步加强铜冶炼行业管理,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现有铜冶炼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推动铜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铜冶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代滇铜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其产量众说纷纭,学界接受的只是一个概数。本文以清代档案中滇铜历年奏销数据为基础,整理、推算出康熙六十年(1721)至咸丰三年(1853)共133年中119个年份的滇铜产量,指出其最高年产量达到1 466.98万斤,年均产量为969.5万斤,并归纳了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滇铜产量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16.
清代滇铜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其产量众说纷纭,学界接受的只是一个概数。本文以清代档案中滇铜历年奏销数据为基础,整理、推算出康熙六十年(1721)至咸丰三年(1853)共133年中119个年份的滇铜产量,指出其最高年产量达到1 466.98万斤,年均产量为969.5万斤,并归纳了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滇铜产量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我国铜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沟通联系,提高中国再生铜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资源再生》杂志社、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拟于2010年10月25日~28日在山东省东营市联合举办2010中国再生铜产业链论坛暨冶炼加工技术升级研修班。  相似文献   

18.
姜树生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4):127-128,117
在回顾了2003年上半年铜市场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市场基本面技术分析后,作者指出:在近期,国内外铜价格将上涨。  相似文献   

19.
赵莉 《发展》2009,(10):154-155
20世纪中叶,意外发现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稀世珍宝——铜奔马,以其独特的造型和高超的奇妙构思引起世人瞩目,成为世界造型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明珠。1984年铜奔马被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旅游图形标志,同年河西走廊名城武威市将其作为城市标志。铜奔马以开放和雄伟的姿态,以丝绸之路“友好使者”的形象迎来了五洲四海的宾客。200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铜奔马形象的出现更使其影响得到扩大。铜奔马为甘肃、为中国西部、为古老而又开放的中国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20.
吴敏 《新财经》2006,(6):115-115
从4000美元到8500美元,LME铜的飙升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基金做多铜市铜价暴涨成因何在?一般认为,铜价上涨与美联储放任美元贬值,L M E、S H M E、C O M E X三大交易所库存变化所致。但是,从4000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的水平,远远不是美元贬值和库存减少这样温和的理由可以解释的。铜市供需紧张被认为是价格飙升的基础。长城伟业期货首席研究员冯晓安认为,铜价上涨只是长期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环。和油价类似,铜、锌、金、银等大宗商品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价格区间。冯晓安认为,短期来看,主要产铜国的罢工和停产检修等可能是加剧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