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湖南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状况的实际情况,在建立"两型社会"区域农业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两型社会"区域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湖南省"两型社会"农业发展区域划分的备选方案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其重要内容是建设具有两型特征和符合两型要求的产业体系。为引导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区域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阐述产业两型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主成分评价方法,并对区域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区域产业两型化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综合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对吉林省"两型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两型农业"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背景下的社会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内在地要求构建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社会事业体系.因此,研究在此背景下的社会事业发展战略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国情,对城市效率的评价,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起到引导作用。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本文针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需要.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效率评价,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角度综合评价城市效率,既是对城市效率的评价,也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江西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尺度上,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两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资源节约指数经历了明显的先升后降两个阶段。环境友好指数表现出先呈明显线性上升,然后又呈略微缓慢的下降趋势;而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指数则一直呈现出较快的线性上升趋势。最后,为促进江西省"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责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否履行好自己的相关责任直接关系到"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然而,如何科学定量地评价企业对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一套科学的"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评价体系,为科学定量地评价企业对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责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否履行好自己的相关责任直接关系到“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然而,如何科学定量地评价企业对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一套科学的“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评价体系,为科学定量地评价企业对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量化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水平,分析存在问题,建立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参考依据和宏观指导,结合新疆实际情况,构建了新疆农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